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葉挺將軍至今仍忠魂難歸澳門故居

整整六十五年前的今日,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一架由重慶飛往延安的美軍C--四七運輸機,因為「被人做了手腳」(周恩來語),在飛越過延安機場及在機場上焦急等待的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領導人之後,在山西省興縣的黑茶山撞山墜毀,機上十七人(包括美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此事件,又名「四八事件」,毛澤東在延安的公祭大會上獻示了親筆書寫的輓幛:「四八烈士萬歲」,「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為何毛澤東等一眾中共最高領袖如此重視飛機上的乘客,也如此隆重祭奠飛機上的罹難人員?因為機上十三名屬於中共的人士,包括了剛參加完在重慶舉行的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即「舊政協」)與國民黨進行的和平談判後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博古),及返回延安準備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的葉挺、鄧發等高級幹部。

其中的葉挺,曾被毛澤東譽為「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無銜元帥」。前者,是指他在締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南昌起義中,以北伐中的鐵軍司令的身份和實力,出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在稍後的廣州起義中,更是出任工農紅軍總司令,首次打出「紅軍」的旗號,因而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後者,他曾任新四軍軍長,如果不是「四八空難」,在一九五五年的授銜中,也肯定被授以元帥軍銜——後來接任新四軍軍長的陳毅,就是元帥。在「千古奇冤,江南一葉」的皖南事變中,葉挺將軍被蔣介石囚禁。在獄中,葉挺將軍錚錚鐵骨,怒鬥群魔,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囚歌》,驚天地、泣神鬼。葉挺將軍一生有過許多輝煌勝利,也遭受過許多委屈挫折。他隨著時代的前途而前進,對民族和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無比堅定,無比勇敢。他那臨大難而不懼,臨大節而不苟的崇高品格,令人感佩,銘記千秋。

葉挺將軍與我們澳門有緣。廣州起義失敗後,他不忿先後受到李立三和由王明誤導的共產國際的批判和懲處,憤而脫黨流亡海外,先到德國和法國,後到澳門,並在澳門居住長達十多年。他的九個兒女,有七個在澳門出生。西安事變後,國共談判決定將沒有參加長征、堅持走南方根據地進行遊擊的隊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但蔣介石要求軍長不能由中共黨員出任。中共中央由此想到了正在澳門的葉挺將軍,也獲得蔣介石首肯,任命葉挺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新四軍)軍長。這個「新編第四軍」的番號,據說是由葉挺提出,因為在北伐戰爭中,他所率領的獨立團,就隸屬於又稱為「鐵軍」的第四軍。

據《柯麟傳》所述,原在香港隱蔽僭伏的柯麟,後來之所以轉移到澳門,就是為了葉挺。--遵義會議的其中一項決定,是委派陳雲、潘漢年到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遵義會議的情況。而兩人到了上海後,情況有了變化,毛澤東感到國共有可能會合作抗日,於是就電告潘漢年,留在上海、香港一帶從事統戰及情報工作,陳雲則繼續前往莫斯科。潘漢年到了香港找到柯麟,談了葉挺的情況,要求柯麟搬到澳門就近照顧葉挺,並伺機動員他「東山復出」。另外,後來任新四軍副軍長的張雲逸也曾到澳門,勸說葉挺「出山」。

而今位於賈伯樂提督街七十六號的兩層小樓房,就是當年葉挺的故居。葉挺將軍殉難後,葉家因經濟問題變賣,何賢先生出於對葉挺將軍的崇敬,出資五萬元使其保存了下來,後轉送當時的民主婦女聯合會。一九五一年,婦聯將其闢為「民主婦聯托兒所」,幾年後轉作學聯會址,長達二十多年。直到八十年代末學聯另尋新址才遷出,再恢復為婦聯第二托兒所。澳門回歸前夕,由澳門珠光集團贊助,一批在廣東省內各職位(多數是司局長級)上離休的「老新四軍」,曾組團來澳考察「老軍長」葉挺將軍的故居。由於其中的向真先生(原珠海市副市長)與筆者稔熟,故他們約請筆者作向導。當他們看到「老軍長」故居並沒有象內地的同類建築物那樣保護起來並闢為紀念館向公眾開放,而是作為社團的「私產」時,頗為不解。並表示,澳門回歸後,「澳人」當家作主的特區政府,一定會將「老軍長」故居辦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此,本欄曾較早地提出了應將包括葉挺故居在內的一批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紀念建築物納入建築文物保護名單的建議。澳門回歸後,澳門現代文史協會負責人拜訪特首何厚鏵、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王啟人時,提出了修復葉挺故居的設想。何厚鏵承諾特區政府將全力配合這項工作,協助故居內的婦聯托兒所搬遷;馬萬祺認為修復葉挺故居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葉挺的故居和遺物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王啟人則表示,中聯辦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大力支持修復工作;原新華社澳門分社顧問柯正平曾在葉挺故居內居住過六年,對室內陳設尚有記憶,他表示將參與這項工作。

二零零六年八月,為紀念葉挺誕生一百一十周年和殉難六十周年,特區政府撥款修葺,並舉行「葉挺故居」牌匾的揭幕儀式。「葉挺故居」牌匾、題匾採用銅牌製造,均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親筆題字。澳門特首何厚鏵主持「葉挺故居」牌匾的揭幕儀式,馬萬祺、白志健、黃松甫、鄭威波等政軍領導人,及葉挺的兒子葉華明和葉正光等出席了「葉挺故居」牌匾揭幕儀式。

但「葉挺故居」因為仍是社團「私有」,繼續作為婦聯的第二托兒所的所舍,故此難以向公眾開放,也難以讓廣大「澳人」及遊客瞻仰、憑弔,更難以在此舉辦緬懷葉挺將軍的研討、講座活動。--實際上,當日葉挺將軍的後人舉辦「葉挺與家人的澳門歲月」講座時,只得另行覓地進行。另外,「葉挺故居」雖然是修葺一新了,但卻未有完全尊重歷史,亦即未有完全恢復葉挺將軍在此居留時的原狀。因此,這個「葉挺故居」徒有虛名。,

本欄並多次提議,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與婦聯協商,以「換樓」方式,另行安排並贈送一處適當的樓房單位,供婦聯作第二托兒所的所址。而「葉挺故居」就收歸特區政府所有,並按葉挺將軍在澳門居住期間的原狀予以修復,「修舊如舊」。故居內擺放葉挺將軍的傢具或遺物(倘徵集不到原物可仿製),並展出葉挺將軍特別是他在澳門居住期間的事跡(包括出任新四軍軍長及籌款、購藥、轉運武器等公務),還有葉挺將軍的攝影作品,圖文並茂地展出,作為對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進行愛國主義精神及品德教育的基地。而國家有關部門,也宜將「葉挺故居」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說,包括前任特首何厚鏵、現任特首崔世安,也有此意願,並與婦聯進行商討,但卻至今仍未能實現。其中一種說法,是婦聯的某些負責人不願將其第二托兒所搬到特區政府無償提供的氹仔新址。因此,五年過去了,「葉挺故居」仍然向廣大澳人和遊客賜以「閉門羹」。

我們期盼,澳門婦聯會認真學習和發揚葉挺將軍顧全大局、公而忘私的精神,弘揚自身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及其社會文化主管部門依法治澳、以德治澳的舉措,盡快將第二托兒所遷出葉挺將軍故居,為全體澳人的愛國愛澳事業,為澳門特區的特色旅遊業發展,作出應有的特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