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浩輝發表首份施政報告 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

  【本報訊】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下午在立法會發表題為「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的《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今年施政總體方向: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
  昨日是行政長官岑浩輝就任行政長官後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他表示,本屆政府將始終秉持改革創新、實幹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與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一道,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的美好願景。新一屆政府上任伊始,帶領社會各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了全澳上下勇擔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信心和決心。由於今年接下來的施政時間較短,11月將發佈明年施政報告,本次施政報告既立足當下、又著眼未來,不限於今年要開展的工作,也包括從長遠考慮而謀劃推出的一些中長期政策和舉措。
  《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今年特區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鞏固經濟復甦態勢,加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本地生產總值保持正增長;不斷改善居民就業情況,維持較低失業率水準,穩定物價和民生物品供應,持續優化民生;不斷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加強統籌協調機制,提升管治效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2025年,特區政府施政重點包括以下5個方面:
  一、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加快研究設立政府產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設立檢討營商法規工作小組,提升行政服務效率和水準;聚焦重點產業方向招商引資;增設澳門特區駐外經濟貿易旅遊文化辦事機構,聯動幸運博彩承批公司,加強國際市場推廣;助力中醫藥產品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逐步開拓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市場;發揮協和澳門醫學中心帶動效應,發展醫療旅遊;壯大債券市場;加強金融人才培育和引進;推進「數字澳門元」研發工作;多措並舉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舉辦國際性文化藝術盛會、大型節慶品牌盛事和國際大型體育賽事;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支撐,培育和發展澳門新質生產力;活化利用舊城區,盤活社區經濟;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
  二、敢擔當、重實幹、善作為,著力提升特區治理效能。發揮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機制作用,精簡政府組織架構,首先推進行政公職局及市政署的重組工作;完善員額管理制度,落實領導及主管問責制;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便商水準;改革市民意見處理機制,完善諮詢組織;加強法律工作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穩定;推進科技強警;支持愛國愛澳社團發展壯大;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依法開展各級公務人員宣誓工作;確保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順利進行;加強廉政審計和對公共資本企業的監督。
  三、解民憂、紓民困、惠民生,全力為民創造美好生活。優先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精準扶助弱勢群體,積極關顧長者,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康復服務;有效發揮協和澳門醫學中心的作用,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專科醫療能力,完善社區醫療服務;推進社屋建設,合理安排經屋供應,研究經屋置換制度的可行性,優化政府長者公寓服務;全力辦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推進都市更新;合理利用土地;優化交通體系;加強環境保護;打造美麗澳門,整治市容市貌;優化青年政策,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
  四、促交流、擴開放、共繁榮,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為策略,強化內聯外通;協調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建設;爭取國家支持在澳門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強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澳車北上」;做好「精準聯繫人」角色,不斷豐富和提升中葡平臺的內涵,充分發揮澳門的平臺作用;推動與歐洲、葡西語國家等的國際交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加強與內地交流合作;加強「一基地」建設,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窗口。
  五、揚優勢、增動能、謀長遠,開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建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以及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
  岑浩輝表示,新一屆政府將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著力」為指引,緊緊圍繞「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及「1+4」多元產業發展方向,在經濟適度多元方面展現更大作為。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著力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以澳琴一體化為目標,加力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力推進法律制度創新,政府將充分發揮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研究制定支持合作區建設的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規,推動合作區民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發揮澳門主導作用,調整優化執委會工作機構的職能及分工,委派更多澳門優秀公務人員進入合作區執委會及各工作機構工作,積極推進橫琴法院聘用澳門法官擔任非常任法官的試點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澳琴互聯互通,推進橫琴「單牌車」經橫琴北上,拓展政務民生服務保障,營造與澳門趨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