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活動高峰期衛局籲護社區衛生

【本報訊】本澳每年進入高溫多雨季節,蚊蟲的孳生和活動就會明顯增加。從2002年至今本澳誘蚊產卵器監測可見,誘蚊產卵器指數於每年4月、5月開始明顯上升,6至10月維持在高位,11月指數迅速下降。今年6月本澳的誘蚊產卵器指數平均為59.5%,與往年監測數值相若,其中,路環(78%)、筷子基(65%)、塔石(62%)、仔(60%)的數值略高,黑沙環(55%)、台山(56%)、風順堂(57%)、海傍(58%)稍低。

衛生局歷年均在全澳範圍內對蚊患情況進行持續監測,並有計劃地採取防控蚊患措施,包括在全澳的下水道、衛生黑點等定期施用化學藥物。然而,預防和控制蚊患不能單單或主要依靠化學藥物,因化學藥物的效力有限,且過量和過頻使用將導致蚊蟲抗藥性和將蚊蟲的天敵一併消滅、破壞生態平衡。

良好的家居衛生和社區環境衛生才是預防控制蚊患的根本方法,因此,衛生局呼籲全澳居民積極參與、共同維護良好的社區環境。在外出旅遊時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被蚊蟲叮咬,如外遊回澳後有發熱、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就診並採取防蚊措施,以免延誤病情及造成疾病傳播。

消除伊蚊孳生源的十項建議

伊蚊喜歡在小型、清潔、靜止和避光的積水中孳生,為防止伊蚊的孳生,巿民應注意下列十個事項:

1.不要將垃圾,比如瓶、罐、飯盒、膠杯、膠袋等可能導致積水的物件丟到空置地盤、廢屋或大廈的天井、平台、後巷等地方;

2.清除家居周圍可能導致積水孳生蚊蟲的容器,不能清除的應將其倒置,或穿孔,或將其移入室內,避免積水;

3.花瓶應每周至少刷洗並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若要使用應避免積水;舊式雪櫃底盤亦應每周倒水和刷洗一次;避免冷氣機底盤積水;

4.應避免在露天地方擺放廢輪胎或把廢輪胎用作防撞裝置等用途,如必須使用,應將其刺出大洞以免積水;

5.大廈天台的貯水池應蓋好並定期洗刷;水井應加蓋密封;應避免在水桶、水缸內貯水,如必須貯水,應將其用蓋蓋好,並每周刷洗、換水一次;

6.應用水泥、泥沙、碎石、海綿或其它物料填平積水的坑、洼、潭以及竹筒、樹洞、石穴、墳場內固定的花瓶等;

7.所有排水管應連接往公共排水網絡;注意定期清理和保持排水管、溝、渠的通暢;

8.修復消防喉及其他排水管道的漏水;

9.不能清理而可以養殖魚類的池、塘、井等應養殖魚類(大肚魚,孔雀魚或蓋斑鬥魚效果較佳)或其它可吞食蚊幼蟲的生物;

10.種植蓮花等水生植物的池、盆等不能用上述方法處理而可能孳生伊蚊的積水,應定期施放殺幼蟲劑(詳情可向各衛生中心社區衛生工作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