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親任「大罷免」總司令成敗難料

  在上週六舉行的民進黨「全代會」,因為今年沒有民進黨的黨職選舉、也非台灣地區的選舉年,沒有重大議題可供討論;但正好是在一個月後,由民進黨及其側翼有團體發起的「大罷免」運動,有二十四席中國國民黨「立委」進入第三階段投票,因而這次「全代會」就集中精力專攻「大罷免」的議題,而黨主席賴清德更是親自上場擔任「大罷免」的總司令,在致辭中聲言,「不只青鳥飛出,公民也發動大罷免,民進黨必須和公民同行」,這就等於是正式宣示,民進黨正式與其側翼團體「並肩作戰」,投入「大罷免」,而且從側翼團體的手中,奪過對「大罷免」的主導權。按照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的游盈隆的說法,這也正式成為朝野政黨對決,藍綠對決,意義重大。
  賴清德要親自擔任「大罷免」的總司令,從側翼團體的手中奪過對「大罷免」的主導權,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個:
  其一,賴清德眼看到「大罷免」將「有利可圖」,或將能扭轉其目前所面臨的「朝小野大」、「政令出不了『行政院』」的困境,因而就從當初的還要偽裝一下「中立」,轉變為直接介入,並要主導「大罷免」餘下程序的進程。這是典型的「摘桃子」心態及行為。
  其二,罷免「大罷免」功虧一簣。在「大罷免」進行第二階段連署書時,民進黨的側翼團體已經出現了兵疲馬乏的跡象,全靠民進黨中央下令各涉事選區的民進黨基層組織及民代介入,才能完成徵集連署書的工作。按此規律,在第三階段投票前,由於「罷免」不同於選舉,不能進行類似競選宣傳的活動,因而側翼團體將會對動員支持者出門投票,遇到「老鼠拉龜——無從下手」的宭境,必須由民進黨及其基礎組織接手,以民進黨的組織能力進行投票動員。
  其三,包括《美麗島電子報》及《震傳媒》委託山水民調公司所作的最新民調都顯示,首次出現了「反罷方」動能高於「罷免方」的現象,而且距離拉得教開。如果現在就投票,「大罷免」不會「大成功」而是「大失敗」。更令民進黨擔心的是,山水民調公司的政治顏色非常「綠」,是由將民調引進民進黨的選戰策略,創立民進黨中央民調中心並出任主任的陳俊麟所創辦及經營,民進黨中央以往幾乎所有民調都是交由山水民調公司負責,而且根據過去的紀錄顯示,山水民調公司的民調結果都有利於民進黨。另外,由於陳俊麟是屬於「新潮流系」,因而「新潮流系」在進行「流」內的各項決策時,也是參考及引用山水民調公司的民調數據。因此,如果說,《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因為其董事長吳子嘉被民進黨開除出黨,民進黨認為其發佈的民調數據「帶有情緒」而尚不足為慮的話,那麼,受《震傳媒》委託的山水民調公司所作的民調,竟然不利於民進黨,這就足以引發民進黨中央尤其是賴清德主席的高度警覺了。因此,賴清德必須親自下場,親自指揮動員,要扭轉局面,打贏「大罷免」這一仗。
  其四,賴清德必須搶奪「大罷免」的「成果」。在「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時,某些側翼團體得意忘形,認為他們既然有如此「強大」的動能,而且也是「有功應得賞」,因而倘其所在的選區對國民黨「立委」成果「罷免」,隨後的「立委」補選,就應由他們推舉人選參選。而民進黨方面則認為,一方面應由在「二零二四」大選中,被國民黨候選人「擠下」的民進黨候選人參選,以「恢復」民進黨應有的地位;另一方面這些罷團的領銜人或召集人,都是社會政治運作的「菜鳥」,當選的機率不高,白白糟蹋民進黨將能佔據「立法會」多數議席的難得機會;即使是能夠當選,其對「立法院」的議事程序也很生疏,戰力有限,應當由民進黨推舉的政客參選。因此,為了牢牢掌握「罷免」成功後「立委」補選的主導權和控制權,必須從現在起,就奪過對「大罷免」的主導權,而且為了「震懾」側翼罷團,就必須由賴清德親自出馬。
  因此,賴清德不但是在民進黨「全代會」上,以發表對「大罷免」的「動員令」的方式,宣示對「大罷免」的掌控權,而且也以自己的親歷親為,深度介入「大罷免」,其進行的「團結十講」,就是為「大罷免」進行理論宣講論述,力圖將「大罷免」的邪火煽動得更高,畢此一役,徹底扭轉「朝小野大」困境,達成「完全執政」,並打掉在野黨和民進黨內「非賴系」的「雜質」,以更有利於其獨裁管治。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賴清德的意圖,無論是「摘桃子」還是「完全執政」,都將成敗難料。雖然在某些原來是民進黨「地盤」,但在「二零二四」大選中,因為綠營分裂,而導致國民黨候選人以些微優勢「漁翁得利」的選區,有可能會「罷免」成功,但多數「涉罷」選區將會「豈能盡如人意」。正如游盈隆所指,很多綠營朋友一頭熱,卻沒想到,因為「罷免」是在別人主場作戰,在人家地盤作戰,二十四個面臨被「罷免」的「立委」擁有主場優勢,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必將全力反撲。
  而賴清德的「親自落場」,更是成了「豬隊友」。他那謬誤錯漏百出的「團結十講」,已經成為「大罷免」的「反動員令」,民眾對「民進黨若『國會』過半恐無監督制衡」的疑慮持續升高,因而認為「罷免案弊大於利」的民眾已超過認為「利大於弊」者。因此,許多民進黨人都希望賴清德及時「止損」,但國民黨人卻「鼓勵」賴清德繼續「講下去」。
  吳子嘉曾經分析說,倘未能「罷免」六席及以上國民黨「立委」,就是「大罷免」宣告「失敗」。意想不到的是,賴清德的嫡系子弟兵、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也呼應這個說法,指出「罷免」六席以上就是成功,五席以下就失敗,他認為要罷免六席以上非常困難,因此「大罷免」失敗的機率比較大。
  因此,已經有媒體倡議,賴清德已是推進「大罷免」的總司令,就應為成敗負起政治責任。賴清德此時應向全民簽具切結書,若「大罷免」的結果仍不能使民進黨「立法院」席次過半,就應當辭職,重新改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