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觀禮台:妙在不顯山露水

此處無聲勝有聲

開國大典上臨時搭起的兩座觀禮台是磚木結構的建築,此後一直沿用,直到1954年6月,為了滿足國慶觀禮的需要,國家將這兩座磚木結構臨時觀禮台改建成磚混結構的永久性觀禮台,使用面積達2470平方米。1959年,又在此基礎上銜接成永久性的觀禮台。

觀禮台的設計者是已經辭世的中國著名建築師張開濟先生,當年修建觀禮台的消息一出,包括張開濟在內的一些設計師都報送了自己的設計,他的設計方案最終中選。“城樓是廣場的重點,再有一個建築與之爭寵就是喧賓奪主,因此觀禮台設計得越不顯眼越好,越不突出就越成功。”

最終建成的觀禮台東西對稱,各7個台。在天安門城樓的前方近處是兩座大觀禮台,每座長95米,寬12米,各有6個小區,在中山公園門口右側、勞動人民文化宮左側的兩個小觀禮台分別長73米,各有5個小區。觀禮台呈北高南低傾斜式,內有梯形臺階,總容量為21000人。

“這觀禮台好就好在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張開濟也曾說,自己的方案好就好在“此處無聲勝有聲”。但是他在觀禮台設計方案中加入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獨到之處,其在觀禮台背後設計了衛生間、休息室、商店等方便嘉賓觀禮的設施,使這個建築更加人性化。

觀禮台平日不開放,只有盛大慶典時,用來接納外國來賓和國內各界先進模範代表人物。外賓是觀禮臺上的重要客人,請誰來、安排在什麼位置、有哪些觀禮要求等都是當時外交部禮賓司的重要工作。中國駐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首任大使、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表示,外賓觀禮主要在兩個場合,一個是上天安門城樓,另一個則是紅色觀禮台。

“上城樓是最高規格的外賓禮遇,這個的選擇是各個代表團的團長,一般都是由總統、總理擔當,此外還有一些國外知名人士,這個的選擇主要就是出於一些政治考量。”魯培新笑著說。

城樓下紅色觀禮台同樣是外賓的一個重要集中場所。能登上這裏的外賓主要分為幾個方面:一個是常駐北京的外國使節及夫人;一個是各國使館的武官及夫人;第三個就是各國家代表團的隨團人員。他們一般被安排在緊挨著天安門城樓東側最近的那個觀禮台,憑請帖進入,觀禮證佩戴左胸前,一般在開會前一個小時入席,而且不能帶小孩。

“渴了,他們可以到下面的招待處,我們有桔子水等提供;累了,可以去下面的休息室休息。但外賓們在閱兵期間是捨不得離開看臺的,他們不停地拍照,很多人都告訴過我,能參加國慶觀禮,是一份十分珍貴的榮譽。一般在後面群眾遊行時,他們才會三三兩兩地下來休息。”魯培新介紹說。

邀請外賓觀禮

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邀請世界各國人士“來看看中國”。因此,邀請外賓觀禮成了重要的外交策略。

“中國十年內就完成了百年大業,這只能用奇跡來形容其發展的變化了。”1959年10月1日,阿富汗代表團團長舍爾紮德在觀禮後不由地讚歎道。

這次大慶觀禮台隊伍十分龐大,據外交部檔案統計,那一年前來觀禮的外賓有1981人,而在廣場內外觀禮的首都群眾有70萬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國慶典禮活動人數最多的一次。前駐瑞典大使唐龍彬和前駐新西蘭大使張龍海對這次大慶印象深刻,這一次前來觀禮的外賓上天安門城樓的有292人,而包括中國領導人和外賓在內的主席臺人數也達到80人。

這還是在事先壓縮了,當時中央給外交部的一份文件顯示:“由於目前國內市場供應緊張,大躍進的任務又很重,所以中央書記處決定,要嚴格控制國賓觀禮的外賓人數。”當天北京的天氣很好,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領導人團隊和社會主義國家主要領導人等提前十幾分鐘就到達了城樓上,9時55分,毛澤東、周恩來等党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毛澤東一一和貴賓們握手,點頭示意,沒有寒暄,“時間上實在來不及,必須保證大典10點準時開始。”大使們說。隨即,領導人來到了城樓外的主席臺處。

由於人數眾多,天安門城樓檢閱台第一排的位置被擠得滿滿的,工作人員只好招呼著中國的一些領導人向兩側平臺上疏散開來,避免擠在一起。據大使們回憶:“當時毛澤東左邊是捷克總統諾沃提尼,右邊緊挨著的就是赫魯曉夫,兩位外國元首分別挨著劉少奇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當天的排序基本上就是外賓和我方領導人穿插開來。”

上午10點,大典正式開始。閱兵時,取消了三輪摩托車方隊和口徑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隊,徒步方隊橫排面由20人增加到24人。頭上飛機一排5架,3分鐘過一排從天安門上空飛過。當毛澤東乘坐敞篷車檢閱部隊的時候,群眾一遍遍高呼“毛澤東萬歲”,此時,在觀禮臺上的幾內亞政府代表巴裏•迪亞萬杜笑著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我們非洲也是最深入人心的。”

幾個政府代表團在觀禮後情緒都十分興奮。晚間8時舉行了煙火晚會,當時天安門上的中心區域左右各設8個小圓桌,都備有茶點,蘇捷黨政代表團各占了兩張桌子,而其他黨政代表團各占了一張桌子。

觀禮臺上的風雲變幻

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應該是外賓中最多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一位,他分別於1964年、1965年、1970年、1984年隨中國領導人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中柬關係也一直維繫著長久的友誼。1970年10月1日,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應邀登上了北京天安門城樓,這同樣是一次抛磚引玉的策略,毛澤東正是想向美國傳遞友好信息。

1976年以後,國家領導人只在重大節日的慶典時才會出現在城樓上。其實,從1960年到1983年,整整24年的時間裏國慶節的天安門廣場都沒有舉行閱兵式。那些動盪的歲月讓觀禮台也顯得冷清起來。直到1984年10月1日大閱兵,這也是新中國國慶35周年慶典。鄧小平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人描繪了一張國家未來的宏偉藍圖。觀禮臺上再次人聲鼎沸,而當中國的導彈方陣開過天安門廣場時,觀禮臺上的外國專家一下子都站了起來,他們驚呼,“飛魚!中國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