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來臺智庫交流 探討兩岸關係
【香港中通社1月9日電】臺北消息:大陸涉臺學者來臺與臺灣民間智庫座談,就兩岸交流、未來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由於來訪時間正值兩岸互動低谷,這場座談受到關注。
據報道,兩名大陸學者以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名義日前到訪臺灣「國策研究院」。雙方深入探討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方向等議題,會上氣氛熱烈。
與會座談學者、臺「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9日表示,當天座談聚焦在學術交流,希望可以促進未來兩岸和平氣氛。
該智庫當天發布新聞稿稱,對於部分媒體使用「密會」、「綠營智庫」等字眼必須作出澄清。這場座談已經在7日提前發出公告,沒有所謂的密會。座談討論範圍包括兩岸關係、中美關係、國際經貿情勢等,純屬學術性質交流。「國策研究院」為臺灣第一個由民間企業創立的政策智庫,運營經費來自民間企業捐助,不屬於執政當局,也非政黨智庫,更不是綠營智庫。
臺官方統計:2024年對大陸與香港貿易順差近700億美元
【中新社臺北1月9日電】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9日公佈最新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2024年臺灣貿易順差806.08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與香港出口1506.19億美元、進口806.23億美元,貿易順差699.96億美元。
綜合中央社及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官網消息,從出口貨品類別看,「電子零組件」是臺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的最大宗貨品,全年出口額916.28億美元,占總額的60.8%,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額217.39億美元。
此外,2024年臺灣對美國、東盟貿易順差分別為648.82億美元、385.15億美元,對日本、韓國、歐洲、中東的貿易均呈現逆差。這份數據表明,大陸與香港仍是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據統計,2024年臺灣出口總額4750.73億美元,同比增加9.9%;進口3944.65億美元,同比增加12.2%。其中,對大陸與香港、日本、歐洲的出口分別同比減少1.1%、17.8%、8.6%,對美國、東盟、韓國的出口同比增加46.1%、15.1%、14.2%。除歐洲和中東外,臺灣自大陸與香港、東盟、日本、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均同比增加。
2024年重慶新增台資企業80家 渝臺貿易額增13.3%
【中新社重慶1月9日電】記者9日從重慶市政府台辦獲悉,2024年,重慶新增台資企業80家,累計達2243家;渝臺貿易額4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3%。
重慶市企業聯合會發佈的「2024重慶企業100強」榜單中,共有5家台資企業上榜。這5家台資企業均為筆電代工龍頭企業,在渝經營已十餘年。此外,還有6家台資企業上榜「2024重慶製造業100強企業」榜單。
近年來,重慶市以打造「台資西移集聚地」為目標,積極落實系列惠臺利民政策,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系統集成穩定台資、跨界外聯促進轉型、同等待遇支持發展等方面持續用力,不斷深化渝臺產業鏈供應鏈連接,吸引臺灣優勢產業、核心企業和精英人才赴渝發展。
重慶出臺《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促進條例》,並於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黃光志認為,《條例》最大限度保護臺胞投資合法權益,向臺胞分享重慶發展機遇,為促進渝臺交流合作提供法制保障,台商投資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將享受更多同等優惠政策。
民眾黨民調:逾四成民眾認為檢方起訴柯文哲證據不充分
【香港中通社1月9日電】臺北消息:臺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遭羈押,被起訴並求處28年6個月徒刑。民眾黨9日公佈最新民調指出,有41.5%的民眾認為檢方起訴柯文哲的證據不充分。
民眾黨立法機構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公佈最新民調。對於民調問題「檢察官起訴柯文哲程式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原則」,有35.2%的民眾認為「不符合」、35.1%認為「符合」、29.7%拒答。而在看過檢察官起訴柯文哲的相關報道後,有41.5%的民眾認為檢方起訴柯文哲貪污等罪的證據不充分、31.2%的民眾認為充分。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檢察官羈押柯文哲4個月,辦案成績讓臺灣民眾不信任。在30歲到39歲的年齡層中,有高達50%認為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則;從教育程度來看,碩士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有42.7%的人認為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則。黃國昌稱,不管是年輕人還是高教育程度,對於這次檢察官起訴的做法普遍不認同。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