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環保袋”變得不環保

王希富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保、健康觀念漸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首當其衝且最為市民直接感受到的就是“白色污染”,以往只要購物就不可避免的要用的塑膠袋,而這些塑膠袋無論是生產還是廢棄後降解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小的污染,因其需求數量巨大,引致的環境問題也相當突出,所以很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限塑令”,本澳也適時的推出了“無膠袋日”等,希望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也因此,環保袋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其來勢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一時間無論大小的活動,經常以派發和使用環保袋作為宣導環保的元素。但是這些嶄新的環保袋被送到市民手中之後,有多少真正的發揮了作用?似乎值得我們思考。

筆者近日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一段時間來參加大小活動所獲得的環保袋已經堆積慢了一個箱子,各種顏色、各種造型,大大小小的環保袋有百餘個。在處理起來也是煞費頭腦,丟了可惜,而且也不環保,留著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使用,而且之後仍免不了隔三岔五的再帶回環保袋。要送人,那是更不可能,用朋友的一句話就就是:“現在誰家的環保袋會少了,甚至比以前的塑膠地積攢的還多”。的確,塑膠袋的話還可以用作垃圾袋丟棄處理掉,而一般的環保袋引起材質原因,基本不適合用作垃圾袋,而且即使勉強用作垃圾袋,是否也有“大材小用”之嫌,有違環保的初衷?

所謂環保袋,一般認為應該包含兩方面,一方面就是用天然材料做成的可以重複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壞了以後不會在自然環境中殘留固體廢物,對環境造成危害(或者是對環境的危害相對於其他材料來說很小)。但是在實際中,大家似乎將環保袋可以重複利用進行過多的強調,以至於有些製作精美的所謂環保袋甚是流行,而實際生產和材料選擇上根本也是不環保,所以一旦這些袋子不能被充分的多次重複利用,根本就不能達到環保的效果,甚至是比塑膠袋造成的污染更為嚴重。

筆者查閱資料得知,現時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環保袋都是用無紡布做成的,所謂的無紡布其實並非人們傳統意義上的布,其原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丙烯,也稱PP材料,是製造塑膠袋的其中一種材料。專家表示,聚丙烯的化學分子結構不穩定,雖然相比普通的塑膠袋在自然狀態下分解時間稍短一些,但分解後產生的顆粒同樣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國內著名環保組織綠色出行在其網站上公佈了環保袋碳排放的報告也指出,生產1個環保布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生產1個塑膠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的5.6倍;那麼如果要使環保袋達到環保效果,則同一環保袋的使用次數必須超過6次。同一環保袋使用次數超過6次以後,每多使用一次即可產生195克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可見,使用環保袋,必須是要多次重複使用,才能達到減碳減排的效果,實現環保袋的環保意義。

而從經濟價值的角度來考量,環保袋需要重複使用的要求就更高了。曾有內地媒體調查發現,一隻市面上最常見、大小為32mm×40mm、重量為60克的無紡布壓邊環保袋,每只大量出貨的價格也有1.5元。而同樣規格接近的塑膠袋每只的價格則為8分錢左右,二者的價格相差了18倍。由此可以得出,環保袋要使用20次左右以上才算是“值得”。

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來,真正將環保袋多次迴圈使用的情況並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市民意識不足,購物隨時攜帶環保袋的習慣還未養成;其二是澳不少的社團機構或者活動都存在大量發放環保袋的做法,市民很輕易的就可以獲得環保袋,而且越積越多,能用的確只有少數,更甚者根本就不用。

針對上述原因,筆者認為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首先就是要繼續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讓市民真正認識的環保的重要性,從自我做起、使用環保袋做起,全民支援環保。其次,有關社團、機構在日常或者舉辦活動時,儘量控制環保袋的濫發,從源頭上控制環保袋過多流入社會後備廢置。

此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如何讓已經被擱置的環保袋重新發揮作用,筆者認為,有必要配合一定獎勵措施設立一個環保袋收集和再迴圈的機制,當市民積攢了多餘的環保袋後,就送交出來,不僅可以活動一定獎勵,更能將這些環保袋再派送送給有需要的市民,達至環保袋的充分利用。

而且,要更好發揮環保袋的作用,需要全社會進行持續的探索。比如,有些時候環保袋設計可以作為創意行業的一個平臺;商家可以有限度的利用環保袋進行廣告宣傳,或者將環保袋作為會員卡,消費時給予一定優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