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國土風舞更應被納入申報非遺項目名單

據報導,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已收到六個團體提交的申報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個項目文本,包括「媽祖信俗」、「澳門哪吒太子寶誕」、「澳門土生葡人美食文化」、「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及「無極氣功」。而據文化局長吳衛鳴透露,「無極氣功」的申報條件尚未成熟,目前只有前四個項目待文化局人員與專家評審,並公示一個月。五月底這四個項目將隨團赴成都參加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活動,並向中央政府申報。

在這一批次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中,有「澳門土生葡人美食文化」、「澳門土生土語話劇」,是屬於「葡」字字頭的項目,使人強烈地感受到,澳門官民都非常重視澳門特殊的中葡文化融合的歷史傳統。實際上,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使到澳門文化是由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並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相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數百年來,隨著中國內地居民不斷遷入澳門,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被帶入澳門,形成了澳門華人的主體文化。而澳門在十六、十七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彙聚、融合,長達四百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跡,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五分之一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這種多元文化和習俗集中反映在世代在此居住的歐亞混血的土生葡人的身上,他們的語言以葡語為主體汲取了粵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辭彙,土生葡萄牙人的烹飪更是吸收粵菜、非洲、印度和東南亞一些烹調風味。

應該說,華人與葡人相和諧融合的思維觀與價值觀,在生活方面以及文化方面多有體現。盡管東方和西方無論是思維觀還是價值觀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但在澳門文化的整合會通上,華人和葡人文化基本上是達到了「和而不同」的多元融合。

土生葡人是澳門社會中一個獨特的居民群體。雖然他們自認葡人後裔,皈依葡式文化,根卻是在澳門,當中有不少的家族已經在澳門生活了超過三百年。土生葡人講的是當地葡語,歐洲的葡萄牙人往往聽不懂,也不承認這是正宗葡語。他們許多人已經幾代沒有回過葡萄牙,不被葡萄牙人所接納和認同。他們不是華人,卻都會說流利的粵語。土生葡人是一個特殊的族群,他們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因既能說葡語,也可說粵語,擔當了澳門華人和葡萄牙人之間的橋梁。他們既擁有葡萄牙國籍(回歸後有個別人為出任澳門特區必須是由中國公民出任的公職,甚至為出任中國中央機構的政治公職,而選擇了中國國籍),也熟悉華人社會的文化和習俗,受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因而這種在中葡兩種文化背景下成長的特殊背景,成為澳門土生葡人的特色。因此,土生葡人在澳門的在政治及社會上均具有特別的地位和作用,在「澳人治澳」中擔當一定的角色。

也就是說,澳門的歷史,也是與土生葡人的文化分不開的。澳門所實施的「一國兩制」,除了是與內地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之外,也有著中葡文化融合的特點。因此,不但應當在日常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保留葡國文化特色,就是在以中華文化為主的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中,也宜給予葡國文化尤其是土生葡人文化一席重要地位。在此情況下,澳門相關團體和澳門文化局正在進行的工作,方向是完全對頭的,如果包括「澳門土生葡人美食之化」、「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在內的四個項目,能夠通過審評並被納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就能與「澳門歷史城區」互相輝映。尤其是在中國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領域內,只有澳門特區才存在著「土生葡人」這種唯一的民族,因而就更使輝煌的中華文化籍著澳門而增添中西文化交流特色。

由「澳門土生葡人美食文化」、「澳門土生土語話劇」,我們想到了另一個更能凸顯澳門土生葡人文化的項目--「葡國土風舞」,還有「葡撻」等,也應該被納入申報名單中去。實際上,葡國土風舞是一種源自葡萄牙農村地區的舞蹈。十七、十八世紀間,宮廷舞蹈在葡國皇室中盛傳,但卻只限於和僅適宜於宮廷內表演,能觀賞演出的,都是達官貴人。當時,葡萄牙廣大農民都觀看不到什麼歌舞演出。每當他們歡慶豐收或其他喜慶節日,葡國農村地區的普羅大眾集中到一起,又是跳,又是踏,又是旋轉,久而久之,演變成節拍強勁,舞步活潑,變化多端的舞蹈,葡國土風舞應運而生。據說,最初的葡國土風舞比較單一,服飾亦不大講究,後經廣泛流傳,又經過許多藝術加工,發揮了豐富想像力,添加了很多新元素,而葡國各地區亦將自己最具傳統地方特色的服飾,作為演出服飾。葡國土風舞將唱歌、奏樂和舞蹈融於一體,互為補充,同時出現,同時展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有的演員只彈奏樂器,有的只唱歌,但有的則彈奏唱歌且跳舞,可謂「一身兼三職」。樂器包括小提琴、手風琴、小四弦琴、口琴、吉他、大鼓、鈴鼓等十多種;樂曲有民謠,多屬歡樂愉悅、音樂輕快、旋律美妙的曲目;歌詞方面,多為反映農民、牧民、漁民生活,喜慶豐收、表達情愛等貼近群眾、貼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內容。澳門演繹的葡國土風舞,融合和薈萃了葡國從北到南各個地區,以及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的傳統服飾、當地的歌曲和舞蹈。據許多葡國人反映說,澳門表演的葡國土風舞,比在葡國表演的土風舞,還要生動活潑,場面熱烈。

葡國土風舞雖從葡國傳入,但澳門經過多年的傳承發展,今天在舞臺上演繹的除了葡萄牙人外,還有土生葡人、華人、甚至印度人、菲律賓人等,不同族群的人在同一個舞臺上載歌載舞、歡欣愉悅、情感交融、合作無間,他們跳的、唱的、奏的,都是構成葡國土風舞重要元素的舞步、歌詞和樂曲,他們向觀眾展示的,是能充分體現澳門中西交融、族群和諧特色的亮麗畫面。因此,葡國土風舞被稱為澳門一張快樂的「城市名片」,傳遞出的不僅是澳門的繁榮和快樂,還有多元文化相匯相融、不同族群和諧共處的獨特城市精神。

實際上,「葡國土風舞」在某種角度上,比「澳門土生葡人美食之化」、「澳門土生土語話劇」更能代表澳門的多元文化及中葡特殊歷史淵源。為此,澳門特區政府前往各地舉行的「澳門周」活動,都是攜帶了「澳門葡國土風舞」在現場表演。而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慶祝澳門特區成立五週年大會和第三特區政府就職儀式上,也讓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見證了這個舞蹈,因而在大會結束時,讓澳門歌舞團的團長站在他的身邊留影。上海世博會的「澳門周」活動,也有葡國土風舞表演。

因此,我們建議,特區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在統籌澳門特區的非遺申報時,宜將「葡國土風舞」等列為重點項目。這些項目的申報,既能充分體現「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特色,又能團結澳門特區的葡裔居民,使他們更為安心在澳門居住、工作。當然,也有利於提高澳門非遺申報項目的「中選率」。據說,以演出葡國土風舞為主業的澳門歌舞團,現是由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主管,而旅遊局與文化局均由社會文化司領導,社會文化司是否宜充分運用自己的職權,協調兩個局級部門,做好「葡國土風舞」申報非物質遺產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