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歸遊行情況來看政府的施政

劉紹滿

本澳的基本法賦予居民有發達議論自由權利及義務,居民上街參與一些團體組織的遊行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這也法律允許的權利,在過往每年的“五一”或“回歸日”都是一些團體或市民上街上遊行表達訴求首先“最佳”日子。就今年而言,在“五一”期間有多個團體合共就有超過二千多人的遊行“大軍”走上街頭及分別到中聯辦與特區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以表達訴求,可是在上段時間的回歸日當天,僅僅只有四個團體及個人發起的遊行就僅有三百多人參與,甚至連屬於遊行大軍之稱的“軍頭”那條遊行隊伍僅僅只有十二人參與其中,基本上都是他們自己人而以,而一直以民主派為稱隊伍則僅僅百多人參與其中,當中的會員亦占大部份,亦就是講真正是自願性參與的居民較少。

當然還有一支是為了爭取超齡子女團聚遊行隊伍就較多人,警方就聲稱就有百餘人參與其中,依筆者來看數字上還多一點,二百人多一些,真正穿著他們紅色上衣的隊衣的居民接近二百人,的的確確,與其他三支團體或個人發起的遊行隊伍當中,這支遊行隊伍也是算最多的一支,可是在“五一”期間就相當甚遠,筆者記得在五一期間,該團隊發行的遊行最少就有五百人參與其中。從今年的“回歸”及“五一”來相比較,甚至與去年或前年的相比較,參與遊行人數的有數倍的減少,這足以可以反映其中的問題所在,或可以值得對當中的問題進行深思。筆者在此亦提及一下,關於超齡子女的問題,發動遊行的團隊或參與遊行的居民,他們的訴求是十分清晰的,但是其中的問題就是涉及內地及本地法律等複雜的問題,政府身份證明局當局多次向該團隊代表或居民解釋過當中的原因所在,至今才沒有將問題得以解決。不過筆者亦是佩服該班人的團結及恒心,一直堅持以和平及不同的形式向政府當局提出訴求及請願,並期望當局能將問題解決。可是本澳屬於“一國兩際”及“澳人治澳”的地區,涉及複雜的超齡子女團聚的問題還牽涉到內地法律及本澳法律等相當複雜的問題,相信要解決該問題,並不是本澳政府可以“說了算”,就可以將問題解決的,或許可以政府當局有時候也是有心無力。

另一則就是從今年回歸日的遊行情況來看,一方面參與遊行的居民少少又少,另一方面他們都是以和平的形式進行,不像過往的“五一”或“十一”及“回歸”遊行中發生警民衝突事情,甚至在早年前的“五一”遊行中發生過警員開槍震壓事情,以及遊行隊伍非要行新馬路等等不愉快的事件。不管過往是否與民間所傳的,一些團體或個人是受某些組織或勢力的誘惑或影響,在遊行期間特意製造事端。可是,從今年回歸日遊行的情況來看,參與遊行的團隊或居民就非常有理情,除了以和平形式還是和平的形式進行表達訴求。筆者亦認為這是一種明智不過的做法,本澳本來就不屬於是複雜的黨派爭奪地區,社會和諧才會促進整體社會穩健發展。在此,筆者亦提及一下,來往有團體在每次的紀念日都發動遊行並製造事端,可是現時經過多方的努力,現時該團體已經走上慈善為民的道路,並贏得廣大居民的讚賞。這不僅僅可以證明,其實廣大市民都是期望本澳社會和諧發展的,還可以證明得到政府與廣大居民也是一道,將本澳的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對於為什麼參與今年回歸日遊行的居民如此少的問題,筆者有很多朋友亦就此問題問過筆者。其實,筆者是以一個很簡單的答案給予關注本澳社會民生的朋友們,就是因為以崔特首領導的政府團隊真正是為居民做實事,以民為本,並盡最大的力幫助有需要的居民及用最大力量推行施政為民的政策,同時,相信亦會與當日有體育局、文化局及其他社團舉舉的文藝活動的“魅力”也有關。眾所周知,本澳與附近地區一樣,亦面對國際性金融環境、通脹及物價上升等複雜的民生問題,特別是“菜籃子”、樓價高居與房屋、通脹率不斷提升、澳門幣貶值、就業等問題。這些沒有沒一件不是涉及居民生存或生活的事情,早年前的“五一”及“回歸”日有過千人出街遊行就是因為這些問題沒有得以解決,或政府當局有執政的時候沒有讓居民清晰地看得到或理解。

其實令到今年回歸日遊行人數能將“溫度”降至歷史以來最低點,還有最大因素就是政府當局從行政長官至下級局級,整體的政府部門可以是十分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而努力的成果,並與社會各界同共努力合作亦是離不開的,同樣政府的施政還有需要改善之處,相信未來透過不斷進取及檢討改善,將取得到更佳的效果。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提高民生綜合水準”為題的2012年度的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正好適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的需要。政府當局在明年有施政報告指出,明年除了延續今年的各項津貼措施及資助計劃外,現金分享計劃將向每名永久性居民發放七千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四千二百元;向合資格居民的中央儲蓄制度戶口注資六千元;同時調升敬老金金額至六千元,向在本澳及外地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學生發放二千元學習用品津貼。各項津貼及資助計劃和稅費減免項目合共逾一百億元。

其中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在報告中指出,全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完善民生福利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落實並優化各項保障居民就業、居住、教育、醫療、養老等政策,努力提高民生綜合水準,講科學、促發展,務實推動社會和經濟協調進步。政府充分研究和綜合分析今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結合人口政策研究,力求更科學、更客觀地完善各項民生政策措施,創設短、中、長期相配合制度安排,努力促進廣大居民自強不息與成果分享相協調。全面評估公共財政的實際狀況,特區政府將繼續實施多項經濟補助、成果分享和稅費減免措施,以完善民生福利;各項經濟補貼及成果分享,特區政府將支出約八十五億七千萬元;各項稅費減免措施則令特區政府少收稅費約十四億七千元。特區政府已就長者的醫療、住屋、退休保障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逐步建立系統的養老保障機制,以應對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讓長者能安享晚年。社會保障方面,政府明年將研究向社會保障基金注資,同時開展諮詢和研究,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關係人應承擔的義務和權利,維持社會保障基金的可持續運作。政府亦非常關心弱勢社群、關注通脹對民生的影響,因應通脹升幅,實施一系列應對措施,尤其進一步加強開拓貨源,增加物價透明度。特別在房屋政策方面,當局會堅持“居有其所,安居樂業”方針,政府已在可發展的土地及新城填海區土地資源上,為未來預留了公屋土地儲備,致力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權利,政府繼續貫徹“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政策,優先照顧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的需要。政府明年落實萬九公屋的承諾,有序進行分配,先行解決輪候多年人士的住屋訴求。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六千三百個公屋單位儲備的規劃工作,並為配合長遠的城市和人口發展,政府已在可發展的土地及新填海區部分土地資源上,為未來的公屋計劃預留了土地儲備。

面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複雜化及迫切性,本澳未來的發展,相信會如此,政府當局所方言的,面對明年複雜的經濟環境,把繼續促進民生改善置於施政的前列位置,並將及時、有序地推出一系列相應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民生福利,以堅實的經濟基礎作為保障,從社會的長遠和整體利益出發。同時,政府應繼續重視本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深層次問題,努力解決經濟適度多元化進程中人力資源的矛盾,尋求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互相平衡。

不管如何,居民透過各種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狀態。居然基本法賦予居民有遊行表達訴求的自由權利,居民在不同時間走上街頭表達內心的“不滿”或“呐喊”訴求,這也是一種合情合理的社會民生。因為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足之處,同時,任何有能力的政府亦不能滿足得到全體居民的願望及需求,也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管是發動遊行的團體或個人有何目的來表達訴求,但是他們是以和平遊行的形式表達訴求,這也是本澳地區與西文地區國家一樣,賦予居民的權利,他們只是履行自己的權利,他們並沒有違法。參與遊行的居民能將心中的苦悶或不滿釋放出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政府當局亦知道普遍市民還什麼訴求,以讓政府當局在未來的施政上不斷檢討或改進,以真正做到以民本為的施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