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效益將受到中山深圳大橋挑戰 港珠澳大橋效益將受到中山深圳大橋挑戰

本欄昨日在分析港珠澳大橋橋位技術方案論証會,接納了專家評審組優先推荐的「單丫」方案時,是給了正面評價的:原本主張「單丫」方案的廣東省,最終不再堅持已見,估計是與廣東省已另有「第三大橋」計劃、亦即是在虎門大橋與港珠澳大橋之間的中山──深圳兩岸另行興建一座橫跨珠江口大橋的規劃有關。實際上,這座「第三大橋」,比港珠澳大橋「雙丫」方案更能發揮溝通珠江口兩岸,以至成為國家東部沿海高速公路網〔同三線〕一部分的作用。如果是以港珠澳大橋「雙丫」方案來履行溝通珠江口兩岸以至同三線高速公路一部份的職能,將可能會加重港珠澳大橋在邊檢方面尤其是分流出入境與境內車輛方面的負擔。而且,「第三大橋」的位置稍為北移,更為有利於珠三角兩岸腹地的溝通交流,而無須往南繞兜一個大彎,也不會對香港方面提出港珠澳大橋構想的引導珠三角西岸以及整個粵西、以至大西南的貨物流入香港的原旨造成干擾。而港珠澳大橋採用「單丫」方案,將會使香港、澳門和珠三角西岸聯成有機的整體。不但有利於三地之間的物流往來,而且更有利於三地旅遊業的發展。大橋建成後,香港及其迪士尼樂園,就將與澳門及其各個娛樂場,以及珠海的旅遊景點,連成一線,使港澳珠旅遊線路的空間縱深延長。這對於進一步推廣各省市的「港澳自遊行」旅遊,將會起到較佳的作用。

現在看來,本欄的這個評價,過於樂觀,也是單廂情愿。實際上,《中國經營報》昨日就分析報導稱,在港珠澳大橋方案的設計討論中,廣東省方面「想要甚麼就沒有甚麼」。如廣東省希望大橋項目能把深圳也連起來,香港卻擔心深圳搶佔物流資源而反對「雙丫」方案。廣東省政府因「心有不甘」,已計劃在中山與深圳之間再建一座大橋,據稱有關大橋方案已進入論証階段。由於港珠澳大橋將以客運為主,兩邊分別連接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澳門賭場,而中山深圳大橋則以貨運為主,但建設成本只是港珠澳大橋的五分之一,兩者的盈利前景自然有一番比較,民間投資者亦將會各有取捨。

也就是說,按照《中國經營報》的報導,廣東省之所以提出「雙丫」方案,一方面是為了借助港珠澳大橋,打通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物流管道,以方便珠江三角西部的貨物能以最短的距離,運到深圳鹽田港,另一方面則也是要藉此來弱化港珠澳大橋將珠三角西部的貨物運到香港貨柜碼頭的功能,亦即是與香港貨柜碼Y「搶貨」。

換句話說,香港特區政府之所以堅持「單丫」方案,堅決反對「雙丫」方案,也正是擔心「雙丫」方案將會弱化港珠澳大橋將珠三角西部以及粵西地區,以至整個大西南地區的貨物磁吸到香港貨柜碼頭,而防止深圳鹽田碼頭與之「搶食」。

實際上,當初香港大多數工商界人士都支持港珠澳大橋計劃,唯有李嘉誠卻是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其原因就是李嘉誠是鹽田港的主要投資者。他擔心港珠澳大橋將會「截流」原本是要流往鹽田港的貨物,亦即是方便香港貨柜碼頭與鹽田港「搶食」。

但是,中央出於要維護香港、澳門兩特區繁榮穩定,彰顯「一國兩制」方針的優越性,決定向香港、澳門兩個特區政府採取傾斜政策,全力支持港珠澳大橋的「單丫」方案,並要求廣東省方面顧全大局。因此,盡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央「話得事」,也盡管廣東省政府多次透過各種途徑宣佈其對「雙丫」方案的主張,但在中央的「傾斜」政策之下,廣東省方面也不得不表示「顧全大局」,同意港珠澳大橋採「單丫」方案。

然而,可能是正如《中國經營報》所言,廣東省是「心有不甘」,也可能是廣東省為了平衡在中央甚有人脈關係和影響力的李嘉誠的利益,廣東省在得知「雙丫」方案「大勢已去」之後,加緊了對中山深圳大橋方案的研究,並進入了論証階段。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港珠澳大橋動工之日,也就是中山深圳大橋規劃拍板之時。由於中山深圳大橋的規模較小,而且是屬於內河橋,施工難度也不大,故相信中山深圳大橋將會搶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建成使用。在「搶飲頭啖湯」效應之下,珠三角西部及粵西地區的出口貨物,就將會「習慣成自然」地循中山深圳大橋流往鹽田港,港珠澳大橋就只剩下「客運」的功能。

由於中山深圳大橋是在廣東省境內興建,並非屬於跨境建設項目,因此,廣東省是完全可以自立、自主地興建,而無須理會他人的意見。而且,廣東省也已擁有了興建虎門大橋等大型橋樑的經驗。故此,相信興建中山深圳大橋對廣東省來說,只是「小菜」一碟,易於反掌。而在這方面,香港、澳門兩地政府即使是明知這座大橋將會有「搶食」效應,也只能是望橋興嘆,無可奈何。

在此情況下,港珠澳大橋的經濟效應「含金量」,就將會大幅減少。因此,這也可能正是一些曾經聲稱對參與港珠澳大橋工程投資很有興趣的財團,在知悉廣東省將興建中山深圳大橋,及粵港澳政府都不參與港珠澳大橋規劃投資之後,卻又突然「收聲」,不再「大拍心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