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操弄「陸配不能任公職」話題

  南投縣前議員、大陸配偶史雪燕遭臺「內政部」解除議員公職,在島內引發高度關注。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企圖從法制面操作所謂的「兩國論」。
  據臺灣《聯合報》12月16日報道,針對史雪燕被解除議員公職,臺「內政部」回應稱,依「國籍法」規定,臺灣民眾「取得外國國籍者,不得擔任公職」;已擔任者,除「立委」由「立法院」,「直轄市」、縣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鄉鎮市民選公職人員,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直轄市政府」和縣政府機關免除其公職;村裏長則由鄉鎮市區公所解除其公職。
  臺媒稱,史雪燕是受到另一事件波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日前報導,南投縣議員遊宏達因涉嫌貪污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褫奪公權3年,同年8月臺「中選會」公告史雪燕遞補,成為全臺首名大陸新住民民意代表,2022年12月屆滿卸任。前不久,具有陸配身份的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李貞秀能否遞補「立委」引發爭論。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舉史雪燕為例,捍衛同黨的李貞秀。臺「內政部」日前聲稱,直到史雪燕卸任前,南投縣議會並未陳報史是否喪失其他「國籍」證明通知,因此要求將史雪燕解職。南投縣議會稱,史雪燕雖已行使職權、2022年年底屆滿卸任,但議會仍將進行解職程式,不將其列入卸任議員名單中。臺「內政部」還要求議會決定是否追討史任議員期間的薪資。
  《聯合報》16日稱,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等人近日還提出修法,增訂「具有外國國籍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李貞秀表示,臺當局已讓史雪燕合法參選、合法就任,現在突然要解除議員資格,不合理又荒謬,且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人民非外國人」。她直言,綠營可能是想借「抗中保臺」轉移焦點,對來臺灣的陸配很不公平。
  南投縣長許淑華稱,大陸配偶主要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取得臺灣身份,史雪燕已行使議員職權,且早已卸任,「將史雪燕解職,是政治動作」。國民黨「立委」翁曉玲16日質問,「大陸地區人民是外國人嗎?」
  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稱,島內法律從來沒有將大陸地區人民當成「外國人」,所以才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另行處理大陸地區人民設籍臺灣的程式、規定。他稱,外國人設籍於臺灣,即使只隔一年,也可以考公務員;而大陸人民設籍後,10年內即使考試通過,也不能擔任最低階公務員或公營事業正式員工,「這個法律過分了」。
  臺灣《旺報》日前評論稱,賴清德上臺後,有意借陸配議題打破兩岸關係的現狀。文章稱,陸配等大陸民眾在臺灣取得參政權的程式,應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非所謂的「國籍法」。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民進黨當局刻意進行政治操弄,是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的蓄意挑釁。
  (張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