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九大關鍵詞

中央的十七屆六中全會10月18日在北京勝利閉幕。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0月19日新華社授權發佈了十七屆六中全會公報。這是繼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之後,中共決策層再一次集中探討文化命題,也是2007年黨的十七大以來,我黨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充分體現了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覺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預示著我國文化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關鍵詞一: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公報速讀】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專家洞見】 10月19日,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在新中國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我黨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一是奔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為建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奔向新中國成立100年,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偉大夢想。

【大報評論】 10月19日,人民日報以《邁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偉大進軍》為題發表評論認為,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目標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承接。同一天,加拿大《環球郵報》以《中國承認文化滯後將進行改革》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在過去30年的經濟成績值得慶賀,但經濟發展背後的文化問題也不容忽視。

【省市觀察】 目前全國已有2/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出“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口號,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雲南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廣東已經提出到“十二五”末實現8000億的產值,占GDP的比重達到8%。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妙論文化強省說,目前,廣東人均GDP已近6000美元,總體進入小康社會,可以說已經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教之”,以教開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關鍵詞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公報速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專家洞見】 十七屆六中全會前,中央黨校教授嚴書翰做客人民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題與網友在線訪談時提出,我們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要有三個特點,即鮮明性、導向性和包容性。

【大報評論】 10月19日,新華社特約評論員發表題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文章認為,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前一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心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黨建全過程的基本要求》專論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黨建全過程,真正實現入心進腦見行動。

【省市觀察】 10月19日,山西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省委書記袁純清在會上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在各個時期創造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三:文化改革成效納入考評體系

【公報速讀】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專家洞見】 北京社會科學院專家李建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今後,文化建設和文化改革成效,將決定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業績。

【大報評論】 10月19日,《新京報》以《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大發展的根基》為題發表評論認為,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也就是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將成為政府和官員政績考核體系中不得缺少的內容,需要進一步通過制度配套予以明確或量化,並和地方官員的政績與前途掛。

【省市觀察】 近年來,我國文化服務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如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流動圖書館”、“流動博物館”、“流動演出網”;山西省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達標率”這一全新命題,並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四: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

【公報速讀】 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專家洞見】 10月11日,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文化產業發展的巨大衝動對文化體制改革產生倒逼效應,必須進行一些更為根本性的思考,要為改革進行頂層設計。

【大報評論】 10月19日,新加坡《今日》網發表文章稱,目前,中國文化方面的發展一直落後於外交和經濟,這也降低了中國在世界上的整體影響力。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官方表示“文化對中國的綜合競爭力意義重大,文化產業也是中國今後發展的重要部分”。

【省市觀察】 9月29日,國慶前夕。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浙報傳媒成功上市,成為全國首家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的報業集團和浙江省首家國有文化上市企業。目前,廣電系統的上市公司有湖南電廣傳媒、北京歌華有線、陝西廣電網絡、上海東方明珠等。

關鍵詞五: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公報速讀】 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專家洞見】10月19日,中共中央編譯局專家楊金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六中全會標誌著我國文化自覺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文化自信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標誌党對文化戰略制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大報評論】 10月20日,人民網發表評論文章認為,培養文化自覺要在思想認識上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同時,要在發展規律上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推進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注重積累,持之以恆。

【省市觀察】 十七屆六中全會前夕,貴州省省長趙克志於10月12日在基層貴州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進行調研時強調,要切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一是要提振精神,二是要改革創新,三是要抓住機遇,四是要強化保障。

關鍵詞六:網絡文化

【公報速讀】 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專家洞見】10月11日,中央黨校教授嚴書翰做客人民網時認為,虛擬社會這個概念現在已經進入中央文件,這說明黨已經非常重視對虛擬社會的研究。

【大報評論】 近日,《北京日報》發表文章,痛陳網絡微博的快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問題,呼籲官方堅決淨化網絡環境,以更為完善、更有針對性的舉措來保證網絡微博等新興媒體誠信負責。

【省市觀察】 作為對抗“黃段子”、“黑段子”的急先鋒,廣東紅段子大賽歷經六載風雨,成為傳播積極健康的文化主旋律。今年,廣東網絡文化創新創業活動圍繞建黨90周年、建設幸福廣東、深圳大運會、辛亥百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等熱點話題,在活動官方網站開設“我的空間”,為“紅客”們提供傳播幸福理念和幸福故事的信息交互和分享功能。

關鍵詞七:文化人才隊伍

【公報速讀】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

【專家洞見】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齊勇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全會提出加快培養造就文化人才隊伍,可謂一語中的。對文化人才的培養,要堅持多管齊下、多元發展。

【大報評論】 10月19日,人民網發表評論認為,從十七屆六中全會《公報》不難看出,中央在建設文化人才隊伍方面,既重視培養造就高層次領軍人物和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又格外重視培養基層文化人才隊伍,這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調動各類文化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

【省市觀察】 9月28日,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江蘇文化建設要實現“三強”目標,即文化凝聚力和引領力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強、文化人才隊伍強。10月19日,江蘇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羅志軍在會上強調,要把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的“文化蘇軍”。

關鍵詞八:創作更多優秀作品

【公報速讀】 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

【專家洞見】近日,北京大學專家董學文撰文認為,對於文化產品功能和價值,我們始終堅持真、善、美的統一論。這樣,就能保證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走在科學的軌道上。

【大報評論】 10月20日,《光明日報》以《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發表評論認為,要以優秀的文化產品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培育優良品德,真正使文化產品成為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提高人民群眾境界的精神食糧。

【省市觀察】 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是當前各地文化發展的一大抓手。大型原創歌劇《土樓》最近在福建大劇院推出,引起熱烈反響。而閩劇《貶官記》、梨園戲《董生與李氏》也躋身第一、二批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關鍵詞九:文化走出去

【公報速讀】 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專家洞見】北京外國語大學專家田辰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中國文化有中國人非常引以自豪的東西,在高端層次上屬於獨具中國特色的東西很值得讓別種文化的人瞭解,不誤解中國。

【大報評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