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局籲警惕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

【本報訊】自5月2日以來,德國北部發生大規模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事件,其後蔓延至歐洲其他國家。目前已出現401個溶血性尿毒綜合症(HUS),其中德國373例,瑞士15例; 並出垷死亡個案,包括6名德國人及1名瑞士人。

據德國衛生部資料顯示,引起是次暴發的病原體為較罕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血清型,目前尚未確定感染源頭,所有個案均居住在德國北部或曾到該國旅行。患者初以急性腹瀉、腹痛起病,之後出現溶血性尿毒綜合症,繼而可發生多器官受損,甚至死亡。

衛生局呼籲,自四月以來曾到德國或其周邊國家旅行的市民,如出現急性血樣便腹瀉、腹瀉後無尿或少尿等表現,應及時就診,並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有關旅行史;各醫療機構亦應提高警覺,若發現急性血樣便腹瀉、腹痛病例,或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溶血性尿毒綜合症臨床表現的病例,應詢問患者近期有無赴德國或其周邊國家的旅行史。一旦發現有上述臨床表現及旅行記錄者,應立即向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並留取患者糞便及其他相關標本以備檢測。

就香港出現猩紅熱死亡個案及本澳猩紅熱個案有所增加,衛生局呼籲各家長留意。

本澳近日接報的猩紅熱個案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截至5月底,本澳共錄得40例猩紅熱個案,較2009年及2010年全年的29例及16例明顯上升,當中有9例需要住院治療,暫無死亡個案。

猩紅熱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可透過呼吸或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患者通常為兩歲至八歲兒童,主要徵狀為發熱、咽喉痛、草莓樣舌及皮疹,皮疹可出現頸、胸、腋窩、肘窩、腹股溝以及大腿內側,典型的猩紅熱皮疹並不出現在面部。服用合適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療。猩紅然並無預防疫苗,市民要注意個人衛生,減低感染的機會。家長若發現子女患上猩紅熱,要避免帶子女上學,以免感染其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