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車」心發慌,卵磷脂可幫忙

  在網購保健品熱銷榜,卵磷脂常年排在前列。
  據說,卵磷脂特別適合老年人服用,既能清理血管垃圾,又可以改善記憶,益處多多。甚至有人說:「卵磷脂是個好東西,吃了15年,沒去過醫院。」
  它到底是什麼神奇的保健品?
  「血管清道夫」,能降血脂?
  蔣卓勤教授介紹,有研究顯示,卵磷脂可以「清理」血管內的脂質垃圾,有助於調節血脂。
  之所以有這個作用,是因為卵磷脂具有乳化特性,能夠使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顆粒溶於血液,並均勻分散,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積。
  由此,便有助於調節血脂,避免血管堵塞、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但注意,卵磷脂調節血脂的效果,遠遠弱於藥物。
  對於「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卵磷脂或許能在調節血脂上幫點小忙,但不能代替降脂藥的作用。
  「老年癡呆的剋星」,能補腦?
  卵磷脂的主要成分磷脂醯膽鹼,參與構成人體細胞膜,對維持神經細胞正常結構和功能,可起到重要作用。
  磷脂醯膽鹼在人體內還可轉化為乙醯膽堿。乙醯膽鹼是一種神經遞質,即神經元之間傳遞資訊的「信使」。
  老年人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乙醯膽鹼等神經遞質往往會減少。這可能是他們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因此,從理論上說,補充卵磷脂,可以為神經細胞合成乙醯膽鹼提供充足的原料,促進信息傳遞,增強神經系統的功能,提升大腦的認知能力。老年人適量服用卵磷脂,也未嘗不可。
  不過,目前還缺乏充足的臨床證據來證明卵磷脂的「補腦」效果。
  每天吃一只雞蛋,也足夠
  「卵磷脂並非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完全可以靠自身合成獲取。」蔣卓勤教授說,對大多數飲食均衡的人來說,花大價錢買卵磷脂保健品,沒有太大必要。
  很多常見食物中,都富含卵磷脂。
  比如雞蛋黃、大豆及其製品、動物內臟(尤其是豬肝)、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鯨魚等)、堅果(如核桃、花生、杏仁、瓜子)等。
  「只要日常有吃這些食物,人體內一般不會缺卵磷脂。」蔣卓勤教授說,「天然食物始終是最好的營養來源。與其盲目追逐保健品,不如回歸餐桌,均衡飲食。」
  這樣選,避開「智商稅」
  如果你實在想買卵磷脂產品,這樣挑——首先,磷脂醯膽鹼的含量越高越好。卵磷脂的調血脂等作用,往往依賴於磷脂醯膽鹼。
  其次,選「藍帽子」標識。這是產品經過相關部門嚴格審批的標誌,品質更有保障。
  再者,儘量挑選知名品牌廠家生產的產品。這類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有更嚴格的標準和檢測流程,能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特別提醒,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服用,千萬別貪多。過量服用卵磷脂可能會帶來胃腸道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等,還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
  另外,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務必先諮詢醫生或藥師,避免卵磷脂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Q:大豆卵磷脂和蛋黃卵磷脂,有何不一樣?
  A :市售卵磷脂主要提取自大豆和蛋黃。蛋黃卵璘脂純度較高,但成本昂貴;大豆卵璘脂相對成本較低,性價比高,因而占市場主流。
  但兩者化學結構相似,保健作用無本質差異。
  Q :大豆卵磷脂和大豆磷脂,是一樣的嗎?
  A :大豆磷脂是從大豆中提取的,除了含有卵磷脂,還有其他磷脂成分,以及少量的油脂、糖類等雜質。
  大豆卵磷脂是從大豆磷脂中進一步分離、提純得到的,其中磷脂醯膽鹼的含量相對更高,其他磷脂成分和雜質含量更低。
  相比之下,大豆磷脂的成本較低,價格更親民。
  Q :卵磷脂和魚油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A :卵磷脂和魚油都是脂類營養素,且人體均可合成。卵磷脂的乳化功能有助於脂肪代謝,魚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二者結合,可能對心腦血管健康起到更好的維護作用。
  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同時服用,通過合理的食物搭配,如食用富含卵磷脂的大豆、堅果,以及富含魚油的深海魚類,同樣能滿足身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