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首投族未必如願新中間路線或屬揚短

蔡英文前日在到民進黨中央黨部進行「總統」初選登記時,帶領了近百名「首投族」年青人,並當場發表宣言,聲稱「首投族」在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們第一次投票,投票過程中,走進投票所的那一刻,他們會對所投的對象有所瞭解,對社會有充分的理解,歡迎「首投族」二零一二加入我們這次投票。蔡英文說,她很期待首投族參加她的初選登記,從今天開始更關心我們的社會、「國家」、政治發展和民主發展,這個「國家」將來會交給你們,由你們挑起這個責任,我們這個世代挑起責任,下個世代由你們挑起責任。蔡英文還表示,「首投族」一種是第一次投票的年輕人,一種是明年第一次投票給蔡英文的人。

「首投族」,這是蔡英文在二零一二年挑戰馬英九的一件「有力武器」,她對其效力的期望值並不低於另一件「有力武器」——「新中間路線」。從她宣佈參選那天的參選宣言中可以看出,蔡英文意圖重拾清新、理性、中道形象,爭取中間選民的意圖明顯。但實踐起來,卻極有可能會形成「揚短避長」的效應。這是因為,「新中間路線」主要是希望能吸引中間及偏藍選民。但由於台灣地區的兩岸政策的實施,是掌握在馬英九的手中,而且在這三年來,馬英九已在兩岸政策上做了大量實事,其正面效益正在逐步釋放發酵;而蔡英文並非是執政者,把話說得再好也沒有實質效果與馬英九進行對照,相反民進黨「當家」八年兩岸關係搞到劍拔弩張,台海戰爭一觸即發,差點嚇個半死的台灣民眾早已深刻銘記心中,不容易為蔡英文的幾句漂亮口號而被打動。因此,蔡英文意圖以兩岸政策來與馬英九相比,其實是以自己最不具優勢的議題來與馬英九的最具優勢議題相對碰,不但將不會收到任何正面效果,相反還有可能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收穫的是負面效應,因而是在「揚短避長」。

而祭出「首投族」一招,在理論上來說,應當是屬於「揚長避短」,而且在實踐中也將極有可能收到實效。所謂「首投族」有兩大部分,「首投族」一種是第一次投票的年輕人,另一種是明年第一次投票給蔡英文的人。按台灣地區的選舉法例規定,居民年滿二十周歲除屬於禁治產、曾犯賄選罪等之外,都將會自動獲得投票權,不用進行選民登記。到投票前幾天,選務機構將會按照居民戶籍登記地寄上投票通知書及投票須知,以及候選人資料等。據相關資料,自二零零八年三月第十二任「總統」選舉投票後,到二零一二年三月的四年間,將有一百多萬名居民年滿二十週歲,而成為新選民。由於明年「總統」選舉,國民黨已無「扁案紅利」可賞,估計雙方實力將會十分接近,輸贏只在幾萬票之間。因此,即使這一百餘萬名「首投族」只有六成以上的投票率,蔡英文只要能爭取到其中的六成以上,就完全可以彌補「輸贏只有十萬票之間」的敗缺,扭敗為贏。

另一種是過去已擁有投票權,但直到二零一二年才會第一次行使公民權力,參加投票的那部分人士,而蔡英文則是更精細地定義為「第一次投票給蔡英文」的人,並不單指是年青人,也可能會有中、老年人。這部分「首投族」屆時是否會真的前往投票站「首投」,而他們手中的選票將投給誰,都不好掌握。因為既然他們過去就擁有投票權卻不出來投票,肯定就是政治冷感者。因此,除非是有特別激動的政治議題出現,才能刺激他們出來投票。假設是在未來一年內,台灣局勢相對緩和,馬政府也沒有重大缺失,而蔡英文的訴求也過於一般化的話,這部份民眾仍將會繼續選擇不投票。倘果如此,蔡英文記希望於「首投族」,未免帶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

但應當說,蔡英文記望於「首投族」策略,是符合台灣兩大黨的形象,和年輕人的特性的。因為年青人多數思想獨立,甚至帶有叛逆性,不安於現狀,他們都希望能改變現狀。因而他們是爭取連任者最頭痛的,並能為挑戰現任者充當馬前卒。

相對於國民黨的形象保守、不諳宣傳,民進黨吸引年青人向有其一套辦法。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剛從美國學成返台的陳文茜在許信良主席的盛邀下,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她顛覆了民進黨以往的「悲情牌」傳統選戰作風,組織青年在「總統府」門前跳舞,並出動電子花車全島趴趴走,找來一批清涼辣妹在花車上大跳扭屁股舞,結果成功地改變了民進黨的形象,吸引了大批青年成為民進黨的支持者,從而一下子奪取了十三個縣市,完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兩年多後陳水扁贏取「總統」大選,打下了組織基礎。而陳水扁也吸取這個成功經驗,在「總統」選戰中走年青人路線,叫響「快樂」、「年輕」、「活力」的口號,拋出「扁帽」、「扁公仔」上市,深受年輕人歡迎。

這些「首投族」在明年是否會跑出來投票?二十歲左右,一般都是在就學中。過去,由於必須回到戶籍地投票,他們往往不願犧牲休息時間,專程跑回家鄉投票。而現在推動「不在籍投票」,使他們可在其讀書或工作的地方投票,或許將會使那些對親自投票有好奇感的青年人,去行使自己的投票權利。

過去,馬英九作為「小馬哥」時,對年青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年青女性,當時她們在見到馬英九時,都會「哇」的一聲歡呼。但現在「小馬哥」已垂垂老矣,不再英俊,也不再陽光--受嚴密警衛制度限制,馬英九已不能在每日早上隨意跑步,也就對年青人喪失吸引力。現在對馬英九最忠心的,應是那些已步入中年的職業婦女,她們的孩子還小,盼望能有一個穩定的時勢,因而希望馬英九能連任,不要瞎折騰。

蔡英文要走「新中間路線」亦即「第三條道路」,是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的。因為「第三條道路」的創意者吉登斯,就是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敦經學院修讀國際貿易法博士學位的院長,蔡英文可以他的「學生」自居。在第一國際亦即社會黨國際史上,「第三條道路」是指一條既不同於以國家幹預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主社會主義,也不同於右翼政黨所奉行的自由放任主義的道路,自稱是一條「非左非右、亦非中間」的、「超越傳統的左右政治概念」的道路。其理論明確主張擺脫過時的意識形態,要從以往民主社會主義自身和新自由主義這兩大派的理論中吸取生命力,以回應全球化的種種挑戰。而民進黨的「黨綱」內容,除了「台獨綱領」之外,大多是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勞工、福利政策,其政黨性質也近似於社會黨,其意識形態也近似於民主社會主義,因而較為容易接受「第三條道路」。

更重要的是,現在社會黨國際是西歐的第一大政治派別,瑞典社會黨執政五十多年,希望還執政了十多年,奧地利、法國、丹麥、挪威、德國、英國、瑞士、西班牙等國的社會民主黨也斷斷續續執政三十至四十年.。歐盟十五個成員國中,有十三個是社會黨單獨或聯合執政。這對也是奉行民主社會主義的民進黨,尤其是對要走「第三條道路」對蔡英文,有鼓舞作用。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