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賭一把”

在決定“賭一把”之前,當局確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希望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將“開賭”可能帶來的弊端,降到最低程度。

新加坡第一家內設賭場的綜合度假村,已於虎年春節大年初一,在旅遊勝地聖淘沙開門營業。向來以素質好、秩序井然、管理高效出色的新加坡,這回打破傳統允許賭場成立,在海內外引發熱議。

新加坡人熱議的重點,是圍繞“開放賭場業對新加坡是好是壞”。對政府來說,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得到“好處多過壞處”的結論,才點頭同意。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就坦誠其反對初衷,但他尊重新一代執政團隊對新形勢的評估和決策。

沒有人會把“賭”當好事看待。賭博的英文名稱casino,當中就蘊涵“罪惡”(sin),新加坡當局自然深刻明白。實際上,在決定“賭一把”之前,當局確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希望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將“開賭”可能帶來的弊端,降到最低程度。

探究新加坡的這一決定,背後有著消極與積極的因素。從被動的角度看,當今世界賭場林立,遠至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都有東方賭客不遠萬裏蜂擁而去,對一些好賭的新加坡人而言,區域內到處有賭場,稍遠的是著名的澳門和韓國;近一些的是中南半島的柬埔寨,都是幾個小時的飛行距離。

近在咫尺的賭場,可以選擇“上山”——馬來西亞的雲頂高原,只須半個鐘頭的飛機和一小時的車程,或者“下海” ——最近的是泊在印尼峇淡島附近公海上的賭船,搭乘渡輪一個鐘頭就能抵達。

過去新加坡沒賭場,數以萬計的新加坡賭客,每逢週末甚至平日,也可以就近前往賭場“搏殺”,上賭船尤其方便,不過夜的話當天就可來回。新加坡鄰近賭場不少,眼看著國人白花花的銀子都往外“送”,別人的賭場你也禁不了,與其肥水不斷流入外人田,不如“截流澆灌自家的田地”,這是不得已的“開賭”原因。

從積極和主動層面看,新加坡允許經營賭場業,也有經濟上的周詳考慮。這些年來,新加坡致力打造成為環球大都會,要達到這一宏偉目標,必須有相應的制度措施,以及符合需求的軟硬件,“國際化”人居環境的標準,當然包括多種選擇的娛樂設施。

引進經濟實力雄厚的娛樂業,有助於提高本地的休閒質量,帶動旅遊、餐飲、金融及各種服務行業,製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好處毋庸置疑,但“賭場”畢竟是“非一般”的行業,萬一管理不善,如果威脅到社會成本,或許會得不償失。

觀察入微者必然注意到,新加坡的賭場不叫賭場或娛樂城,叫做“綜合度假村”的配套設施之一,換句話說,並不是單獨存在的賭場,新加坡式的“創新管理”聞名於世,體現在對“開放賭場”上也不例外。

新加坡政府自然清楚“賭之害”,賭博往往與非法放貸、嫖娼、家庭問題掛鈎,好賭滋生不勞而獲心理,也對正常社會生產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新加坡的做法就是,首先為公民和永久居民“設限”,要進賭場必須繳納100新元的“入場稅 ”。

其次,不准破產者、有犯罪前科者(如非法放貸、幫派分子等)進入賭場。第三,設立種種“禁門令”:允許家人舉報有賭癮的親人,把他們的名字列入當局的“黑名單”,當局也鼓勵那些自認“意志不堅”的人,自動自發把自己的名字報上去,讓當局對他下“禁門令”。

另外,警察部門也成立特別小組,專職處理與賭場有關的事項,還有加強防止濫賭的宣傳、教育及輔導工作等等,希望多管齊下把潛在威脅降到最低,當局也將階段性評估事態發展,隨時隨地準備進行必要的調整。

新加坡的第一家綜合度假村設在聖淘沙島,第二家將於4月27日在本島開張。儘管由雲頂集團經營的首家賭場,開業僅兩周已有數人犯法或犯規,但現在就為新加坡的“賭一把”下評論,恐怕還是為時尚早。

人的心理普遍存在“賭性”,即使沒開賭場,股票、黃金、期貨、博彩、賽馬等,種種合法賭博也觸手可及,“賭” 已成為“可被接受”的社會行為,至於“法律與道德”的博弈,不過是執政者的選項,不論作何選擇,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民眾只能拭目以待。

(李永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