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重要 健康選舉生態同樣必須

王希富

針對近月不斷有團體發佈議員關翠杏、李從正“反對現金分享”、“澳門冇黑工”等言論,關翠杏、李從正兩議員日前舉行記者會澄清,直斥上述言論無中生有、誹謗、誣衊,屬惡意攻擊。繼去年九月向司警報案後,今年六月再向檢察院報案,司法程式進行中。他們強調,不會向持續不斷的滋擾、壓力屈服,將堅持是其是、非其非,履行好議員的職責,對政府施政和社會問題繼續敢於發聲,不怕抹黑、誹謗,絕不退縮。期間,兩位議員亦重申,相信該些個人及團體的攻擊與選舉有關。其後兩日,居民張榮發及歐陽應光到工聯位於司打口的辦事處遞信抗議,兩人聲稱沒有抹黑立法議員關翠杏,指所做的都是為了居民,沒有獲得任何政治及金錢利益。而關翠杏則以書面形式向傳媒再次表示,近月不斷遭受有組織、有針對性的公開誹謗,滋擾行動的背後另有目的。認為有人邀約傳媒到其辦事處的行為並非善意,亦擾亂辦事處正常服務居民。並再次承諾將堅定履行職責,對政府施政和社會問題堅持敢於發聲,不怕抹黑、誹謗和攻擊,決不退縮。

其實,正如關議員所指,其所受到的“誹謗和惡意攻擊是由來已久”。儘管有關團體及個人明確宣稱其所作與選舉、與政治無關,但關議員作為政治人物,該些言論、指責必然會對其政治生涯構成影響,甚至直接影響來年的立法會選舉情況。所以議員認為與外界攻擊與選舉有關也是無可厚非,因此所採取之應對也是相當的理性及克制,顯然也是在為明年的選舉進行鋪路。即使不是為其個人也是在為工聯參選者營造較好的輿論氛圍。一方面聲明指責言論“純屬斷章取義、子虛烏有”,另一方面也明確將會繼續履行議員職能、監督政府施政。既回應和澄清了外界指責,又凸顯出工聯議員的負責態度。可謂一舉兩得,足可見作為本澳最知名政治人物之一,關議員的政治手法已經相當沉穩和成熟。

筆者亦相信,隨著2013年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臨近,各個準備參選的團隊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籌備,未來一段時間為選舉而進行的鋪路造勢、爭取選票的動作與活動將會越來越多。回顧過往澳門的歷屆立法會選舉,除賄選行為外,澳門政治選舉生態相對仍好,大部分都按程式而行。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體社會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社會問題也日趨複雜。尤其是在不斷的對外交流與學習過程中,澳門的選舉文化、選舉生態也在悄然進行著變化。

2009年本澳回歸後首個“雙選舉年”,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的接連舉行,成為當年澳門社會政治生活的一等大事。澳門學者同盟曾總結當時的立法會選舉稱:是次立法會選舉,總體觀察,較之前二屆有了明顯進步。參選各組競爭激烈,既有傳統的造勢晚會、廣播車等宣傳方式,也有現代化的新型網絡宣傳方式;賄選買票的情況比過往減少很多,各組開始著重以政綱、政治理念、政績作為參選宣傳的重點,其他競選手段也開始出現。由此可見,澳門的選舉文化已經步入多樣化,新型選舉文化已初見端倪。

日前立法會完成本地兩個選舉法的修訂,使得明年的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成為政改“五步曲”完成後的首次選舉。“+2+2”(即立法會直選議席和間選議席各增加2個)方案雖然並未達至“民主派”所鼓吹的“直選議席過半”、“全面普選”等要求。但卻始終是全澳大多數市民的共識,也是在《基本法》憲制基礎下成功的一次政制發展,是符合澳門實際發展、實現長遠穩定發展需要的。從以往的經驗看,間選雖有議席增加,整個的間選制度也有所優化,但傳統上間選都能較好的形成共識,即使是取消“自動當選”必須進行投票選舉後,相信過往多是“自動當選”的間選席位分配也不會有太大動作和爭議。反而是直接選舉,隨著議席的增加,以及新興社會力量的崛起和加入戰團。可以預見,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將會是異常激烈。

眾所周知,選舉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很大程度上要靠選舉來實現。但也需要指出,能夠實現民主的選舉應該是在健康的選舉生態或文化中進行。而不健康的選舉生態下,所能導致的唯有更多的社會矛盾,不僅不能讓民主真正實現,甚至會造成社會對立,嚴重的還會影響社會穩定。在這一點上,與本澳聯繫密切的臺灣就是很好的警示。曾有人總結認為,“台灣在正式用選票來選賢與能的過程中,大走偏鋒發生了一些畸形怪現象,且愈演愈烈,同時加上黑金與權勢政黨的介入,更助長了歪風,使台灣的選舉淪為作惡的工具”。

比如,今年的台灣“三合一”選舉,各候選人各出奇招,為的是求打敗對手能勝選出線。這本無可厚非,但其所使用的手段卻不敢讓人恭維,機會可以稱為“無所不用其極”!抹黑、栽贓、黑函滿天飛、暴力威脅、苦肉計、悲情牌、藉重量級的光環增加聲勢、遊街叫囂、謾罵、造勢晚會、利用記者會以媒體隔空開戰揭人瘡疤等步數一一出籠,但其中最出色的招數就是用錢買票。惡質的選舉文化,扭曲台灣的民主,甚至已經造成社會不安、族群分裂、朋友反目、家庭失和、人心沉淪,。謊言、欺騙、暴力成為選舉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加上政黨推出的候選人,在黨的包裝下,顛倒是非、指鹿為馬、混淆社會視聽,這種臺面一套台下又一套的把戲,委實屢見不鮮。

該些情況在本澳是否存在?若說完全不存在肯定是沒人相信,但是說存在卻又有點危言聳聽。2009年有在本澳進行選舉觀察的臺灣學者的回答或許最為合適“已經有苗頭!”。再說回本澳之前的選舉,由於選戰異常激烈,幾乎攪動了整個小城。競選活動五花八門,各種招數層出不窮,紛亂之中也不乏違規行為發生,有通過各同鄉會召集鄉親,包下酒樓聚會者,有專車接送投票者,也有暗自許下加薪、出花紅等承諾者,還有採用集團層壓式買票和種票者,等等。正因為如此,本澳才應當尤其注意,切勿讓不健康的流氓式選舉生態污染澳門。

這不僅是對參選團隊的要求,也是對全體選民的要求。其實本澳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模仿甚至移植其他地方的做法,因為澳門不存在政黨,參選的單位都是社會團體,所以不應該採用成熟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治鬥爭。有學者認為:嚴格來講,本澳立法會參選團體的政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政綱或者是政見,實際上不存在本質的差別,諸如民主、民生、反腐敗、監督政府等重要議題,以至住房、教育、交通、醫療衛生、青少年教育、打擊黑工等熱點問題幾乎所有組別都提到,假如選民只能評價提法上微少的差異,甚至宣傳效果上的訊息不同來選擇投票對象,這樣的選舉結果有多少事實上的差別呢?所以把參選團隊強行分成甚麼派、甚麼派,或者甚麼陣營、甚麼陣營,這種說法是欠妥當的,可能誤導了選舉的性質,甚至出現矛盾。說到底,就是全社會應該理性看到選舉,雖然參選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發聲、維護自己階層的利益,但是無論是參選過程還是當選以後,都必須有全局的觀念,從整體來考慮澳門的和諧發展,切勿因為選舉而盲目製造社會分裂。尤其是一些比較激進的團體更要尤其注意。

於選民而言。某地一些不健康選舉文化的出現和存在必然與當地選面的接受,甚至縱容有關。只有選民清醒的認識到立法會是各階層力量交鋒的陣地,不會因為階層不同,而盲目反對,甚至攻擊、誹謗。如才才是成熟的選民、才是民主的進步和健康選舉生態的形成。

基於此,為迎接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到來。在促請政府儘早開展有關準備工作的時候。澳門整個社會也是時候進行整個社會選舉生態的檢視。使之隨政制發展的改進,並促使民主的更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