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方方土)將個人恩怨凌駕於民進黨利益之上

在台北、高雄市長選舉前,有政論人士就分析指出,如果民進黨在陳水扁家族涉及貪腐案而致客觀形勢氛圍不好的情況下仍能選得不錯,這對民進黨的前途來說並非是好事。因為黨內反改革派會藉此自以為逐臭有理,貪腐有功,從而把改革力量壓制下去,民進黨更難以走出貪腐墮落怪圈。

果然,在高雄市陳菊險勝、台北市謝長廷雖敗猶榮之下,改革力量要推動黨內改革的理由,全然失去合理性和正當性,改革派頓時噤聲失語。相反,反改革勢力更為猖狂。這幾天,他們不但是瘋狂抹紅「國務機要費案」的檢察官張熙懷,踐踏司法尊嚴,而且也在黨內發起對改革力量的圍剿,種種行為都令人側目。然而,與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封殺《中國時報》,踐踏新聞自由的行徑相比,又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游錫(方方土)是於前日赴台北地檢署接受庭訊時,作出這番踐踏新聞自由言論的。今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國時報》刊出記者林淑玲、蔡慧貞的報導,謂游錫(方方土)曾在民進黨內部會議上痛罵「紅衫軍」是「中國豬」。游錫(方方土)認為報導失實,即向《中國時報》提出抗議。翌日,《中國時報》以「編輯部」名義作出澄清,並向游錫(方方土)和讀者道歉。但游錫(方方土)仍怒氣未消,堅持控告《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和記者林淑玲、蔡慧貞「誹謗」。近日,北檢署就此案傳喚涉案各方調查。前日在傳喚游錫(方方土)時,按司法程序他只須說明他未講過「中國豬」的話,及不知道《中國時報》對「中國豬」言論的報導來源及依據,以及表明堅持或撤銷對「中時」控訴的態度即可。但是,游錫(方方土)卻趁北檢署傳喚之機,把檢察庭當作是政治講台,當眾進行政治宣示,宣佈從即日起,民進黨中央黨部拒絕接受「中時」採訪;有關「中時」日後對民進黨的報導,民進黨不予背書也不予證實。游錫(方方土)還批評說,「中時」長期對民進黨不友善,已從時報變成「九報」,也淪為國民黨黨報。他說,「九報」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報紙,一個是「十」少掉了一個「報格」。故未來「中時」的記者只能到黨部旁聽,所有提問民進黨一概不了回應,也不會再發新聞稿給「中時」。只要王健壯在位一天,抵制動作還會持續下去。據了解,民進黨總部確是從即日起,停止向「中時」及其專跑民進黨新聞的記者停止電郵「新聞稿」、「採訪通知」。

游錫(方方土)封殺《中國時報》的決定,引發各方嘩然。不但是社會各界群起批評,而且在民進黨內也是炮聲隆隆。實際上,《中國時報》固然是立即奮起反擊,發表「社論」批評執政黨主席帶頭侵害言論自由;「中時」編輯部也發表「聲明」,指出爭取和尊重言論自由,是民進黨一直堅持的核心價值,但游錫(方方土)卻嚴重違反民進黨創黨精神。而各報不管是與「中時」的意識形態立場相悖,還是與「中時」有著商業及新聞業務競爭關係,都紛紛批評。中國國民黨當然是乘機揶揄游錫(方方土)是箝制新聞自由的「劊子手」。就是在民進黨內,也是炮聲連連。如「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就指出,黨主席不應將個人恩怨放大到民進黨;黨籍「立委」黃偉哲則指出,在威嚴時期,連蔣介石都會看對岸的《人民日報》,作戰單位都能看,如今已解除威嚴多年,黨團或黨中央為什麼不能看台灣的報紙?民進黨黨團還以「肢體語言」表態,特意將《中國時報》擺放在辦公室報架的最顯著位置。為爭取二00八「總統」候選人出線權,正與謝長廷、游錫(方方土)暗中較勁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則乘機幽游錫(方方土)一默,以自己並無拒絕媒體採訪的「黑名單」,這裡不是民進黨中央,歡迎大家來採訪,來反襯游錫(方方土)的不智。

游錫(方方土)本來是民進黨「四大天王」中最憨直忠厚的人,為何如今卻使用如此拙劣而粗暴的手法,來針對一家媒體?不少人都認為,他是要在明年五月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之前,在極力討好陳水扁的同時,也要藉此舉來拉攏深綠選民,累積個人在「總統」初選中的實力。

倘若游錫(方方土)的動機果是如此的話,就可能會弄巧反拙。這是因為,民進黨初選將有黨員投票及民意調查兩個環節,而他此舉正如「中時聲明」所言,尊重和爭取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因此,他此舉將會損害民進黨的形象,民進黨的支持者未必會認同他的做法,在初選中只能獲得深綠群眾的支持,但彌補不了大量中間群眾背棄的損失。如果蘇貞昌、謝長廷再抬出陳水扁「寧要媒體,不要政府」的「名言」,游錫(方方土)必輸定無疑。

在過去,民進黨曾有過「罷看《聯合報》」的行動,以抗議《聯合報》報導李瑞環「台獨意味戰爭」的談話內容。但畢意只是發動黨員「退訂」《聯合報》,只是自己「不看」而已,並未敢於公然抵制《聯合報》的採訪權,亦即公眾的知情權。而游錫(方方土)卻因個人的恩怨,而公然禁止「中時」採訪民進黨中央的新聞,不但是剝奪「中時」讀者對民進黨活動的知情權,而且游錫(方方土)此舉並未經民進黨中執委集體議決,將個人凌駕於全黨之上,違背民主原則。民進黨的黨內民主傳統及民主合議制制度,被游錫(方方土)一人踐踏於腳下,使到民進黨蒙上「不民主」、「不進步」之冤。這樣剛愎自用的黨主席,簡直是在已經遍體鱗傷的民進黨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