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崔特首國慶酒會演辭經濟發展內容 有感於崔特首國慶酒會演辭經濟發展內容

特首崔世安昨日在澳門特區政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三周年酒會上的演辭,在談到澳門特區政府未來工作重點時,主要提出了兩大項,其一是發展經濟,其二是改善民生。

在發展經濟方面,崔世安說,受惠於國家的穩定發展和自身條件的逐步改善,澳門特區應當把握機會,積極應對世界經濟起伏不定的挑戰,加快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服務平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區政府繼續支持綜合旅遊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鼓勵業界強化非博彩元素,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務質素,優化各項配套設施和服務,努力提升區域旅遊的效益。在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把握機遇,發揮優勢,支持本澳中小企,促進特區經濟的多元穩定發展。

在改善民生方面,崔世安則指出,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明朗前景,特區政府更加關注民生改善,著力解決各項民生問題,切實提高民生綜合水平。在促進充份就業的同時,特區政府加大施政力度,積極支援弱勢社群,近期再次調升了最低維生指數和敬老金,並持續向經濟貧困人士提供多項社會援助。藉著萬九公屋的落成與分配,特區政府將總結經驗,進一步協助有需要的市民解決居住問題。同時,我們也正努力建設長效性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特區政府全力促進發展成果的合理分享、共同分享。

看來,在中央政府三番四次地強調澳門特區必須「居安思危」之後,特區政府也已明白到,是必須以具體行動而不僅止是口頭落實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賦予澳門特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臺」,及「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發展定位的了。

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發展定位的有關指示,不管曾經有過如何的微調,但都緊緊抓住澳門過於依賴博彩業這個不利於澳門經濟安全的「罩門」,要求澳門在繼續發展博彩旅遊業的同時,注意發展非博彩產業。在六年前的國家「十一五」改革發展規劃之中,是「支持澳門發展旅遊等服務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而在《泛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中,則是「鞏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而在國家「十二五」改革發展規劃中,則將上述兩者結合起來,並進一步提升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臺」,「支持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加快發展休閑旅遊、會展商務、中醫藥、教育服務、文化創意產業」。

顯然,正如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昨日在酒會場合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那樣,國家「十二五」規劃支持澳門「發展多元經濟」及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道路「唔係咁簡單」,希望澳門規劃未來,在經濟多元方面大造文章、「大有可為」。白志健希望澳門盡快增加旅遊元素,令旅客包括「大人、細路仔及老人家」」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可以多留澳門數天。

實際上,由於澳門面積小,人口少,專長人才更少,土地開發基本飽和,要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強調到「多元」無限,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國家「十二五」改革發展規劃將「多元」歸納為休閑旅遊、會展商務、中醫藥、教育服務、文化創意產業這五大「元」。對此,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正在努力之中,尤其是在會展商務方面已有一定規模,文化創意正在起步,中醫藥正在籌劃,教育服務也有待開發。現在最為緊迫的,就是休閑旅遊的問題。

因為「休閑旅遊」,不單止是「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主要內容。正如本欄前日等分析,「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有多個元素,其一是「世界」,不但是要具有世界知名度,也要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其二是「旅遊」,這容易理解;其三是「休閑」,基承於「澳門歷史城區」和「中西文化交匯點」,相對於豪華擠擁的大賭場酒店,現在澳門最為欠缺「休閑」的元素,而在過去,澳門確是出名的「休閒」之地,因而也有「澳門街」之稱;其四是「中心」,以澳門為主,放射到各地尤其是內地的附近地區,將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轉介到廣東去。

在「休閑旅遊」方面,本來在開放「個人遊」之前,「澳門街」確實是夠充滿休閑氛圍及特色的了。現在還有許多香港遊客懷念過去在澳門乘搭三輪車或雙層無篷巴士,休哉遊哉地遊覽澳門的那種寧靜、恬適心境和氛圍,以及「澳門街」的特別景觀和濃鬱特色。由於當時澳門居民大多是來自珠三角的老居民,及從東南亞國家回歸的歸僑,他們把自己原來的飲食習慣都帶來了澳門,並以此作為「搵食」謀生的「利器」,因而街上就充斥著充嶺南特色和「蕉風椰雨」風味的小吃,如倫窖糕、九江煎堆、大良崩砂,以及喳咋、咖哩角等,令到香港遊客樂而忘返(當時澳門的主要遊客來自香港)。

自澳門經濟籍著賭牌開放,突然呈現爆炸式的發展,尤其是開放「個人遊」之後,大量遊客「迫爆」市區,休閑氛圍逐漸消失,加上舖租和薪酬等急升,許多特色小吃店紛紛被迫關門,這就使得以往組成「休閑」特色的元素都在逐步消失了,又何談「休閑旅遊」。即使是有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來助陣,也無補於事。何況,澳門的「世遺」的利用也並非經營得很好,不象歐洲的一些國家那樣,將「世界文化遺產」充分利用於旅遊方面。--當初中央政府協助澳門「申遺」時,其宗旨之一就是促進澳門旅遊,看來這個目標即使不能說是「落空」,至少也沒有完全達到。

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在「休閑旅遊」上大做文章。由於在大量遊客湧到及市區的情況下,要恢復到過去的「寧靜」已不可能,因而就應當在如何保留「特色小吃」方面多下功夫。特區政府雖然有採取措施,如對中小企業予以補貼及無息貸款等,但這還不足夠,因為相對於飛升的舖租而言,只能是「杯水車薪」。因此,應當設法集中某一個區間,如議事亭前地及三盞燈前地等,由政府出資收購舖位,或是在某一新城區興建夜市,像民生領域的「社會房屋」那樣,在經濟領域也以低廉租金提供給「特色小吃」業者經營。當然,應當是有所甄選,各種「特色小吃」都要有一些,並進行有序管理。民署喊了許多年的南灣人工湖低層酒吧區改建,至今沒有眉目,是否應當加快進度,並籍此機會,除了是保留原有的酒吧、咖啡檔之外,也宜安排一些「特色小吃」檔攤?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已注意到,新建賭場酒店項目必須增加「非博彩元素」,並依此來決定分配賭桌數量。這個方向是對頭的。但「非博彩元素」是甚麼?除了是侈奢品商店、特色演出、水療等之外,更應貼緊「休閑旅遊」,像白志健所言,令「大人、細路仔及老人家」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可以多留澳門數天。

這樣做,除了是不應將經濟發展的所有「雞蛋」都被在博彩業這個「籃子」裡,以規避外部經濟衝擊,包括鄰近地區都在陸續開賭,及國際金融危機頻仍,內地經濟發展調整之外,更應突顯澳門作為「中葡文化交匯點」,及曾經有過的那一段歷史。這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就是強調「落後就要挨打」,就要受到帝國列強的侵略及瓜分領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