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的中國名城

2009年,國務院確定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連同2007年第一批公佈的12個,總共44個城市被官方確定為“資源枯竭城市”,面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全國大概有118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

景德鎮:“China”式消耗的瓷都

在中國的大中城市,總會看到虧本大甩賣的景德鎮瓷器,一人高的花瓶,藍瓷花的碗、杯子、花盆……像大白菜一樣被賤賣,讓人會對景德鎮原本 精細的想像落空。官窯,燒制皇家瓷器為了保証質量,燒制一百件相同的瓷器只取四件,其餘一律砸掉的歷史記載,也離人們越來越遙遠。

其實景德鎮成為一個很糙的大瓷廠已經很久了。上世紀90年代去景德鎮拜師學習制瓷工藝的陳蕾說,在那裏待一天,鼻子都是黑的。當年的十大瓷廠還沒關閉,隧道窯燒的是煤,整個景德鎮臟得像個煤窯。現在,十大瓷廠關閉之後,當地的環境質量得到了改善。小作坊多如牛毛,出產著來錢快、製作粗糙的盤子碗碟、地攤藝術品,就像我們在其他城市看到的降價處理品。陳蕾說,做出來的東西很差,賣不了好價錢,同時瓷土礦資源被浪費,這就是景德鎮瓷器惡性循環的產業鏈。

紅火的小作坊裏,對這些小業主來說,資源枯竭的焦慮相對於每年十幾萬的收入而言,顯得有些遙遠。如果問他們瓷土挖沒了怎麼辦?他們會說,挖完了,就到其他縣挖,江西挖沒了,可以到其他省去挖,中國挖沒了,可以進口啊。

2009年,景德鎮進入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景德鎮的申報理由是:經過一千多年的大規模開采,景德鎮已進入瓷礦資源枯竭期。此外,該市目前已探明的可開采瓷土儲量已遠遠不能滿足該市新型陶瓷業發展的需,急需通過此次資源枯竭城市的申報,來獲得國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不過,也就是在2007年,景德鎮還對“南陶北上”帶來的投資機會興奮不已,當時進人景德鎮的建陶企業包括“樂華”“金意陶”“歐瑞特”,它們都是因為環境、資源等問題被迫從佛山遷出的。

信宜:沒有玉料的“玉都”

清鹹豐六年,在現在的信宜市金垌鎮發現了南玉礦。由南方玉加工而成的龍船、玉碗、玉屏風一直是南方人中意的擺設。上世紀90年代,隨著玉石加工業的繁榮,信宜“玉都”的名聲流傳開來。但是最近幾年,由於本地玉料的枯竭,大部分的企業都在加工產於遼寧的“丹東綠”,以致信宜市政府在打造“玉都”這張名片時,多少有些尷尬。

2001年,國營的南玉礦破產之後,周邊的礦山後來被翻了好幾遍。附近的農民從各種途徑開始積攢玉料。晚上還活動著一些偷礦賊。誰囤了更多的玉料,誰就擁有更多的發財機會:從2007年開始,礦土就再.也翻不出玉料了。現在信宜人手裏的存料大概在兩幹噸以上。“如果大家都省著點用,大概也能用上三五十年。”信宜市民間玉雕藝人陸克列這樣說,他自己存了二三十噸:“做十年應該沒問題,做完這十年就退休了。”

2005年,在信宜的水口鎮新發現了南玉礦一度讓人以為南力‧玉在當地起死回生了,但是水口鎮這個礦加工出來的玉有很多裂紋,可以做假山,但無法加工成玉碗、屏風,而且成色上與“南方玉”有差距,總體偏黃。後來在北界又探明了-處礦源,玉石顏色還是偏黃,往下深挖39米,其中有些玉料還可以用。但是那樣開發成本就很高。

南玉工藝總公司(原來的“信宜市工藝廠”)是信宜最大的玉廠。1997年,廣東省政府祝賀香港回歸的禮品大型玉雕“一帆風順”就是由該廠承制的,曾令信宜名噪一時。廠長呂雪亮說:“如今玉都的玉石加工業也不算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不過能解決不少人就業罷了。”

宜興:沒有紫砂的紫砂壺產地

張萬明收藏了20多年的宜興紫砂壺。這幾年去宜興找壺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當地賣泥料生意的好過賣紫砂壺的。過去幾十塊錢的泥料,如今賣到七八千。紫砂作為江蘇宜興特有且不可再生的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問題。

2007年,宜興市政府開始限制對本地紫砂采礦權的審批,以保護本地的經濟支柱。現在就業吃緊,很多宜興的年輕人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回到老家學制壺技藝,在宜興陶藝網工作的魏二進說,“本科畢業做個兩三年就能拿到職稱”,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受過教育的本地年輕人能夠回到古老的產業,對於本地的傳統手藝來說是件好事,但他們同樣要面對泥料用一天少一天的困境。

一般宜興的制壺藝人都會囤積一些紫砂在家中,很多可以做上二三十年。有些世代做壺的手工藝人甚至存著祖先留下來的清代的泥料。政府的限制開采令,就目前來說還沒有給他們造成多大影響。宜興本地原有的泥料收購商也囤積了不少,不至於造成泥料短缺。

“但是現在紫砂總的存量少了,好的泥料的確比較難找。”宜興紫泉居工作室的工藝美術師張漢軍這樣說。紫砂壺的價值主要從“料、工、款”這三方面去考量,其中的“料”便是泥料。泥料的好壞決定了泡出來的茶是否具有“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境界。作為紫砂壺收藏家,張萬明收藏老壺的依據便是泥料。張漢軍說:“不同批次的泥料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某一塊的存量特別少,用完了便絕跡了。”

失去特產的中國名產地

安徽歙縣的歙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以其稀世的石質而聞名,但是目前老坑礦料越來越少,工藝傳承也青黃不接。

廣西龍州的木砧板:原是傳家的傳統的廚具,木生長緩慢,從物種保護的角度看,可能消失。內蒙古巴林右旗的巴林石:隨著其他地區玉礦的枯竭,巴林石的價格飛升,有媒體報道三塊巴林石方章換得一百八十平方米樓房,但也面臨著越挖越少的困境。

浙江青田縣的青田石:該縣被稱為“中國石雕之鄉”,青田石是首選的印材,優質的葉蠟石已接近枯竭。

浙江昌化的雞血石:雞血石是“印石三寶”之-。上世紀80年代之後,昌化雞血石的資源日趨減少,讓其成為印石中的搶手貨。

廣東肇慶的端硯:“四大名硯”之首,有“一石千金”之說。近年來,端硯的石材資源也在不斷萎縮,為了保証端硯不至於在某天突然消失,當地出產石材的坑洞已被封閉。

河南南陽市的獨山玉:獨山玉是中國的四大名玉之-,為河南南陽獨有,現在一山一証限量開采,但盜采之風屢禁不止。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洮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受引洮水利工程的影響,許多洮硯石材將永沉河底,導致甘肅洮硯價格大幅上升。

新疆且末縣的和田玉:和田玉是群玉之首,在中國有七幹多年的歷史。主要產于新疆和田地區,其中,且末縣的產量占百分之七十,利益驅動下的長期盲目開發,讓和田玉資源遭到破壞。

山西藍田縣的藍田玉:藍田玉在宋代便鬧過玉荒,現代藍田玉與古代藍田玉的質地相差了很多,該縣的手工藝人目前主要用外地的玉料。

湖南瀏陽的菊花石:菊花石產於瀏陽永和大溪河底石岩之中,生成於兩億多年前,這種石像菊花一樣,藝人便利用這種花紋雕刻出各種不同樣貌的菊花石雕。但是二三十年後菊花石也面臨枯竭。

吉林長白山野生人參:過度釆挖以及森林生態環境的惡化,讓長白山野生人參越來越稀少,目前市場上所售賣的多數是人工栽培的。

台灣澎湖縣的珊瑚:台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珊瑚產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澎湖縣是重要產地,珊瑚的生長緩慢,因跟不上採捕速度而日趨枯竭,現在澎湖的珊瑚已停止開采。

鄭州東郊的鳳凰台釉米:清朝時曾作為貢米,但目前由於灌溉的泉水枯竭,再加之品種退化,真正的鳳凰台釉米已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