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內二度加息 意在應對持續通脹壓力

【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在普遍預期之下,市場迎來了2010年以來中國第四次加息,也是今年以來第二次加息。

中國人民銀行5日晚間宣佈,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25%,一年期貸款利率達到6.31%。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央行在這樣一個時點做出加息決定,意在應對當前可能再度創出新高的物價壓力。

“穩定物價被當局視為今年工作的重要任務,而市場預期3月份中國物價指數會再度創出新高,此時加息是央行對可能反彈的通脹壓力所做出的提前應對。”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說。

由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帶來的全球流動性氾濫,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中國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日益增長。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拉動、流動性總體寬鬆的貨幣推動,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較大。

“我們預計3月份物價指數可能會再度攀升在5%以上,同時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下,PPI指數也會比較高。”劉煜輝說。

此外專家指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央行頻頻加息也有基於收緊流動性的考慮。

“現在國內流動性遠超過2007年至2008年,數據顯示,M2(廣義貨幣供應)佔GDP比重接近200%,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流動性充裕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這是當前連續加息和上調準備金率等偏緊貨幣政策持續的原因。”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說。

經濟學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周其仁這樣評價加息與流動性的關係:從理論上講,加息好比給貨幣老虎多喂塊肉,讓它乖乖趴在籠子裏別出來亂晃悠。在邏輯上,只要加息足夠,再兇的貨幣老虎也會趴下。

截至目前,中國央行已連續實施四次加息舉措,分析人士認為,持續加息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有利於緩解中國居民儲戶負利率局面,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中國企業和房貸消費者的融資成本。

對於今後中國央行是否還會進一步加息,經濟學家認為,當前全球通脹苗頭正在逐漸顯現,從近期美聯儲、歐洲央行、英格蘭央行的高層官員發言可察,全球或將進入到加息通道,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將停止加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