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房屋計劃密切配合提高綜合生活素質 經濟房屋計劃密切配合提高綜合生活素質

本月初,本欄曾以《某些施政不足可能將會成為參選團體箭靶》為題分析認為,估計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將會有更多的名單組合參加直選,而以草根選民為主打對象的組合名單,他們之間的競爭極有可能將會成為最為競烈的選戰戰場。另一方面,由於今年選舉中,增加了一個因「三.二九事件」而獲得澳門居民身份的「大票倉」,他們的求職及生活狀況較差,而且澳門另有一批弱勢居民群體的生活素質仍未能得到應有的改善,故估計他們手中的選票,將會成為各參選名單組合搶食的「大餅」。在此情況下,特區政府施政的某些不足之處,尤其是對草根階層有所疏略之處,就將會成為這些參選名單組合的「箭靶」。其中,「居大不易」問題,即是「箭靶」之一。

果然,隨著選舉程序的開展,各個籌備參選的團體,都炒熱了「置業難」問題。最新的「戰況」是,在前日的立法會大會上,有幾位以草根階層為主要拉票對象的議員,盡管其政治立場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卻在「置業難」的民生問題上卻是難得的「志同道合」:出身於工聯總會的關翠杏和本澳「民主派」的標桿性人物吳國昌,都在議程前發言時以居住問題為主打議題,並都談到了經濟房屋問題。其中吳國昌還批評,特區成立五年來,特區政府一直沒有著意增加社會房屋,甚至故意停止增加新的經濟房屋項目,而臨時房屋已沒有供應。政府今年先後接受新的社會房屋申請和經濟房屋申請,倘若無貨供應,勢必導致民怨沸騰。

一些議員就居住問題提出批評,這是他們履行監督政府的職責,也是他們以「民意代表」的身份「為民請命」,應予肯定及支持,──盡管在選戰即將來臨之際,也不無夾雜著為自己「造勢」的意圖。不過,巧合的是,就在議員批評特區政府「甚至故意停止增加新的經濟房屋項目」之時,一個「新的經濟房屋項目」──信廉花園,卻配合著特區政府新一期經濟房屋競投工作,正式推出市場,並邀請在政府經濟房屋輪候冊上苦候多時的「無殼蝸牛」一族,即到現場參觀比較。

實際上,從信廉花園這個「新的經濟項目」的推出,我們可以看到,特區政府不但並沒有「故意停止增加新的經濟房屋項目」,而是一直有進行調查研究,在總結前一階段政府推行經濟房屋政策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尋找適宜興建經濟房屋的地段,物色進行經濟房屋項目合作的建築發展商,以推動「新的經濟房屋項目」,而且還根據目前澳門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實況,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有所提高,尤其是結合特首何厚鏵提出「同建優質社會,共創美好明天」施政綱領,「提升綜合生活素質」工作的開展,對經濟房屋的品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使到經濟房屋不再是「低檔房屋」的同義詞,也使到經濟房屋不僅僅是發揮「居有屋」的功能,而是朝著「中高檔商品房屋」的規格、品質發展,及讓經濟房屋除了發揮「居有屋」的功能之外,還應注意要讓其入住者能住得舒適,住得有品質感。就以信廉花園為例,它的住宅面積及間隔設計,以及使用的建築材料,已經接近或達到十多年前原新口岸菜園發展區的商住樓宅的水準。也就是說,盡管它是以「經濟房屋」配售的方式及相應桿價銷售,但其品質已是中、高檔商品樓宇的標準。

本文的意旨,並非是為信廉花園作促銷文宣。因為它畢竟是經濟房屋,並非可以在市場上任意購買的商品房屋,必須向政府進行經濟經濟房屋登記,再由政府審核資格,並須輪候之後,才可安排配售的。因而即使是再溢美的宣傳文字,所起的促銷作用也不大。筆者只是祈望能透過信廉花園這個例子,說明特區政府不但是未有「故意停止增加新的經濟房屋項目」,相反還在繼續推動新的經濟房屋項目的同時,研究及實質推動提高經濟房屋的品質──從面積、間隔,到建築材料,都向商品房屋看齊。

這也可算是「與時俱進」的態度。其實,特區政府的整體房屋政策,也何嘗不是秉持著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就以祐漢新 村 為例,當年它落成時,已可算是條件最好的廉價房屋。但經過三十多年的社會發展,它無論是整體居住環境,還是建築結構、材料,已無法滿足當今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因此,特區政府決定將之作為「舊區重建」的試點,將之拆卸,重建現代化的高中檔商住樓宇。同樣,十多年前經濟房屋政策剛推出時,囿於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為其設定的每戶住宅建築面積、間隔,及建築材料等標準,已不能適應當今以至未來社會發展的要求,也需進行改進。而這是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交叉對比工作的。亦即既要使之適應符合購買經濟房屋資格的居民的購買能力,又須滿足這些居民提升居住品質、環境的愿望,在這兩者之間尋求最大的交集點。在得出結論之後,再推出新的經濟房屋項目,以避免所推出的經濟房屋項目,與社會經濟環境及符合入住資格的居民對居住生活品質的追求嚴重脫節。這個總結經驗、調查研究工作期間的暫時停頓,有如實現新的飛躍之前的下蹲,決不能將之曲解為「故意停止增加新的經濟房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