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歷史評價歷力」值得仔細品味

馬英九在勝選後說:未來四年雖然沒有連任的壓力,只有歷史評價的壓力。這句話,尤其是「歷史評價的壓力」,值得仔細品味。

所謂「歷史評價」,通常指人們對歷史人物、事件等一切歷史現象從價值角度所做的認識,因而也指從屬上述價值性認識中的一種評價角度,往往與「道德評價」相對應。一般而言,歷史評價首先應該恪守求真的原則,即該評價應客觀如實,應符合對該人該事的總體描述。為達到這個目的,歷史主義地看問題,即發展變化地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看問題是必需的。以此為前提,歷史評價總體上說有歷史評價尺度和道德評價尺度。

人們常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但這個「名」,對於領導人而言,有著性質和程度的不同。從「最低要求」來說,是做一名好的領導人,清廉、勤政、愛民如子,將所管轄區域管理管理及發展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富足。但從「最高要求」來看,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既然是「歷史評價」,就必須做出歷史性的大事,並將影響著今後的長期歷史,對整個民族和國家發揮著重要的開啟未來的引領作用。具體如台灣地區的領導人而言,就必須要有長遠眼光,在兩岸問題上有重大突破,至少不低於其前輩連戰的「登陸」並與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之舉。

因此,倘馬英九對「歷史評價」的標準要求,只是做一位好的領導人,清廉、勤政、愛民如子,這並非是歷史評價,充其量也只是應有之義而已。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不如回家賣紅薯,辜負了投其一票的選民,也辜負其父親馬淩鶴的辛勤栽培。

從馬英九的這番話看,他的「歷史評價壓力」,是與「連任壓力」相對應的。由此可見,在其第一個任期內,他將「爭取連任」的位階,置於「歷史評價」之上,因而也就品嚐到所負壓力之重,也道盡了其在過去四年來小心翼翼之苦。為了爭取連任,他在剛就任時,無視自己所獲得的七百六十萬票,得到了多數選民的託負,也無視國民黨掌握了「立法院」四分之三議席的決對優勢,可以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在兩岸關係議題上開大門,走大路,做大事,留下歷史評價,而是眼盯著謝長廷的五百四十多萬票,一心想著要當「全民總統」,意圖將民進黨支持者那五百多萬票都爭取過來,而忘記了所謂「藍綠基本盤」的原理。因而優柔寡斷,前怕狼後怕虎,該做而不做。結果,不但未能爭取到泛綠選民,而且相反還流失了大量泛藍選民。三年來多場地方型選舉的連接挫敗,及宋楚瑜的跳出來進行挑戰,都是這種心態和作為所帶來的負面後果。

就在今次「總統」選戰期間,「連任壓力」也曾令馬英九進退失據,自相矛盾。本來,馬英九提出的「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是可以反制蔡英文向中間靠攏選戰策略的好議題,也是防堵宋楚瑜從另一個極端發起挑戰的佳對策,並可讓曾流失的深藍選民回流,更是國民黨全面落實貫徹「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必走之路,也將為自己留下千秋英名亦即「歷史評價」。但可惜卻被「連任壓力」所困縛,隨後又拋出「公投論」,而致破功。

現在,馬英九爭取連任成功了。這並非是受惠於「全民總統」的幻想,只要想到蔡英文的民調曾經不斷進迫,就可見「全民總統」只是一廂情願。相反,他的獲勝,是「九二共識」的勝利,兩岸商談並簽署的各項協議為台灣民眾帶來的「和平紅利」,是馬英九得到多數選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堅持「九二共識」不但沒有流失選票,相反還是馬英九最終獲得勝利的支持力。就此,馬英九應當得到啟發,如果不是有兩岸政策的「紅利」,如果不是大陸各省市直接到產區採購農副產品,抵消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台灣經濟的破壞力,當蔡英文拿出貧富懸殊、無薪假、失業這些確實是悠關多數選民利益的現象來說事時,馬英九早就失去大量選票,難以應對了。因此,兩岸關係及「九二共識」,應是馬英九此次勝選的最大加持動力。

既然如此,在未來四年內,馬英九就應明白,兩岸關係不但不是其「罩門」,相反還是其助力。因此,他對「歷史評價」的理解,應當不止於只是做一個好領導人,因為這僅是「最低要求」而已,是作為「總統」應當做的事,還應有「最高要求」,就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千秋名聲。為此,他應當緊緊抓住任期只有的四年時間,落實貫徹「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第二項,促進終止敵對狀態,與對岸達成和平協議。

其實,和平協議不是「統一協議」,和平協議就是高層次的維持現狀,即去掉「敵對狀態」的現狀,強化「不武」的現狀,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既然這次「總統」選舉,折射了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心理,也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九二共識」的認可,就應進一步走向政治對話了。馬英九要在歷史上留名,就必須走這一步,並為子孫後代負責。

何況,既然和平協議並非「統一協議」,就不會得罪「台獨」基本教義派,而且也符合美國和日本的利益,將能獲得國際支持,甚至還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以至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及當選。

其實,即使是李登輝、陳水扁之輩,都曾有過籍著兩岸關係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念頭。李登輝曾有過以在「第三」地與江澤民會面,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以期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陳水扁在剛上任時,也曾有過籍著「四不一沒有」,及籍著邀請江澤民到大膽島喝茶,以及後續的系列兩岸商談,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

既然連李登輝、陳水扁之輩都曾有過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念頭,主張「九二共識」,並已有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質行動的馬英九,就更是理所當然。因此,馬英九要留下「歷史評價」,就應當啟動兩岸政治對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當然,馬英九自己沒有了連任的壓力,黨內中生代卻有二零一六年當選的壓力,這也得注意照顧他們的感受。但今次「總統」選舉的結果已經證明,兩岸關係是個好東西,只會有助於泛藍陣營的選舉,又何須瞻前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