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澳門居民的新三座大山即將全部剷除

經過經年的調查研究及研擬,行政當局終於完成了《經濟房屋的建造及出售制度》法律草案,並將向立法會提交。倘此法案獲得立法會通過並付諸執行,將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解決中下層居民「上樓難」的問題。連同已得到較為妥善解決的「醫療難」、「讀書難」的問題,壓在澳門居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就將全部剷除,為建構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一九四九年之前,有「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那就是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這「三座大山」被徹底剷除。毛澤東主席曾經宣佈,中國人推翻舊三座大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時光輪回,五十多年過去了,新的「三座大山」壓得國人再次彎下了腰!住房、醫療、教育已經成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這三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中國人踹不過氣、直不起腰來。

之所以會有新的「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是因為在近年改革開放深化過程中,卻在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出現了失誤,將這三種關係民主的基本服務在現代化過程中,本應是公益事業甚至是社會福利事業的項目,醫療及教育實行產業化,而住房則實現私有化。導致醫藥費、學費在幾年內暴漲,住房價格在房地產囤地以及地方政府暗中支持下,不斷上升。從而形成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住房難」、「就醫難」和「教育難」。

這新的三座沉重的「大山」剝奪了許多人的幸福感,或者說是給生活帶來了痛苦。住房這座「大山」最為沉重,許多工薪階層苦苦工作了大半輩子,在簡陋擁擠的條件下居住,所有的積蓄還買不到一個「安樂窩」,大多數人「啃老」或者東拆西借付上個首付房款,然後十多年到二十年不等那麼辛苦供房,一輩子節衣縮食,成了個「房奴」,而且房價還在不斷成倍的攀升。醫療也是人們心頭的痛,看病貴、看病難困擾著每一個國人,尤其是廣大的農民。據調查,有一半以上的的中國公民因現今醫療問題不去就診,任由身體被病痛折磨,竟然還有近三成的中國人該住院而不住院在家等死。教育產業化已經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社會問題了,社會上竟然有「四個壯男無法供一個大學生讀書」的說法,許多貧寒學子不得不放棄接受高等

教育的機會,多少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因交不起學費而綴學、失學,近兩年還有報導子女考上了大學,家長無力送子女讀書而自殺的事情。

這新的「三座大山」滋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就以「就醫難」來說,一些低收入或下崗工人因為無錢進醫院,而只好籍練功來強身治病,從而使某種「邪功」得以乘虛而入、發展壯大,成為危害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源頭。因此,「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問題,已成為歷年「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始終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問題。

目前,內地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力圖改善這種現象。尤其是推動低保政策,使到「醫療難」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緩。但「就讀難」和「住房難」仍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尤其是「住房難」已到一些男青年無法結婚的地步。因為現在已無「有情飲水飽」這支歌仔唱了,城市女青年交男朋友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是否有樓有車,倘無此兩條件,就那免談。這也是目前內地一些青年人心情較為浮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好,社會就難以穩定,再增加多些維穩經費,也無濟於事。

澳門也同樣遇到「住房難」的問題。這幾年,隨著主客觀因素在起交叉加疊作用,樓價高飛,尤其是澳門回歸後的開頭幾年,特區政府幾乎停頓社經屋的建設,確實令低下階層上樓不易。但即使如此,澳門特區的「上樓難」,可能還難不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上樓難」。實際上,這些大城市的樓價,比澳門還要高得多,迫使不少北京工薪階層遷到五環以外以至是跨區居住,每天花在上下班的時間不少,偏偏首都又變成了「首堵」,而致休息不好。但這些城市工薪階層的收入,並高不過澳門,甚至還低於澳門。因此可以說,澳門的「上樓難」雖然確實存在,但與內地一線城市相比較起來,還不算是最難的。

新一任特區政府在特首崔世安「以人為本」施政理念指引之下,極為重視解決澳門居民「上樓難」的問題。雖然在商業樓宇方面,必須尊重市場規律,不能像內地那樣推出嚴厲的遏制措施(惟澳門特區政府也採取了若干限制措施),但在社經屋方面,卻牢牢掌握了主導權。比如「法案」中取消合同制,改為全由特區政府主導,就可避免私人發展商在追求利潤的情況下,拖慢施工進度甚至是「佔著茅坑不拉屎」。實際上,社經屋是屬於微利甚至是不牟利的,而商人「唯利是圖」是天經地義,只要是不違法追逐最大利潤也是理所當然。故將本應作為公益事業的社經屋委託他們承辦,公益事業的性質和商人牟利的本質發生衝突,這也正是本澳一些社經屋計劃一拖多年的主要原因。

因此,將社公屋改為由政府主導,就可避免這些問題。這個重大轉變,將社經屋由半市場半公益改為全公益事業,並由特區政府全然掌控。,這樣,既然是公益事業,就不會講究所謂「合理利潤」問題,相信就可解決社經屋落成計劃緩慢的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決策,也可說是崔世安「傳承創新」競選政綱的落實。既有所傳承--把上任政府社經屋政策中的好的做法保留下來,又有創新將官辦私營改為全官辦。

這是符合社會公益事業應由政府主導的做法的。當然,政府主導的方式可有多種,包括現在的十五年免費教育,除了是官立學校免費入讀之外,私立學校則採用由政府補貼資助的方式,各有各的長處,要看具體情況而言。在「教育」、「醫療」這兩座「新大山」獲得妥善解決之下,餘下的「住屋」這座「新大山」也即將獲得妥善解決。這樣,壓在澳門居民頭上的「新三座大山」,就將被搬走。就此而言,澳門特區居民比內地居民是幸福的。倘再加上特區政府所推出的各種扶貧措施,包括關顧老年人和殘疾弱智人士,以及中央公積金、現金分享等,澳門特區是除西方福利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之外,福利最好的地區之一。難怪有人說,內地居民甚至是外派幹部都十分羡慕澳門居民。我們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