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的兩岸年俗

又到了寅春過年之時,這個日子是所有中國人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無論是大陸或是台灣,老祖宗畢竟出自同源,在年俗上有著絕大部分相同,但隨著社會的轉變,還是有些過年習慣’因地制宜有了改變。

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從農歷十二月開始進入臘月,便有吃臘八粥:送灶神的習俗,直到大年夜吃團圓年夜飯、守歲,放鞭炮趕年獸,貼春聯,開春拜年,回娘家等各種習俗。這些習俗:在過去農業社會當中,是進行社交及家庭團聚的重要活動。

傳統延續一兩千年,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過春節的習俗,不過由於時空環境的變遷,即使在大陸,年俗方面還是有些地域上的差異,南方北方甚至福建地區都不同。著現代都市的成立,有些年俗也很難再維持,如燃放爆竹這一項,站在都市安全的角度而言,就沒有辦法再維持,故有製作爆竹年物擺放的改變,以爆竹年物替代真正燃放鞭炮,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公共危險。

明清時期,大量移民遷往台灣,但他們還依然保留了其在大陸家鄉的過年習俗,因此大陸的年俗跟著移民移植到台灣。

到了1949年,那些跟著國民黨退至台灣的軍民,來自大陸四面八方,再一次將大陸的年俗文化帶進到台灣,其中以飲食文化遷入最為明顯,使得台灣原有福建沿海地區的年俗文化,又加入了大江南北更多的過年元素。

不過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天氣不似大陸北方中原地區般寒冷,所以過年就沒有像大陸一樣,從臘月就開始有了年味。加上工商發達,不似早年以農作為主,秋收之後在冬藏時就停止了手上的工作,反倒是大家為了過好假期,之前拼命工作,在農歷十二月間更加忙碌。

吃年夜飯是中國人過年最重要的活動,也是象徵團圓的重要標志,故台灣為表圓滿之意,年夜飯一定要放一個火鍋,一家圍著火鍋圓桌吃飯,稱為圍爐,家中若有人因外出或當兵、其他工作無法參與圍爐,還得要擺上一副碗筷,代表全家團圓。

貼春聯、貼福、貼春等習俗在台灣依然保存著,至於貼窗花,由於沒有剪紙的訓練和習慣,也因建築型式的進步,窗花已不適合作為春節裝飾之用,故這項習俗在台灣幾乎不復見。

另外,台灣和大陸有一項最大不同的年俗,就是拿壓歲錢的年齡。台灣年輕人在學時間較長,父母或長輩多數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所以普遍的壓歲錢可以拿到出社會前:而大陸地區的年輕人則較早進入社會,所以開始不拿壓歲錢的時間也較早。這一點是兩岸在年俗文化上一項明顯不同之處。

在台灣,過年習俗雖然有些簡化,但大結構上還是沿襲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在辦,不過氣氛就不能和大陸相比。大陸幅員遼闊,為了過年,每年一次的舂運,帶動幾億人移動,然而台灣由於假期多了,長達四天以上的假期在一年中經常出現,加上地方不大,有了高速公速和鐵路,最遠的距離不過是五個小時就到得了,所以返鄉團圓的機會不是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對於春節的過年氣氛漸漸不那麼重視,甚至有許多人趁著春節較長的假期,離開家鄉到外地遊玩,甚至舉家到島外旅遊,這也是台灣因社會變遷產生的一項對年俗態度上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