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做好應對措施確保安全繁榮穩定

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並洩漏核輻射,驚震全球,也引發兩岸四地市民的高度關注,並作出了一系列的應對部署。在北京,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應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洩漏有關情況的彙報,作出了四項重大決策,並強調要充分認識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香港,特區政府也作出了多項應急措施;在澳門,繼特區政府發言人譚俊榮聯同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衛生局、民政總署及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舉行記者會,就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及核電站爆炸事件對澳門影響做詳盡解釋,以期緩解市民擔心之後,昨天保安司司長張國華也表示,特區政府已召集民政總署、消防局、氣象局和衛生局等部門開會,商討應對措施,而且保安協調辦公室也早已制定核洩漏的應對預案並適時舉行演習,消防局也有足夠的培訓和檢測儀器,本澳醫院亦有相關藥物;在台灣,馬英九團隊也已作出了系列的防範措施。

擺在澳門市民面前的「核形勢」,確是嚴峻的。這不單止是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洩漏的「即時性威脅」很低——儘管按照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回應中心經過專題會商分析認為,未來三天日本核電站核洩漏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本州的中部和北部,對我國沒有影響,因為這幾天高空大氣主要以偏西氣流為主,核洩漏污染物在大氣中主要向日本以東北太平洋區域擴散,同時由於降水的發生,將有利於放射性污染物質沉降,影響範圍縮小,而本地的權威專家也詮釋,核輻射塵飄到澳門的機率很低,但仍是會有一定的心理陰影。何況,還有近鄰幾座核電廠可能會對澳門造成一定的「長遠性威脅」。實際上,已投入商業運行的深圳大亞灣核電廠,距離澳門才一百多公里;而正在興建中陽江核電站也只有一百八十多公里;甚至正在上馬的臺山核電站距離澳門只有六十七公里!盡管說,核專家都已作出保證,這些核電站的安全措施比日本福島核電廠先進得多,但我們澳門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建立安全的體系,還是有必要的。

其實,發生於遠在千里的日本核災難,已經間接影響了澳門。首先就是對對澳門經濟及民生的局部影響。近日已可見,不少市民因為擔心日後運來澳門的日本肉料,會受到核塵汅染,已開始了搶購行動;而本來就因內地居民過境購買而出現缺貨的日本奶粉,更因此以核意外而被搶購一空。日本汽車市場也因此而顯得格外緊張。

而據新華社電,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製造業在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全球供應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日本生產供應全球四成的手機和電腦晶片,五分之一的半導體產品。豐田汽車公司是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商。索尼集團為世界各國消費者提供電子產品。此次地震的重災區東北部沿海分佈著汽車、核電、石化和半導體等眾多重要產業的工廠。災難發生後,大量基礎設施包括電網、道路和港口遭到破壞,並且導致多起核電站爆炸。輪番限電除了導致災區企業停產,也影響到日本境內幾乎每一家公司。索尼已經關閉六家工廠,豐田汽車也計畫在昨日停止日本境內所有十二家工廠的生產活動,此舉將導致集團減產四萬輛汽車。

另外,海嘯直接衝擊嚴重的主要是當地農田,雖然對生產設施的破壞並不是特別嚴重,而且東北部地區的工廠主要是一些汽車零配件廠等。正因為如此,凍肉、奶粉、汽車零配件等,正是澳門日有所需的,未來可能要使用替代品。不過,這些產品內地也有出產,澳門居民的主要副食品也是從內地運來,而一直關懷澳門同胞的中央政府更將是鼎力相助。但因受「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影響,可能對內地奶粉還不夠放心,否則內地居民就不會跑來澳門購買進口奶粉了。

這次災害事故將會對澳門經濟造成甚麽樣的影響?還沒見有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作出評估。而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昨天在接受中通社採訪時就表示,由於此次地震爆發了較大規模的海嘯和核電危機,對該國電力供應及生產領域構成壓力,因此對港出口影響力可能較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地震更大,相信影響會在未來三個月至半年浮現。他表示,當地生產多種電子零件及配件供應全球,災難令生產環節受到衝擊,對香港電子產品出口打擊最大。梁海國同時認為,由於受生產鏈斷層影響,對內地外貿領域挑戰大於商機。而招商證券(香港)投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受訪時亦表示,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此次地震可能會導致該國內需市場發生改變,從而對作為貿易中轉站的香港產生較大影響。他預計影響將在下半年浮現。日本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有數據顯示,去年香港從日本進口貨值達四百億美元,當中七成轉口至內地等地區。由於澳門並非是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轉口港,故在轉口貿易上的損失可能不會太大,但對兩地之間的旅遊甚至是博彩業的影響,則仍待評估。

當然,我們對於日本這次核事故的態度應當是:一方面,必須做足一切預防功夫,從應急措施到對學校、社區、企業等進行防範教育,並備妥預防藥物、設備;現正在諮詢中的《都市建築總章程》法案,應「補強」防震能力的技術標準,根據澳門境內各區的地質資料,定出不同的抗震系數,不宜「一刀切」。另一方面,嚴防謠言流傳影響人心穩定。昨日,就有內地人士提出建立「地震短訊廣播系統」,台灣也有人作出類似的建議。這與本欄昨日的澳門特區政府在今後制訂或修訂突發事故應對及無線電話營運管理等法規時,引入相關義務機制,必須無償代政府轉發公益和突發事件應對的訊息的建議,可謂「所見略同」。

除了這些「應急」的對策之外,似乎更應重溫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澳門代表團審議「十二五」規劃時通報中央領道人的重要指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懮』……澳門要居安思危,放眼長遠,通盤謀劃。」結合這次日本由地震、海嘯引發的「複合性災難」,對澳門未來的經濟以至是政治社會生態所發生的影響的問題。澳門對日本的依存度,說高不高,但說低也不低。日本多年來一直是澳門第三大進口來源地,僅次於香港和中國內地。澳門自日本進口的食品種類較多,主要有家用電器、汽車、機械設備、發電機、發動機、服裝等。而澳門輸往日本的貨品,則主要是紡織品和服裝、服飾附屬品。更重要的是,此次日本「震/核災」影響的並非單是日本的,可能也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以「連鎖反應」方式對澳門產生影響。這些,都應該進行評估,並作出初步應對措施建議。特區政府剛成立的政策研究室,及民間的經濟政策智庫,如澳門經濟學會、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等,均宜發揮自己在這方面的智慧才幹,向特區政府做好科學決策獻言獻策,協助好特區政府提前排除前進路上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