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兩岸同胞應從共禦外侮歷史中汲取智慧 共推民族復興

  學者:兩岸同胞應從共禦外侮歷史中汲取智慧 共推民族復興
  【中新社寧波4月13日電】12日至13日於浙江寧波舉行的第四屆臺灣史青年學者研討會上,多位與會人士受訪表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兩岸同胞應從共禦外侮的歷史中汲取智慧,攜手推動民族復興。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主任程朝雲指出,從日本侵佔臺灣開始,臺灣人民就展開了反抗日本的鬥爭。從初期的武裝抗日,到中期以社會運動、政治運動形式開展非武裝抗日,再到日據末期在殖民者高壓統治下艱難抗爭,可以說,臺灣同胞針對日本殖民統治者的反抗,貫穿了整個日據時期。
  「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全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鬥爭的組成部分。」程朝雲表示,全面抗戰爆發後,部分抗日志士奔赴祖國大陸抗日戰場,與大陸人民共同抗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隨之光復。以抗戰勝利為重要前提,臺灣得以回到祖國懷抱。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歷史充分說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忠純指出,清政府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曾引起全國性的反對運動,臺灣島內爆發反割臺鬥爭。臺灣被迫割讓日本後,祖國大陸始終心系臺灣同胞,支援開展抗日鬥爭。臺灣同胞也抱著「欲救臺灣,先救祖國」的信念,將臺灣與祖國的命運融為一體,來到大陸投身抗日救亡。
  他表示,近年來,島內一些聲音對大陸惠臺利民舉措歪曲解讀,實則忽視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事實。在他看來,對臺政策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達,但其內核始終一致,體現的都是對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的關懷,順應的是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希望共同謀求民族復興的民心。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指出,民進黨當局持續推行「去中國化」,試圖割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繫,例如聲稱臺灣史就是400年史、把臺灣史獨立於中國史之外,衝擊臺灣民眾的歷史和文化認同,給臺灣青年成長、兩岸關係發展帶來惡劣影響。
  「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文化、歷史,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在劉相平看來,未來除了持續揭批「台獨史觀」、澄清謬論,還應在中華民族史觀指導下努力搜集整理史料,拓寬臺灣史研究廣度和深度,用扎實的學理基礎建構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臺媒:解放軍3天可海空封鎖臺灣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中國人民解放軍日前在臺灣海峽舉行「海峽雷霆-2025A」演練,臺媒13日發表評論指,演練說明,解放軍3天就能完成海空封鎖臺灣。
  解放軍東部戰區2日宣佈,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臺媒「聯合報」13日發表評論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稱提前3天瞭解到解放軍山東艦出航,由此推算,解放軍3天即可完成封控臺灣島,斷絕臺灣對外連絡。
  評論認為,解放軍演練結果顯示,3天時間完成部署後,解放軍可同時抗擊外來軍事干預,山東艦艦載機作戰半徑覆蓋臺東、花蓮,切斷臺灣東部補給物資。
  觀察解放軍軍演部署,該評論指,解放軍完成空中、海上聯合封鎖的速度,符合「損小、效高、快打、速決」的特點,一旦臺海發生戰爭,解放軍戰鬥進程很可能與演練類似。
  朱立倫:民進黨執政只會搞政治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美國關稅風波延續,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3日表示,全世界都關心經濟議題,唯獨臺灣在拚罷免,執政的民進黨只會搞政治。
  美國公佈「對等關稅」細節,臺灣可能面臨32%高額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稱,大部分國家及地區高額關稅暫緩90天,期間徵收10%關稅。
  10%關稅對臺灣經濟仍造成衝擊,朱立倫13日表示,美國掀起關稅戰、貿易戰,全世界都在關心經濟議題,只有臺灣在拚政治、搞大罷免。
  朱立倫批評,民進黨無視兩岸緊張關係與臺灣政經動盪,讓大家無法安寧,「這是最大的遺憾,也是民進黨造成的最大困擾」。
  談及國民黨「還錢於民」政策,朱立倫指,國民黨會推動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都有這種做法,既可刺激內需與經濟,又能將部分超收稅款合理還給民眾,「這也是民眾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