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政治難題創造條件

兩岸關系取得的重要進展,首先表現在海協、海基兩會恢復制度化協商,兩岸正常的溝通渠道和交流機制得以建立。其次,是兩岸「三通」得以實現。在兩岸「三通」實現後,兩岸交流合作更加便捷,層次逐漸提高,領域不斷拓寬,規模日益擴大,形式日趨豐富。這一切,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願望,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和肯定。

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進程不可逆轉

從2008年5月臺灣當局由國民党重新「執政」後,有利於兩岸關系發展的條件明顯增加。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兩岸關系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具備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因為國民黨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一年來致力子落實國共兩黨領導人發布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雙方已經建立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國共兩黨交流對話平臺已經搭建並正常運作。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根據兩岸關系和台灣局勢的發展變化,深刻闡述了中央為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王張和方針政策,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思想,提出了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科學地回答了為什麼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怎樣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這個講話,指明了對台王作的方向,是新形勢下對台王作的綱領性文件。以這個講話為標志,兩岸關系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兩岸關系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兩岸關系之有今天,實在是來之不易。從l 979年元旦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算起,整整30年。直到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系才實現歷史性的轉折,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機遇可遇而不可求。當兩岸關系發展機遇到來的時候,中央審時度勢,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推動兩岸關系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及時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這一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方針。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兩岸雙方良性互動初步形成。中斷了9年的海協、海基兩會的協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得以恢復。本著」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的精神,兩會五次協商取得了重要成果,共簽訂了13項協議,達成了1項共識。我們推動了30年之久的兩岸直接」三通」得以實現。

兩岸直接」三通」得以實現,使兩岸人民的各種交流交往、經貿合作、文化互動更加便利、順暢,兩岸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新聞、廣播影視、圖書出版、體育等領域的交流繼續深化,工會、青年、婦女、宗教、少數民族等各界別交往繼續擴大。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累計已達52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台累計達220萬人次。在512汶川大地震和台灣88水災期間,兩岸同胞展現的血濃于水、患難與共、共赴時艱的手足之情,令人動容。

各種交流的密切,進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瞭解,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對於兩岸增進瞭解、化解矛盾、縮小分歧、推進合作、增進互信、積累共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局面的形成,促進了民間社會力量的積累,有利於弱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對立。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融合,由融合而互信,由互信而逐步形成利益共同體,進而發展為命運共同體,最終實現和平統一開通道路,創造條件。

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進程形成趨勢,就具有不可逆轉性。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孫子兵法>勢篇)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必將進一步壓縮「台獨」的生存空間,其阻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力量勢必受到削弱,「台獨」的機會將越來越小。削弱「台獨」力量的過程,就是從根本上穩定兩岸關系、形成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格局的過程,就是為實現和平統一積累力量、創造條件的過程。可以寓統一于發展,滅「台獨」於無形。推動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商簽ECFA勢在必行

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始終是兩岸關系發展最重要的領域。這些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襲來的時候,兩岸同胞攜手並肩、共同應對挑戰。大陸方面通過各種不同形式與台方面加強溝通、探討合作,相繼醞釀並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兩岸經濟發展、紓緩大陸台商困難的政策措施。目前,台商投資大陸項目達78000多項,實際金額達490億美元,領域涵蓋三大產業,地域遍及整個大陸。兩岸貿易額累計達8573億美元,其中,大陸對台出口1417億美元,台灣對大陸出口7056億美元,台灣得到貿易順差達5538億美元。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的出口市場部和最大的投資市場。

2009年6月,台灣方面開始允許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這標志著兩岸投資從單向走向雙向,這是兩岸經濟往來的必然要求,有利於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

推動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確立兩岸經濟合作的長期穩定框架,才能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最大限度地實現優勢互補,最大可能地追求互利雙贏。因此,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勢在必行。

2009年11月16日,兩岸金融監督管理合作備忘錄(M0U)完成簽署。MOL的完成簽署,是落實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標志著兩岸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將據此建立監管合作機制,為進一步深化兩岸金融業交流合作創造了條件,預示著兩岸金融合作將進入實質階段,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推動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進程,國台辦主任王毅已經表示,願與台灣方面協商,近期完成兩岸專家的共同研究,盡早啟動在兩會框架下交換意見,正式商談。兩岸耍為共同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

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對話本著「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的原則,是一種務實而積極的態度。但是,先,並不是不要後。兩岸的政治對話,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話題。因為最終解決兩岸的問題,政治問題不能回避,即便是難題,也必須破解。

兩岸的政治對話,是兩岸、乃至全世界都矚目的話題。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lZ月3l曰就呼籲「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系展開務實探討」。2009年11月,他又在新加坡APEC會議中會見連戰時提出, 「雙方也要為共同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

2009年11月,兩岸學者在台灣舉辦了「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就兩岸共同關心的政治、軍事、涉外事務等議題進行了交流探討。雙方為共同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邁出了第一步,為今後兩岸學者專家進入政治對話開了個好頭。2010年,繼續進行這類議題的探討是可以預期的。

機遇和挑戰總是結伴而來的。兩岸關系在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從台灣方面看,圍繞著經濟和兩岸關系,藍綠陣營繼續對峙,鬥爭激烈。民進黨下臺後,政治經濟資源流失,加之陳水扁及其家人親信貪瀆弊案遭「司法」追究,士氣低迷。雖然身陷困境,民進黨仍然極力破壞兩岸關系發展。兩岸關系越是發展, 「台獨」分裂勢力就越恐慌,焦躁感和危機感就越強烈,越會瘋狂反撲。應當看到,民進黨仍有一定的力量煽動部分民眾的情緒,製造事端。特別是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台灣經濟下滑,股市暴跌,出口銳減,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台灣的經濟惡化,民眾不滿,民進黨認為有機可乘,興風作浪,推波助瀾,使「執政」的國民黨面臨巨大的壓力。

可以預料,民進黨不會善罷甘休,但是,形勢比人強。任何逆兩岸同胞的民意而動的勢力,總是難以得逞的。盡管今後可能還會遇到各種問題,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的支持。

今天,兩岸加強互利互惠合作,已成為兩岸同胞的客觀需要,兩岸生產要素的流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便捷,各種合作的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優越,互利合作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明朗,兩岸互補雙贏的格局越來越鞏固,給兩岸同胞帶來的利益越來越明顯,對兩岸關系的推動越來越顯著。20年的交流合作,生動地証明瞭「分則兩害,合則兩利」的道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旨在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展望未來,已經步入了和平發展軌道的兩岸關系,其光明前景是不可逆轉的。

(張銘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