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與主要矛盾解讀

最近以來,大陸涉台學界開始重視與討論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與主要矛盾問題。目前,臺灣社會原來並不顯著的階級矛盾愈益突出,已成為民進黨在政治鬥爭與選舉中主打的議題。那麼,如何看待當前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與主要矛盾,的確是我們深刻認識臺灣社會與政治的重要問題。縱觀臺灣諸多社會矛盾與問題,可以發現,藍綠對立與藍綠矛盾是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其他社會矛盾,包括“統獨”矛盾、省籍矛盾、南北矛盾、政經矛盾、環保與經濟發展矛盾等,或多或少都受這一矛盾的制約與影響。

藍綠矛盾是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

在臺灣社會的諸多矛盾中,藍綠矛盾是一個基本矛盾,而且是一個對抗性的矛盾,影響與制約著其他矛盾。藍綠矛盾不解決,其他矛盾與問題就很難解決。 當今,臺灣社會不再是一個整體,不再是一個和諧、團結的社會,而是一個藍綠二元對立、分裂的社會。泛藍陣營在政治與權力結構上以國民黨為主體,包括盟友親民黨與新黨等,其支持者構成泛藍陣營的群眾基礎;泛綠陣營政治上以民進黨為主體,包括盟友台聯黨與“建國黨”等,其支持者構成泛綠的群眾基礎。藍綠的主要區別在於:泛綠陣營具有強烈的本土意識與臺灣主體意識,主張與追求臺灣獨立,否定“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否定“九二共識”,“反藍反中”;泛藍陣營既有本土意識與臺灣主體意識,也有中華民族意識,堅持“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承認“九二共識”,反對“法理台獨”,“反綠不反中”。因此,藍綠矛盾與“統獨”矛盾、族群矛盾、“國家認同”矛盾等密切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存在差異與區別。藍綠矛盾之所以是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在於:第一,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兩岸等幾乎所有議題,都存在明顯的藍綠差異與藍綠之爭,雙方難有共識;對於同一個議題,藍綠也很難有一個共同的看法與認知。第二,臺灣社會對事物已沒有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標準與是非標準,完全是以藍綠立場與藍綠政治標準來衡量,形成典型的二元格局。第三,今天臺灣的一切政治鬥爭與政治運作,完全呈現藍綠之間的利益與權益分配,沒有第三勢力生存、發展的空間。藍綠矛盾的核心問題不是內政與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而是如何處理與定位與大陸的關係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臺灣內部與大陸的矛盾是臺灣社會的一個主要矛盾。臺灣內部的許多重大政經決策,都與大陸或兩岸關係存在密切關係,或者說無法回避兩岸議題。國、民兩黨在權力爭奪中,主要是圍繞兩岸議題(臺灣的政治問題核心也是兩岸問題)展開激烈鬥爭。只要兩岸問題不解決,藍綠矛盾就會長期存在,並制約與影響臺灣社會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統獨”矛盾已變為“獨”與“非獨”的矛盾

“獨”與“非獨”的矛盾,是臺灣的主要矛盾。長期以來,許多涉台學者認為“統獨”矛盾是臺灣社會的基本矛盾或最重要的矛盾。在前些年,如果有這樣的認知也許是正確的,但現在情況有所變化。雖然目前臺灣社會的“統獨”矛盾依然存在,好像還非常突出,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臺灣的“統獨”矛盾已經發生重要變化,今天臺灣只有“獨”與“非獨”的矛盾。這是由於,臺灣社會內部儘管還存在統派,但統一的力量在迅速衰退,在島內已無法構成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相反,在今天的臺灣,儘管維持現狀派占絕大多數,是主流民意,但越來越多的人傾向獨立,因此,今天的臺灣已不是“統”與“獨”的矛盾與選擇,而是“獨”與“非獨”的矛盾與選擇。“非獨”就是維持現狀,而不是“要統”。“非獨”是一個需要科學解讀的概念,這裏還存在一個“事實獨立”與“法理獨立”的區別。“非獨”是指不搞“法理台獨”,而是要“維持現狀獨立”,或尋求“事實獨立”。事實上,隨著國民黨“非統”立場的變化或“獨台化”(承認臺灣的“事實獨立”,不謀求“法理台獨”)之後,“統獨”矛盾就不再是臺灣社會的主要矛盾。今天,民進黨仍將國民黨視為“親中”的統一政黨,是對國民黨的栽贓與抹黑,是政治鬥爭的手段,是逼國民黨不斷“臺灣化”、“本土化”與“台獨化”。事實上,國民黨已是一個完全“臺灣化”的政黨,是一個仍堅持“中華民國”政治框架或“一中憲法”的政黨,是一個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黨,是一個不再追求兩岸統一的政黨,是一個公開主張不搞“法理台獨”、而謀求維持臺灣“事實獨立”的政黨。民進黨是一個“台獨”政黨,一方面在現實中逐步向“事實台獨”靠攏,另一方面仍沒有放棄“法理台獨”的主張與目標(追求建立“臺灣共和國”的“台獨黨綱”仍在),是一個“事實台獨”與“法理台獨”兼顧的政黨。臺灣民眾的主流民意雖然不主張統一,但也不希望搞激進的“法理獨立”,而是維持現狀,即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可見,“統獨”矛盾不再是臺灣社會的主要矛盾,臺灣的主要矛盾已經演變為“獨”與“非獨”的矛盾,即維持“事實台獨”與追求“法理台獨”的矛盾。

省籍矛盾依然存在臺灣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

本省籍與外省籍兩大族群的矛盾,即省籍矛盾,這是臺灣一個重要的社會矛盾。國民黨統治政權退居臺灣後,形成臺灣社會“中央/外省—地方/本省”的二元政治權力結構。反映在社會層面,則呈現出掌握社會優勢資源的外省人與居於弱勢地位的本省人的關係與矛盾,也表現為掌權的外省少數群體與不掌權的本省多數群體之間的關係與矛盾。民進黨的發展與崛起,就是建立在這一省籍矛盾強化的基礎之上的,即強烈反對所謂的外省權貴層,為所謂的弱勢本省群體爭取利益。經過多年的政治演變與民進黨執政,這一省籍矛盾更為突出,其內部力量發生了重大變化:本省人及本省政治集團勢力不斷壯大,外省人及外省政治集團實力不斷弱化。目前,外省籍群體絕大多數(約占80%)支持國民黨,本省人(占60%左右)是支持民進黨的主體力量。特殊的省籍矛盾在民進黨的政治操作下變得甚為敏感,滲透到了臺灣社會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李登輝曾試圖融合外省人為本省人,建構“新臺灣人”,形成“臺灣命運共同體”,事實上,李登輝一直在壓制外省人,非但沒有實現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和解,實現族群融和,反而因其分裂路線進一步加深了省籍矛盾與省籍裂痕。陳水扁執政後,在“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去蔣化”與“文化台獨”路線下,極力打擊與排擠外省人與外省勢力,進一步加深了省籍矛盾。時至今日,民進黨仍在質疑馬英九的外省人身份與質疑他對臺灣的政治忠誠度,就是省籍矛盾在政治鬥爭中的典型體現。

南北矛盾依舊突出

臺灣的南北矛盾是由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引起的南北地區的經濟與政治矛盾。就歷史發展來看,臺灣經濟重心一直呈現由南向北轉移的過程,只是近幾十年才形成顯著的南北差距。最重要的原因是臺北市作為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臺灣最多的經濟社會文化資源。國民黨當局曾有以臺灣作為反攻大陸基地的戰略考慮,存在一種過客心態,於是在施政上採取了“重北輕南”的政策,即重點經營北臺灣,較忽視發展南臺灣,南北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因此擴大。今天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與新竹市為中心的北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高科技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發達,南臺灣(中南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以傳統工業、重化工業與農業為主。臺灣的南北地區經濟差距雖然很大,但是與東西地區相比,則不為過。為何從來沒有出現所謂的東西矛盾或東西問題,反而出現嚴重的南北矛盾?這顯然是經濟話語權與政治因素造成的,與反對勢力或民進黨反對國民黨的策略有關。外省人絕大多數生活在北部地區,所以民進黨製造南北差距也有製造省籍矛盾與政治矛盾的顯著用意。民進黨不斷製造南北矛盾並將其原因歸結為國民黨的“重北輕南”政策,造成了南部民眾對國民黨的強烈不滿,也造成了政治結構上的“北藍南綠”格局。

階級矛盾被炒作

在臺灣,雖然也存在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但勞資矛盾並不緊張,也不突出,勞資爭議案件還在減少,沒有出現普遍性、強烈的勞工抗議資方的社會運動,為數不多、小規模的勞工運動是勞工階層向政府爭取權益,而不是直接要求資方增加工資或保護權益。現在外界之所以認為臺灣的階級矛盾變得突出,是因為隨著臺灣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變得更加嚴重。一方面,以上層社會為代表的有錢階級(以工商大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財富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中低收入群體擴大,收入減少。如果將臺灣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與收入最低的5%的家庭進行對比來看,雙方收入差距從1998年的32倍迅速擴大到2009年的66倍。民進黨為了選舉的需要,不斷以貧富差距擴大這一現實問題製造新的階級矛盾,一方面讓臺灣社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商情結”,另一方面積極爭取低層勞工群體。然而,貧富差距擴大並沒有加劇與惡化臺灣的階級矛盾,臺灣中產階級並沒有因此與其他階級或階層發生利益上的衝突與矛盾,也沒有發生典型的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社會抗議運動。擴大階級矛盾不符合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現實,不會改變藍綠矛盾這一基本社會矛盾。事實上,臺灣各個階級或階層並非一個整體,而是三分天下,一部分傾向支持泛藍,一部分傾向支持泛綠,還有一部分保持中立,儘管其間的比例有所差異,但這一大致結構基本確定。在藍綠基本矛盾與政治傾向分野下,臺灣的階級矛盾就顯得不那麼突出,甚至被藍綠矛盾所淹沒。

無解的政經矛盾

政治本來是為經濟發展服務的,但在臺灣卻變為政治綁架經濟,選舉綁死經濟,經濟發展受制於政治鬥爭,讓臺灣經濟發展陷於新的困境。在民主政治機制下,政黨輪替逐步成為常態。在一般民主體制下,新政府基本上會延續舊政府的基本經濟政策,即使採取新的經濟政策,也不會推翻已經在體制或法制下運行的政策。但在臺灣則不同,由於兩個主要政黨的政治理念與兩岸政策有很大差別,新政府會採取推翻或否定舊政府的政策,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風險。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馬英九當局徹底修改了陳水扁當局處處限制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管制與保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