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政府昨午與本澳六家博彩營運商高層舉行會議,就近期業界關注的問題聽取意見,作為政府未來檢討博彩業營運的參考。會後主持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透露,業界在會上主要關注「碼佣」及賭檯數目。各營運商基本認同「碼佣」的合理水平應以百分之一點二五為上限,但在賭檯數目方面,則意見較為分歧。
這是特區政府第一次邀集六家博彩營運商一道開會,對業內經營混亂情況進行「危機處理」。實際上,近期博彩業內尤其是各貴賓廳經營出現惡性競爭狀態,個別營運商下屬的貴賓廳以提高「碼佣」為手段,爭取客源及阻截賭客前往競爭對手的賭場,已不是甚麼秘密。就此,有不少貴賓廳的正常經營大受影響,據說有個別貴賓廳門可羅雀,甚至被迫關門。但即使是以高「碼佣」手段招徠大批賭客的賭場,卻也因「碼佣」成本過高,已無利可圖,甚至是處於虧負經營狀態。過往開設貴賓廳等於是開動「印鈔機」的好景,已經一去不復返。即使是被視為因「碼佣」提高而大為得益的中介人,其實也因招徠客源的成本隨之增高,而得不到甚麼好處。因此,營運商、貴賓廳廳主及中介人的利益均告受損,「得個做字」。這固然是有違當初政府決定開放博彩業以促進良性競爭的初衷,而因惡性競爭而攪壞博彩業經營傳統及作風,則其遺害性更將是難以預料。
其實,以提高「碼佣」為標誌的各貴賓廳惡性競爭的危害性所及,已不單止是在澳門博彩業界,而是已跨越珠澳邊境,及滲入到內地的社會各個層面。實際上,隨著貴賓廳的過度擴張發展及「自由行」政策的縱深推展,已有不少內地賭客變身為中介人,專門組織內地公私企業主、官員及民眾來澳參賭。在法律上,這已觸犯了內地「刑法」的賭博罪和經營賭博罪、走私金融罪。而在實質影響上,也已敗壞了內地的社會風氣,甚至因為「爭客」而起殺心,年來珠海等地發生的一些兇殺案,就是因為中介人「爭客」而肇禍。而從更廣面的範疇看,澳門賭場的過度發展,使到內地一些地方官員接收錯誤資訊,認為開賭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因而紛紛向中央政府打申請報告,要求批准當地開賭,令到中央政府不勝其擾,承受較大的壓力。
可能這也是胡錦濤向特首何厚鏵指示要凍結博彩業發展規模的其中一個原因。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現在六家營運商的各項投資計劃均未全部完成,一些新的欲分一杯羹的投資者也正意圖以各種方式參與澳門賭業投資經營之時,澳門博彩業就已出現了惡性競爭,甚至已出現了「泡沫欲爆炸」的苗頭。——一些貴賓廳或中場賭檯已無賭客光顧,賭商只好壓縮人手,長此下去可能會導致解僱部份荷官,就勢必會對澳門人力資源市場造成衝擊,從而影響社會安定。如果澳門賭業再無節制地進行擴張,就必然會爆破泡沫,發生類似「經濟危機」的「博彩危機」,不利於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還有一個外部因素必須注意的是,盡管特區政府曾作出過努力,但始終無法落實當初博彩業開放時中央政府關於「吸引海外高端賭客」的設想,各家賭場的客源仍是以內地居民為主。但是,隨著宏觀調控的深入進行,隨著內地股票市場的不景氣,隨著中央加大反貪污賭賂及打繫出境賭博活動鬥爭的力度,隨著內地公安部門加緊對洗錢及地下錢庄等犯罪行為的偵緝,隨著新「勞動法」實施使珠三角企業主盈利率下降……,難以指望以內地參賭者為主要客源的澳門博彩業的業績,再有以往幾年的增長幅度。其實,一些貴賓廳被迫冒受經營風險也要提高「碼佣」來招徠賭客,就是內地客源已「盛極轉衰」的癥兆。因此,在凍結博彩業發展規模的同時,也必須壓抑抬高「碼佣」的惡性競爭。
其實,「碼佣」之戰,早就使本澳傳統賭商感受到切膚之痛,因此而提出成立博彩業商會的建議,以圖建立一個業內自律、統一訂定「碼佣」率的機制。此議當然被以提高「碼佣」率為競爭手段的新營運商的不滿,因而博彩業商會就只能是一個空中樓閣。
現在政府終於「該出手時就出手」,出面協調統一最高「碼佣」率了。政府是否會借此契機,主導成立博彩業商會?是值得觀察的。不過,以昨日譚伯源所說的政府將在有需要時以業界的共識作出指引,倘若經監察後發現「指引」無效,當局將透過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加強「指引」效力,卻是折射了政府無意主導業界成立博彩業商會。或許,澳門引以為傲的「社團社會」文化,在博彩業領域將是遭到重大狙擊。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