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外訪多凸顯政府對多元化的焦急心情

東望海

第三屆特區政府成立已經1年多時間,坊間對新政府及新特首1年多以來的工作有贊有彈,特別是新特首與前任特首想對比,發現新特首崔世安上任1年多來,出外訪問的次數和時間均比前特首何厚鏵多,甚至有部分人士以質疑的心態將新特首崔世安稱為“離岸特首”,雖然政府曾經解釋,特首外訪原因是為了推動區域合作,但部分人士對此不以為然。筆者認為,特首頻頻外訪,凸顯出新政府面臨著越來越重的經濟多元化壓力,以及政府對於苦尋多元化出路但效果不佳,而產生了焦急心情。

筆者相信,新特首上任以來多次外訪,確實是為了推動區域合作,並且是迫不及待。主要是因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與加強區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社會、學者、政府的共識。澳門回歸11年後,社會形勢已經與回歸初期有很大的不同,回歸初期澳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內部問題,如治安惡化、經濟低迷等,所以前任特首需要坐鎮處理。而現時澳門的主要問題是產業升級和產業矛盾,應對今後產業發展的風險等,澳門作為規模較小、對外依存度高的經濟體,新政府上任後首要工作就要加強與周邊地區的交流合作,為澳門今後的發展打好基礎,所以新特首一上任就頻頻外訪,是無可厚非的,而由特首親自交流的作用比其他官員更好,亦是共識。

實際上,澳門經濟的多元化早在回歸前後就已開始探索,先提出發展旅遊業和會展業,後又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每年都有不少重要會展和文化交流活動,但目前看來,成效並不明顯。

同時,對於澳門為什麼以及如何實現經濟多元化,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建議、理論,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是澳門的博彩業外向度高,受外部宏觀環境波動的影響大。澳門博彩業是一個對外依存度高達95%的外向型產業,一旦周圍市場環境發生意料之外的突變,則這一產業就會把潛在的脆弱性變為現實的衰落。

二是周邊地區開賭的“達克斯之劍”一直懸在澳門經濟的頸項之上。澳門博彩業市場面向國際,一方面是與澳門政府允許開賭政策有關,同時這又跟其他國家和地區限制賭博有關。如果其他地區開放賭博禁令,或者社會進步令到賭博需求日漸減少,都對澳門的發展不利。隨著中國內地思想的轉變,中國內地有可能逐步開放博彩市場,加速其合法化的進程,通過日益規範的彩票市場和逐漸適度開放的各地賽馬場略見端倪。而面對澳門過於單一的客源結構,特別是中國內地遊客在其中所佔據的高比例,不得不承認,內地開賭這一可能性一旦成為現實,會迅速影響澳門博彩業的繼續發展。所以澳門需要適度的產業多元化,沖減產業的系統風險,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實現產業轉型。

三是博彩業的急劇膨脹也逐漸凸現出澳門一業獨大的產業結構特徵,導致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抗風險能力低,難以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其他產業。

四是由於博彩業所帶來的乘數效應為澳門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使澳門的失業率顯著下降,但同時,大量的人力資本正向博彩業聚集,從事博彩業的高收入改變了年輕人對求學的看法,甚至有些初中生都放棄升學而從事博彩業,加劇“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矛盾,而且會加大澳門產業結構多元化及產業結構升級的難度。

五是博彩稅是澳門博彩旅遊業以及澳門特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據統計,目前博彩稅在直接稅中所占比重高達80%以上,博彩稅收入在澳門政府一般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速度極快,可以說,博彩稅對維持政府運作和公共投資舉足輕重。相信今後本澳大型建設如輕軌、新城填海、公屋建設等均依賴博彩稅收入支撐。

早前,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2010年各類博彩項目毛收入,總額近1,900億元,較09年大幅上升5成7。這是一個令人喜悅的資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博彩業得高速發展更增加了本澳產業多元化的壓力。對於賭收大增,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曾一再對傳媒表示“沒有喜悅。”他指,澳門經濟政策整體方向,是追求多元化的轉型,“就是發展成為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區域性的商務服務平臺”。

經濟學認為,所謂“適度多元化”,就是在專業化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推動多元化,以免對優勢產業造成幹擾,增加經濟發展成本。多元化的方向首先應該是優勢產業鏈的延伸,新興產業必須是原有優勢產業的補充或發展,以充分發揮經濟體原有的比較優勢,並在保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同時,為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適當增加其他相關產業的稅率,從另外的角度激勵政府鼓勵發展多元產業機制。

因此,澳門經濟多元化本身包含之意就有博彩業自身的豐富和多元化,所以,多元化首先要重塑博彩業,促進傳統博彩業向現代博彩業轉化,同時要培養扶植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擴大物流需求,提升合作模式,提升港、澳、粵珠江三角洲更高層次的合作模式,以增強澳門經濟發展的後勁,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優化物流業的發展環境,擴大經濟腹地。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必須增創地緣優勢,立足於更廣闊的區域。

因此,區域合作對於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十分重要,作為自由市場經濟體系,澳門雖然經濟規模小,但對外的依賴度較高。澳門經濟的發展受鄰近的香港及內地的影響很大。長期以來,澳門都要通過香港與外界聯繫,幾乎所有外來資金都源於香港。中國內地是澳門經濟的腹地和大後方。澳門資源缺乏,發展經濟所需要的糧油等副食品、水電及其他能源物資都依賴於中國內地的供應。內地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速度對澳門也有極大的影響。而且內地還是澳門離岸銀行的主要活動對象,澳門金融業近年來大量向內地投資。因此說,澳門經濟的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於這些外界因素。

區域經濟合作是指不同地區的經濟主體在貿易、要素流動、基礎設施、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等領域在各地區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以便獲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收益、社會收益和生態效益的活動,通常會簽署相關的協定和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以保障合作的順利進行。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說明,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帶來:(1)貿易創造效應。這一效應會帶來成員之間貿易規模的擴大以及由此而造成經濟福利增加。(2)資本積累效益。這一效應是指一體化帶來市場擴大、生產增長和規模優勢,內部資金積累增加,使本地區對非成員的投資吸引力增大,同時為了繞過對非成員的貿易壁壘,進入區域內大市場,非成員企業也必然增加在區域內的投資,這都將帶來一體化區域的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

從特首崔世安外訪的路線來看,首先是珠三角九市,這是本澳未來區域合作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點區域;其次是潮汕地區及福建,這是本澳居民祖籍較多的地區,與本澳社會聯繫較為緊密;三是上海北京等地,這是中國政治經濟的中心;四是新加坡、葡萄牙等,新加坡的發展經驗對本澳有很大的參考意義,而葡國與本澳有著特殊關係,也是澳門發揮葡語優勢的根源所在。與這些地方加強合作和交流,對本澳發展意義重大,特別是在澳門需要轉變發展形式,提升發展層次,打好發展基礎的時期,特首當然需要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重視這些工作。一些指責“離岸特首”的人士,除了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態之外,可能也是對政府就澳門未來發展方向的定位不瞭解,或者對澳門面臨嚴峻形勢認識不足而致。政府對誤解或者不理解應耐心解釋,但更重要的是要對特首外訪工作的成果跟蹤落實,真正產生成效,才能釋除社會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