大力推動澳青融入深合區發展

鄒玖勝
  深合區民生事務局日前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澳門青年就業暫行辦法》,自下月起在深合區就業的澳門青年每月可獲4000元補貼。相關利好因素釋出,為本澳青年人的發展路向提供了更多選擇、更大支撐。當局宜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推動他們更好融入深合區發展。
  隨著琴澳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深化,近年越來越多的澳門創業者和居民選擇在橫琴生活、就業、創業。這一趨勢的形成,得益於中央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政策落地。早前,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主席再次明確指出:「開發橫琴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同時便利澳門居民的生活和就業。」這一政策為橫琴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為澳門居民創造了更多發展機遇。
  眾所周知,橫琴地處廣東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之隔,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第一次視察橫琴,之後來到澳門,宣示中央政府已決定開發橫琴島,相信橫琴島的開發會給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一個新的發展空間。之後,習近平主席四次視察橫琴,為橫琴發展把舵定向。2021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四大戰略定位,為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
  自揭牌運作以來,合作區深入踐行實施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使命,錨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橫琴開發開放和對澳緊密合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舉措,為橫琴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力。去年初以來,國家多個部門密集印發多項合作區相關政策,分線管理、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團進團出」多次往返澳門等政策相繼落地。而此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政策及澳人澳稅政策,金融30條,海關20條,鼓勵類產業目錄,放寬市場准入措施等重磅政策也已開展實施。至此,《總體方案》中21項需國家支持出臺配套政策均已落地。與此同時,合作區首批授權事項共有11項納入《總體規劃》政策內容統籌,例如簡化澳門已上市中成藥的註冊審批流程,允許中國籍澳門居民擔任合作區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社會團體負責人,允許在合作區註冊的港澳投資企業選擇適用香港或澳門法律解決合同糾紛等,大力推動琴澳規則銜接。隨著政策體系逐步成形,合作區發展的四梁八柱搭建起來,支撐區域不斷探索求新。當然,合作區管理機構也在政策賦能下,更加順暢高效地運作起來。
  而且,橫琴深合區的發展建設,讓澳門居民收穫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有數據顯示,深合區經過三年建設,「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用」的澳琴聯動發展模式持續釋放利好,合作區內澳資經營主體量質明顯提升。截至去年7月,澳企總數達6365戶,比合作區成立時增長37.27%。初步核算合作區澳資產業增加值18.81億元,實際增長125.9%,「四新」產業蓬勃發展。按照合作區第一階段目標任務,需推動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經過三年發展,合作區的生活環境日漸趨同澳門,越來越多澳門居民來到橫琴新家園發展。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16102人,就業人數達5098人。同時,跨境執業範圍和人數大幅提升,自合作區成立以來跨境執業範圍增至9類,人數超1,300人。其中,僅在建築及相關工程咨詢領域便有97家港澳企業和477名港澳專業人士獲認可在橫琴提供服務,其參與建設的港澳工程管理模式項目工程造價達56億元人民幣。
  針對澳門青年發展,一方面,合作區開展5個專項「澳門青年實習計畫」,185個實習崗位吸引超過800名澳門籍青年報名參與,提供更多元的實習就業管道。與澳門愛國愛澳社團合作開展「澳門青年交流計畫」,累計組織超1.3萬名澳門居民、青年代表到合作區參觀交流。合作區還出臺實施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關於促進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辦法》,從場地租金、創業獎勵、配套資助等方面,加大對澳門青年創業企業的扶持力度。同時,認定了6家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86家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業企業,累計孵化港澳專案521個,其中澳門項目468個,進一步便利澳門青年跨境發展。
  無疑,琴澳一體化發展步伐加快,從規劃到產業定位,再到民心交融的高精度發展藍圖已繪就,琴澳一體呈現出全方位銜接的嶄新局面。隨著融入區域發展提上新的發展階段,琴澳兩地除了在基礎設施、規則機制對接的互聯互通外,推動人員異地發展,可擴大就業市場發展空間,熟悉不同市場的發展經驗,將成為推動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為支持澳門青年到深合區就業,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澳門青年就業,深合區民生事務局就出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澳門青年就業暫行辦法》,並將於二月一日實施。辦法規定,符合條件的澳門青年,年齡滿18周歲至45周歲的,在合作區就業,可按每人每月4000元人民幣的標准申請就業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月;已在合作區就業且符合條件的澳門青年,參加由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佈的備案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並取得相應證書,可按廣東省相關政策檔標准申請配比30%的一次性補貼。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聘用符合條件的澳門青年,可以按每人每月1000元人民幣的標准申請聘用獎勵,聘用同一澳門青年享受獎勵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月;而同一年度內新聘用的符合條件的澳門青年累計達到30人或以上,可額外申請一次性疊加獎勵20萬元人民幣,同一用人單位每年獲得的聘用獎勵與疊加獎勵累計最高不超過15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可以按用人單位每月為澳門青年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中單位繳費部分申請全額補貼,聘用同一澳門青年享受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6個月。
  上述補貼政策無疑為澳人赴琴就業發出積極的訊號。有應屆畢業生表示,曾在深合區實習,負責行政管理相關工作。期間,深刻體會到深合區快速發展的潛力。該政策體現當局重視澳門青年的成長和大灣區融合進程。以其自身經驗看,橫琴在基建、文化融合和民生配套等均具前瞻性,有意透過深合區的政策資源,在未來幾年探索更多發展機會。有畢業生則認為,該政策為剛踏入社會的青年提供發展機遇,補貼措施可緩解初入職場時的經濟壓力。坦言對內地市場的瞭解較有限,及對離澳的適應能力有顧慮,目標仍是本地就業,累積經驗,再觀察深合區的政策效果。隨著政策推行,深合區的就業環境和人力資源體系有望進一步成熟,或將吸引更多本澳青年前往發展。期待未來可在合適時機到深合區實現職業規劃的下一步。
  有立法議員表示支持,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提出三階段發展目標,隨著首階段發展目標於2024年完成,展望2029年第二階段具體發展目標,當中包括屆時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4萬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6萬人。近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實習計劃,為居民提供接觸、瞭解深合區產業的管道,然而之前深合區相關機構調研反映,澳門求職者與深合區招聘匹配度較低;政府亦表示會與深合區相關機構根據活動的參與情況進行檢討並研究建立機制,希望當局跟進有關工作,以提升配對成效。現時經濟適度多元是現階段澳門的必做題,而橫琴建設正是為此創造條件。在中央政府支持、粵澳積極推動之下,現時有不少大型企業進駐橫琴,令不少居民有意前往深合區尋覓更多工作機會、更大發展空間,惟礙於澳門與內地兩地間工資差距,令不少居民卻步。居民就業、發展空間與社會經濟環境、經濟結構和政策息息相關,今次推出的補貼措施能拉近兩地工資差距,有助推動居民到深合區發展。另外,除薪酬條件之外,具備職業技能條件亦是居民就業的關鍵點,尤其是從事1+4產業都是具有一定工作能力要求。期望政府能夠推出更多政策配合,包括建立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推出符合產業發展的職業培養、認證及配對的平臺,協助和促進居民與深合區就業市場的有效對接,以配合到「1+4」經濟適度多元,澳門居民亦應持續進修,提升相關技能。此外,產業和職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全面支持及各項配套。隨著輕軌橫琴線的開通及通關的持續優化,進一步方便了居民到深合區,期望能夠加強兩地交通配套的銜接,以提高琴澳兩地往來的便捷性;並且在勞動保障方面加大力度,切實提高居民在深合區的職業就業權益,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加穩定、理想的就業環境。
  誠然,橫琴發展與澳門青年息息相關,因為橫琴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琴澳一家親」發展勢不可擋,事關青年生涯發展、生活空間、人生規劃,也是未來幾代澳門青年的發展方向。有團體早前發佈「澳門青年融入深合區發展意願研究報告」,逾千名十五歲至四十五歲受訪青年中,超過八成人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融入深合區;當中,「政策支持」、「生活成本」和「未來發展前景」被視為是否前往深合區發展的三大重要因素。澳門青年對深合區的了解程度越高,前往就業、創業的意願也越高,因此相關部門應在政策宣傳方面多下工夫,並透過實習計劃、人才交流等,助澳門青年更瞭解內地職場環境。澳門青年亦應積極把握國家發展新的重大機遇,努力提升自我,增修技能,積極主動瞭解橫琴政策、澳門發展,透過瞭解兩地政策並結合自身的職業發展和人生規劃拓寬發展空間,更好融入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潮,對外說好「一國兩制」的澳門故事,進一步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揮自身所長,為建設高質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貢獻青年的力量,共同書寫逐夢琴澳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