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都嗆馬英九如何留下歷史地位?

馬英九的民調滿意度本來就已經是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而在林益世貪賄案被揭發後,更是跌至百分之十五的歷史新低,與陳水扁卸任時的百分之十三相比,已是一對「難兄難弟」,凸顯了不但是泛綠民眾反對他,就連泛藍民眾也不滿意他。也正是在馬英九處於「藍綠不討好」尷尬處境之際,昨日統派團體也「跳」將出來,強烈批評馬政府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已經墮落到不敢面對歷史的地步。看來,一心要做「全民總統」,並為自己留下「歷史地位」的馬英九,將會是難以如償以願了。

實際上,馬英九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開始時,對自己能夠當上「全民總統」,是抱有強烈的企圖心的;而他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即將開始時,又公開宣稱要為自己留下「歷史地位」。由此,但他四年前以狂勝二百二十一萬多票的姿態當選第十二任「總統」之時,他的眼睛就緊緊地盯住了其對手謝長廷所獲得的五百四十四萬多票,希望在自己的第一個「總統」任內,將這部分民意爭取過來;以利於自己在四年後爭取連任時,也能把這五百多萬票都收歸囊下;以做一位「全民總統」。因此,他在組閣時,就刻意討好泛綠選民,尤其是幾位被視為能對泛綠選民發揮較大影響力的「政壇巨人」,從而做出了一系列「親綠遠藍」的動作,包括委任前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以作為牽制熱衷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連戰、吳伯雄等前輩的「緩沖器」,及阻滯海峽兩會協商走得太快的「剎車碟」。

然而,馬英九此舉,不但討好不了泛綠選民,而且更嚴重的傷害了泛藍選民的心,令到他們心灰意冷。此後國民黨在一系列的地方型補選中輸選,原因固然很多很複雜,但馬英九的刻意討好泛綠選民的作為,則是重要因素之一,使得深藍選民以「含淚不投票」來表達抗議情緒。而這種情形後來更是反映到第十三任「總統」選戰之上。本來,馬英九吃盡了陳水扁貪腐案和兩岸關係發展的這兩項「紅利」,又掌握有行政資源,並佔有連任優勢,可以選得很輕鬆。但卻被一個參加民進黨才幾年,與他同質性甚高的女流蔡英文緊追不捨,甚至還幾度陷入危機。最後如果不是有幾十萬大陸台商返台投票,及幾位大企業主在最後階段挺身站臺,或許說不定就象法國總統選舉那樣,發生現任者落馬的意外。

其實,即使是如此,也已暴露了馬英九「不受歡迎」的危機。因為那幾位大企業主站出來力挺的,是「九二共識」,而不是馬英九本人。盡管馬英九與「九二共識」之間確實是可以劃上等號,但「九二共識」並非是馬英九一人的專利,若說更能精準地詮釋並充分地執行「九二共識」的,應是另有其人,如連戰、吳伯雄等。應當說,這些大企業主是顧全大局,放下了對馬英九個人並不太滿意的心情,以「挑選一個相對不那麼爛的蘋果」的心態,不能讓因為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將會令兩岸關係逆轉的民進黨人再次上臺。也就是說,泛藍陣營推出任何一位候選人,只要是沒有呈現「鷸蚌相爭」之態,哪那伯是宋楚瑜或連勝文,他們都將會是同樣力挺的。

這就是馬英九的危機所在。但他仍卻是自我感覺良好,雖然立下了爭取「歷史地位」的雄心壯志,卻沒有作出任何可以為他建立「歷史地位」的動作,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地小圈子決策,繼續地脫離民意,繼續地忌賢妒能,只顧自己的清廉自愛,以致是「水至清則無魚」。從「美牛」案受挫,到油電雙漲引致怨聲載道,再到復徵證所稅進退失據,就可知他的管治威信已大受損傷。

但是,馬英九仍是繼續地自我陶醉。他手中賴以最後護身並致勝的兩把「刀子」——兩岸關係和清廉,都沒有好好地珍惜並繼續發揮作用,相反還要將之丟棄,或是任由其生鏽。實際上,他在「五二零」講話中,沒有再提「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只是強調「國際活動空間」,這與四年前「五二零」講話將「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與「擴大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相提並論,以至是置於同一句話之內,沒有任何分隔,形成了鮮明對比,顯得大為退步。由此,馬政府一看到「政治對話」的內容,就神經緊繃,擔心將會打破自己「先經後政」的部署,因而就罕見地發生了「陸委會」拒絕大陸海協副會長王在希等人入境參加研討會的怪事。

另一把「刀子」廉潔,也因馬英九的愛將林益世的涉貪,及他被揭露出來的「少年得志,語無倫次」囂張態度,而宣告「生鏽」,令到馬英九的滿意度只剩下百分之十五,與陳水扁相差無幾;而有七成民眾不滿意他的表現,也是歷年最高。而這個民調還是被視為「深藍」的「TVBS」所做的,就更令馬英九臉上無光了。

對此,民進黨固然是見獵心喜,輪番上陣猛烈炮轟,並乘機挑撥正對「二零一六」呈現企圖心的王金平與馬政府的關係。也正在此時,一直就對馬英九不滿意的「統派」團體,終於也對馬英九「嗆聲」了。昨日,由許歷農擔任主席的「中華民國人民政治團體聯合會議」在臺北舉行會議,第二度針對當前國是問題通過「決議文」,向馬英九「嗆聲」,強烈批評馬政府對「國家定位」的大是大非模糊以對,在面對「台獨」勢力刻意在歷史教科書中抹去、歪曲真實的「中華民國」歷史時,不僅不全力全心導正,反而墮落到不敢面對,甚至是附和。「決議文」還警告,如果馬政府仍繼續對「國家定位」的立場模糊,對國家走向不做更明確的宣示,只有淪為「統一無膽、民主無能、進退兩難、坐以待斃」的絕境。

其實,深藍對馬英九不滿的,又何止是歷史教科書問題?還有更多的不滿情緒埋藏在心頭。比如,曾導致連美國也高度關切的陳水扁「廢統」事件,馬英九是有份參與擬制《國統綱領》及「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等重要文件的幕僚作業的。本來,按照「敵反我取」的原則,馬英九上臺後,就應設法將之恢復。但他在國民黨實力最強,擁有「立法院」四分之三的絕對優勢之時,都不願就此進行不亂反正。現在即使是他有心要恢復《國統綱領》及「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等重要文件,就將會更為困難了。何況,他的本意就是沒有此意願。這也就難怪,「統派」對他的怨氣就會那麼大了。

看來,除了少數「馬家軍」成員之外,馬英九已遭到藍綠兩陣營的嫌棄,顯得十分孤立,「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了。在此情況下,國民黨要打贏「七合一」、「立委」選戰,以至是「二零一六」的政權保衛戰,將會十分困難。屆時,一個不但是敵人反對,而且連自己陣營的人也不滿意的人,還能做些甚麼?如何留下「歷史地位」?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