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粵澳關係新發展

日前,廣東省社科聯、澳門社科學會、韶關市社科聯共同舉辦的“第十九次粵澳關係研討會暨澳韶合作論壇”在韶關舉行,主題為新時期粵澳關係新發展。自粵澳兩地的50餘位社科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並圍繞粵澳發展展開了研討。

粵港澳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辦綜合處處長 韓建清:0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把推進與港澳的緊密合作作為新時期我省實現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工作來謀劃和部署,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我省和港澳的緊密合作,目前粵港澳的戰略地位大幅提升,發展的目標日益明確,合作的意願不斷增強,部分聯繫更加緊密。尤其是從更緊密的合作到融合發展,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共識,合作思路層層遞進,合作內涵不斷深化,在思想認識、發展定位和社會民生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暨南大學港澳研究所所長 陳恩:澳門是一種以博彩業為支柱,以外部需求為主導的離島性微型經濟體。在澳門回歸以前,由於港澳關係的特殊性和香港作為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的強大輻射力,在回歸以前,澳門實際上成為香港經濟的依附和延伸。香港成為澳門博彩旅遊業的主要投資者,成為澳門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旅客來源地,對澳門經濟發展具有主導和支配性的作用。澳門回歸十年來,特別是在澳門特區政府的強有力領導和中央以及澳門社會各界的積極努力下,隨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CEPA的實施,“澳門自由行”的開放,粵澳經濟關係快速發展,澳門經濟加快融入內地經濟,廣東也取代香港成為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

廣東當代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楊正滸:澳門回歸以後,澳門內部實施了一項政策,就是開放賭權,大陸配合開放“港澳自由行”政策,澳門經濟迅速起飛。高速發展之下,馬上出現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這又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當時學術政策研究層面上都提出了一個詞,澳門要提升產業適度多元化,否則澳門的發展前途有很大的問題。

以橫琴開發為紐帶,推進粵澳經濟合作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博導、教授 馮邦彥:橫琴是目前我國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第三個國家級的新區。它的制度創新在當前我們國家是最前沿的,它包括特區保稅港,海關管理是分線管理模式,制度創新,金融開放,社會土地管理模式開放。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粵澳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我的理解就是至少有五個方面的新發展。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陳廣漢:橫琴的籌畫很美好,但是將來橫琴的管理模式創新能否成為粵澳合作的新平臺,這是很具有挑戰的。跨境工業園當時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合作成果,當時是為了建設需要,20年以後,國際紡織品協議的變化,要利用歐盟與澳門法制配合的優勢,在新時期怎麼樣利用CEPA優勢,利用澳門的工業和內地的勞動力建立跨境工業園。2003年12月份,國務院以《國務院關於設立珠澳跨境工業區的批復》正式批准設立珠澳跨境工業區。這個跨境工業園就是在珠海和澳門之間,兩地有0.4平方公里,珠海0.2平方公里,澳門是0.11平方公里,珠海一個園區,澳門一個園區,中間有兩個關口。按照當時的模式,是實行所謂的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專營口岸“三合一”的模式,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制度方向,聽說是中國第一個在邊界設立工業園開發區,在當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創新。實際上,在我們當時做此報告時這個地方的發展並不理想,這個模式管理並不成功。

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鐘韻:既然澳門要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是需要區域合作的話,那麼澳門就應該更主動地去加強溝通,主要是跟橫琴的溝通。加快制度創新,充分利用CEPA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政策,參與到橫琴新區的包括旅遊、高教、金融、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當中,配合橫琴產業的發展規劃,加入到橫琴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建設的工作當中去,以實現自身區域多元化發展策略。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