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場迎接尼克森的政治動員

1972年2月21日一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應邀訪華,成為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開端。中國做了大量的准各工作,迎接這一盛舉。

去體育館當觀眾,嚴格政審

在經歷了政審、學習等嚴格程式之後,劉曉華成為1.5萬名觀眾中的一員。1972年2月1日晚,她像是去 完成一個莊嚴神聖的任務,奔赴首都體育館。

這是為尼克森訪華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邀請美國總統看一場體育表演。劉曉華當時是北京東城電子儀器二廠(後改名為“北京自動化儀表五廠”)的學徒工,父親是紅軍幹部,政治上可靠,被廠裏選拔出來參與這項政治活動。

除政審外,觀眾還要經過多次開會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幾點到場、從哪個門進出、什麼表情、何時鼓掌、掌聲的熱烈程度以及穿什麼衣服,都規定得非常細致。

讓劉曉華印象很深的是當時對著裝的要求,要求穿得漂亮、鮮艷,這給她出了個難題。“文革”開始後,還有多少人存著漂亮衣服昵?她沒有一件花衣服,她的衣服除了藍,就是灰,要麼就是國防綠。她到處找親戚朋友借服裝,剛好小舅媽有一件粉紅色緞子面棉襖,她穿上合身,可她又擔心,穿這樣的衣服,不是太過分了,於是又去找朋友借了件花罩衣套在外面。

當天,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正武開始前5分鐘,有組織的觀眾們脫掉了棉大衣。劉曉華瞬間被觀眾席上的顏色驚呆了。絕大多數的女觀眾都穿著非常鮮艷的綢緞、織錦緞小棉襖,在體育場的燈光下,光彩奪目。

19時30分,周思來陪同尼克森夫婦進入大廳,場內的掌聲不是很熱烈,觀眾臉上展現的是不卑不亢的含蓄微笑。待尼克森夫婦坐定後,上百名運動員舉著紅旗,在運動員進行曲的伴奏下,邁著整齊的步伐列隊入場,場上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表演結束後,觀眾以同樣控制著的掌聲和微笑送走了尼克森夫婦。此時劉曉華回頭二看,觀眾席上五光十色的畫面瞬間變成了灰黑色,人們又套上了平時穿的大衣。

3個月完成杭州機場擴建

尼克森在中國的行程。途徑三個城市:北京、杭州和上海,所到之處,提前半年就開始細致的調整和全面的動員。

北京是重中之重。根據美方要求,中方須提供兩所診療醫院,中方後來選定的醫院是北京醫院和協和醫院,後者在“文革”中改名為“反帝醫院”,顯然不夠友好。於是碰頭會上,周恩來提出,不能叫反帝醫院,但恢復原名時機不到,讓衛生部門另起個名字。後來衛生部門建議叫首都醫院,周恩來開始不太滿意,由於時間緊迫,最後還是同意了。

“文革”期間,釣魚台國賓館各樓內部都擺放著“紅寶書”。接待人員都按照周恩來的指示,把這些語錄撤走了。當時樓道和房間裏陳設的工藝品,也是很濃的“文革”色彩,比如牆上掛著的宣傳畫,以及有紅衛兵形象的瓷器等,都被文物和國畫取代。對此,一些工作人員不理解,認為這是向美帝國主義妥協。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上級都對工作人員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

接待尼克森訪華的另一個重點城市是上海,可謂全市總動員。由於當時中美尚處於對立關系,一位美國總統的來訪多少讓中國人感到不可思議,於是做思想工作就成了籌備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據上海市接待班子秘書組的樂錦根回憶,那時上海市組織動員作報告,落實到各局各區,學習大約持續了三周。先辦學習班給領導幹部上課,然後再由街道出面去基層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以“這是毛主席的戰略部署”來消除人們的疑惑。

當時還是外事新進人員的華達明記得,整個上海高度戒備,從上海虹橋機場到淮海路再到錦江飯店所在的茂名路,沿街的窗子都不許開,高樓上有保安人員把守。附近工廠停工,學校聽課。上海市公安部門更是如臨大敵,對“特殊”人員採取隔離措施,精神病患者全部管控起來,“黑五類”集中在里弄裏辦學習班。

杭州市最緊張。當時的外交部翻譯冀朝鑄說,“文革”中杭州是極“左”的一派掌權。尼克森堅持要去杭州,又不能不讓他去,他們生怕哪個人不顧一切沖過來,那就麻煩了。

當時的杭州只有一個小型機場。那時中國的飛機都是從蘇聯進口的小型飛機,小型飛機場已經夠用。但尼克森乘坐的空軍1號是波音707--現在算是中型飛機,但在那時絕對屬於大型飛機--杭州機場跑道長度、厚度都不能承受大型飛機的起降。

於是中國決定為尼克森訪華擴建杭州機場。僅僅3個月,就完成了候機大樓、機場綠化、跑道翻建等工程。一批專業技術幹部一夜之間被下放的“五七幹校”調集過來。在那個都忙於政治鬧革命的年代,這麼短的時間裏完成一系列具有專業要求的工廠,充分展現了當時中國的社會動員能力。

80萬人掃雪

1972年2月23日晚,周恩來陪同尼克森在首都體育館觀看體育表演。就在看表演的時候,天空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而且雪越下越大。按預先的安排,次日上午是尼克森一行遊覽長城和明定陵。

在尼克森訪華前兩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北京就開展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掃雪機械設計研製大會戰”。從2月2日開始技術設計,到2月19日90輛掃雪機械全部組裝完成,僅用了18天。

但是去八達嶺可不比在市內通行。從釣魚島國賓館到八達嶺長城有七八十公里路,其中一段山路崎嶇。當年的外交部禮賓司副處長唐龍彬回憶說,開始他們試圖和美方人員商量,能不能以後再找機會去長城。可尼克森一再說,遊覽長城是他長久期盼的事情。這時他們就考慮動員群眾掃雪,但誰也不敢下這個命令。晚上例會他們就把這個情況向周恩來做了匯報。周恩來當場拍案,動員群眾掃雪。開完會已經是晚上10點,一層層通知到基層則是深夜了。80萬北京市民紛紛從被窩裏爬出來,在零攝氏度以下的氣溫裏,用鐵鍬掃帚清掃積雪。一夜過後,80萬群眾硬用自己的雙手掃出了一條通往長城的路。

第二天早晨8點,參觀遊覽的車隊出釣魚島台國賓館北門,按照預定的路線向八達嶺長城駛去。沿途路面已經被清掃得千幹淨淨,雪都堆在道路兩邊。公路兩側的原野則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看到這番景象,尼克森對自己的手下說,在美國絕對不可能一夜之間召集這麼多人。

為保証絕對安全,尼克森一行所到之處戒備森嚴。在美國人的想像中,這個人口大國應該到處人頭攢動,不料美國車隊駛過的街道,竟然空蕩蕩。基辛格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中國本來到處都是人,可這時卻被擋在橫街小巷裏,所以當我們的車隊快速通過天安門廣場時,巨大的廣場空無一人。”

美方參觀遊覽的地方全部管制,但考慮到太不自然,中方又安排了一些“遊客”。尼克森夫婦登長城的那天,寒風徹骨,長城、十三陵景區卻突然冒出一些穿著光鮮的中國“遊人”。他們在景區裏遊戲、下棋,還有人提著半導體優哉遊哉地聽著音樂。待尼克森離開景區後,這些“遊人”也迅速有組織地上了大轎車,棋盤和半導體也被人統一收了回去。

後來美國記者就這些情況寫了一些嘲諷批評的文章。得知此事後,周恩來不得不在尼克森面前承認:我們有些做法比較虛假,是形式主義。

(李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