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鬆綁”NGO體現社會管理新思維

【中新社北京4月8日電】北京市府官方近日宣佈,工商經濟、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和社會服務4類社會組織今後可直接到民政部門登記註冊,而無需再“掛靠”於官方或具有官方背景的機構作為擔保。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專家毛壽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認為,這種對NGO(非政府組織)的“鬆綁”政策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意義。以往由於中國規定社會組織必須依附於政府機構,限制了一些慈善公益組織的發展,也讓不少熱心人士感到冷心。而北京市的開放政策有利於解放一部分公共服務資源,是社會管理的一大創新。

北京市民政局新聞發言人李新京也稱,此舉旨在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會組織,支援、引導其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這位元官方人士並肯定該市已註冊的7216個民間組織在社會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分析人士認為,在近期中南海高層密集強調“社會管理創新”的背景下,北京市此舉具有明顯的指標性意義,凸顯出中國政府強調政府服務、民間參與、依法辦事的社會管理新思維。

官方《人民日報》8日刊發文章指出,社會事務,千頭萬緒,政府包打天下的做法,既做不到,也行不通。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亦刊文強調,社會管理應少一些替民做主、多一些讓民作主,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服務。

而就在北京市宣佈開放民間組織登記的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在戶籍管理、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取得改革突破。官方媒體亦呼籲讓中國2.21億流動人口在生活的城市感覺到家的溫暖,以更加人性化的戶籍政策破解“新生代”人口管理難題。

種種消息顯示,中國政府正在改變以往的管制思維,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放權於民,讓利於民,通過發揮民眾的自治和協商能力,增加社會的和諧因素。

而這種轉變有著多方面動因。一方面民眾的權益意識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國內局勢難免受到國際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在這種大背景下,順勢應變,以切實改革回應民眾訴求和社會需求,同時進一步啟動社會的自我管理功能,應屬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