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觀念與人才的系統性變革

王希富

日前,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在中華總商會工商業座談會上致辭表示:“澳門過去十一年的經濟發展以粗放式發展為主,主要是外延擴大再生產,依靠增加生產要素質量、增加資源投放及擴大經營場所來實現經濟規模擴大。但是無論從世界經濟發展規律來看,還是從本澳土地、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來考慮,這種較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不適合澳門。受澳門土地空間、資源和環境制約,難以支撐經濟規模無限制地擴大和擴張,故需要逐步轉型到集約化發展方式。”譚司長的一番分析可謂是準確的抓住了本澳經濟發展關鍵問題所在,也提出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是科學發展觀的準確體現。而且更加具體的論述說:“集約化發展是充分利用勞動和資源、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為主的內涵擴大再生產,力求實現低投入、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續的節約型、精細化經濟發展,這種發展方式實際上是主要依靠技術進步、管理提升、生產要素質量改善以及勞動生產力提高,這是本澳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的必然選擇。”

關於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在內地已經是提過多年,從中央到地方,只要是涉及經濟社會研究,必然會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扯上關係,尤其是每年的全國“兩會”,更是必然強調經濟發展發展(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問題。就連內地中學、大學的教科書中也在講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時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等內容作為學生必須瞭解和掌握的內容。足以看出內地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視,並且已經將之作為一個長期的戰略來抓。當然內地在強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時候,過往較多時候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要著力點,“大力加強第一產業,整理提高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過去一直是國家大力提倡的發展模式。而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在已經逐漸向優化需求、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方向綜合考慮延伸。國家以往重視產業結構是因為國情原因而進行的“補課”,本澳早已經是第三產業為主所以未無需過多關注。但是現在從多角度探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嘗試和做法就不能不引起本澳的重視和學習、借鑒。而且這也是由本澳資源有限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

經濟發展(增長)方式有多種劃分,定義上以《現代經濟辭典》所給出的為代表:經濟增長方式是“生產要素的分配、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總結本澳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很明顯可以看出正是譚司長所說的“依靠增加生產要素質量、增加資源投放及擴大經營場所來實現經濟規模擴大。”也就是所謂的“粗放型增長”,這種經濟發展的方式是最為原始和簡單的,但卻是不可能長久的,尤其對本澳而言,根本沒有資源可以無限制地繼續提供。也正是基於此,譚司長才提出向“集約型增長”轉變。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如何轉變上本澳的系統性研究還是比較薄弱。甚至可能片面的理解為減少投入甚至不投入。所以在提倡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必須加強全社會對此的認識,促進經濟發展觀念的改變,並且在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人才方面作出配合。

本澳工商業界只要遇到經營困難就會抱怨規模小、資源少、人力資源短缺等,似乎只有不斷的有資金、人力等生產要素注入才能維持發展。可是要知道,生產要素的不斷投入,帶來的必然是成本的上漲,收益率只會不斷下降。這正是本澳長久以來形成的經濟發展觀念。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的轉變,這一觀念必須加以改變,工商業界應該更多的重視現有生產要素如何調配,生產環節如何優化,新產品、新市場如何開發和開拓等問題,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資源投入的基礎上擴大產出,提高效益。這個過程需要政府的引導,但更多的還是要業界自身的努力和探索。

另一方面,無論是集約化發展所要求的管理改善還是技術投入都需要生產者去執行,所以人才就成為決定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而這正是連基本勞動力資源都短缺的本澳“短板”所在。要解決這一困境,除了引進加培養外,更需要對現有人力資源加強“升級”再教育。只有這樣,現代化管理才能夠在本澳建立和運轉、高新技術才能在生產中得到有效運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