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和諧社會幸福澳門的一項重大措施

昨日出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了特首崔世安第三五/二零一一號行政長官批示,成立「醫療系統建設跟進委員會」,對《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內的各項公共投資,作出全面協調、跟進和評估,以滿足近年來因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加、社會老齡化等因素而不斷增加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醫療系統建設跟進委員會」將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並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運輸工務司司長以及衛生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等政府機構官員組成。其職能包括制定一般指引以及短期和中長期操作措施;確保方案開展及執行期間的跨部門協調,制定各參與部門的責任,以及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和互補的必要事宜;全面跟進方案的執行情況。昨日下午,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也召開記者會,公佈《完善醫療系統十年規劃方案》,根據該「規劃方案」,政府在未來十年預計投入約一百億澳門元,用於完善澳門醫療系統建設。「規劃方案」規定,山頂醫院現正興建的急診大樓將於明年落成,並籌建具有一百張病床的專科大樓;離島醫院綜主體工程爭取於二零二零年全部落成,並不遲於二零一五年率先開設急症醫院服務;設於科大醫院的急救站及住院康復服務則可望於半年內投入運作。中期規劃要增建5間衛生中心,分別設於青洲坊、氹仔TN二七地段、路環石排灣等地;而長期計劃則會於新填海區及北區興建新衛生中心,現有的五間衛生中心也將會重建。與此同時,因應增加的醫療服務,澳門的醫生和護士人數亦將增加,預計至二零一五年澳門會增加一百八十名全科醫生和一百五十名專科醫生。

由此看來,特首崔世安正以實際行動,逐步落實其「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現今再加上「幸福澳門」的元素,建構和諧社會。這與中央政府和正在與澳門進行粵港澳合作的廣東省政府所提出的「幸福感」,也是一脈相承的。

實際上,前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總理在與海內外網友在綫交流時,第一個問題就回應了關於「幸福感」的提問。溫家寶說,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們要使社會更加發展進步,使國計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都進一步得到改善,使人民生活感到安全,對未來充滿信心。溫總理還表示,對於幸福的理解和標準可能人們都有不同,我也曾經講過關於如何使人的尊嚴和幸福,我不想再重覆過去的話,我只是說如何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如果說結合「十二五」規劃,那麼我就想強調一點,就是民生問題,這也是大家所關注的。什麼是民生?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民生就是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人民的生命。因此,在「十二五」規劃當中,我們特別強調民生,把它作為整個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是說,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這就是我們對今後五年的最主要的考慮。

而於一月六日開幕的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八次會議上,汪洋書記在主題報告中,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幸福廣東」的概念。在論及GDP與幸福的關係時,他說:「少數幹部重物輕人,甚至為了短期經濟增長不惜損害群眾利益,出現了幹部在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眾卻在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的『熊市』中埋怨的怪現象。」為此,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對「幸福廣東」作出的界定,包括了社會公平正義、生態環境、宜居城鄉、社會治安、人民權益、訴求表達、文化需求等多方面,這與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建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許多內容是一致的,也與「幸福城市」推選指標體系高度契合。

「幸福感」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加以把握。首先是滿意感:個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無憂。其次是快樂感:許多事情都能帶給人快樂。幸福感的較高表現是價值感,它是在滿意感與快樂感同時具備的基礎上,增加了個人發展的因素,比如目標價值、成長進步等,從而使個人潛能得到發揮。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準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品質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經濟增長與否、經濟增長快慢並不能完全代表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程度,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社會總體幸福感的增長。我國最近幾年由《瞭望東方週刊》發起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調查活動採用著名學者奚愷元主持研究的幸福學評價體系,內容涉及自然環境、交通狀況、經濟發展速度、文明程度、文化娛樂、醫療衛生水準、教育水準、房價、人情味、治安狀況、就業環境、生活便利等十二類具體指標。

由此可見 ,醫療衛生水準是「幸福感」的其中一個主要標準。為此,內地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市政府,都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拿出「真金白銀」來興辦醫療社會保險事業,為參保居民「買單」。特首崔世安作為公共衛生管理學的博士,當然熟悉公共衛生的理論和實踐,因而以「先易後難」的方式,選擇完善公共衛生醫療系統建設來作為建構和諧社會、打造「幸福澳門」的突破口之一。當此十年規劃完成後,澳門特區可能是全亞洲地區以至是全球公共衛生最優良的地區,就將能以「幸福澳門」,「和諧澳門」的面貌,向世人宣示「一國兩制」的成功之道。

澳門特區財源充沛,本來可以透過加派「現金分享」來回應人們的要求。但這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政府有必要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派糖」思維,轉變至全面扶貧,從長遠政策上改善貧窮問題,全面檢討目前的社福機制和綜援制度等,加強對基層市民的制度性支援,協助市民應對通脹壓力。過去當局紓解民困的措施,較多著重一刀切式「派糖」,好處是可以立竿見影對市民施以援手,而且又不會影響政府的經常性支出。然而,「派糖」往往只能解市民一時之困,當效力消退後馬上打回原形,不利政府規劃長遠的扶貧政策。實際上,收入分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保持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的全局。解決好分配不公的問題,完善澳門醫療系統建設,讓全體特區居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也是鞏固和發展「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成果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