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大權在握蘇貞昌陷於邊緣化

民進黨第十六屆第一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對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選舉結果,無論是中執會還是中常會,都是蔡英文本系及「親蔡派系」人馬佔據大部分席位,而蘇貞昌不但是自己沒有親自出馬參選,而且即使是其派系的人所佔席位,也少得可憐。即使是有遊錫及其所屬人馬「幫拖」,也是呈現嚴重的不對稱狀態。因此,無論是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還是對二零一六年「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提名,蘇貞昌都將難以參與決策,其所屬派系也將被擠壓甚至是排除在外。今年已經六十七歲的蘇貞昌,在過了「二零一六」這一「村」之後,也就沒有「二零二零」的下一「店」了。

實際上,從新一屆民進黨中央領導機構選舉結果看,首先是在中執會方面,即使是撇開基本上是屬於「挺英派」的七席當然中執委(也是中常委)不提,在三十名票選中執委中,「英系」本身就有陳明文、蘇嘉全、林俊憲、黃金春、施羲芳等五席,「挺英」的「新潮流系」也有吳思瑤、鄭文燦、鍾佳賓、張廖萬隆、許淑華等五席,策略支持蔡英文的「謝系」有謝長廷、管碧玲、邱莉莉、王孝維及王定宇等五席,完全站在蔡英文這一邊的「菊系」的邱議瑩、餘政憲、李坤澤、陳啟昱等四席,以上相加已是十八席,佔了票選中執委的百分之五十八。再加上當然中執委的七席,即主席蔡英文本人,「立法院」黨團三長柯建銘、蔡其昌、蕭美琴(後二人是「新潮流系」),直轄市長的陳菊、賴清德(均為「新潮流系」),及縣市長互選的蘇治芬,也是支持蔡英文的。因而在全部三十七名中執委中,蔡英文已經完全掌握了二十五席,佔全體中執委的百分之六十七點五。何況,屬於「遊系」的高志鵬,也是支持蔡英文的。

「蘇系」在中執會中,只有蔡憲浩、呂孫綾、張基長等三席,或許「遊系」中的遊錫本人,和陳亭妃、餘天、陳茂松等,會與蘇貞昌策略性聯盟;而「綠色友誼連線的陳勝宏、林武忠、許西彬等三席,則不一定會支持蘇貞昌。因此,蘇貞昌在民進黨中央的實力,與蔡英文相比,已是此消彼長。

而在十七名中常委中,七名當然中常委基本上是支持蔡英文的,加上「英系」有陳明文、蘇嘉全,「新系」的吳思瑤、鄭文燦;還有「謝系」的謝長廷、管碧玲,一共有十三席都是支持蔡英文的;蘇貞昌能夠掌握的,只有「蘇系」的蔡憲浩,「遊系」的遊錫、陳亭妃等三人;而「綠色友誼連線」的陳勝宏,則可能是兩頭討好,但不排除將會「西瓜偎大邊」。因此,曾經在民進黨中央呼風喚雨的蘇貞昌,其實力在今屆已是式微,而蔡英文則已是大權在握。

從昨日起,民進黨中央正式結束了黨主席是新人,中執委和中常會仍是上一屆舊人的落差狀態,亦即是黨主席與中執會、中常會成員都是新一屆當選者。其實在過去,盡管黨主席在五月間已經選出,但卻尚未正式就任,要待到七月間「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執委和中常委後,才正式就任。因此,才有二零零零年五月,高雄市長謝長廷當選為新一屆黨主席,但尚待七月間才正式就職,因而在此期間的「候任主席」的「時間差」之下,廈門市長朱亞衍緊緊抓住這一時機,邀請他前往廈門訪問的往事。但遺憾的是,一直與謝長廷有「瑜亮情節」的陳水扁,當時也希望能夠以訪問大陸來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擔心謝長廷先自己一步訪問大陸,而搶了自己的「風頭」,因而籍口朱亞衍市長的邀請函未蓋「關防」,可能是假的,而不予批准。其實,由於廈門市人民政府的「關防」的中間,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朱亞衍市長不蓋「關防」,而是以毛筆署名,才顯出他極為熟悉台灣地區的政情。

而在陳水扁以「總統」兼任黨主席之後,民進黨中央的架構就演變成了新一套規矩。即是黨主席在五月間當選後當即就職,而新一屆中執會和中常會卻要等到七月間的「全代會」才選舉產生。因而在這兩個月間,新任黨主席就將會遇到與舊一屆中執委和中常委一同共事的情況。因此,在過去的兩個月期間,蔡英文較為尷尬。實際上,在兩年前的中執會和中常委選舉中,「蔡系」全面棄選,連蔡英文本人也不參與,因而她在當選並出任黨主席之後,雖然有「新系」和「謝系」中執委和中常委支持,但由於「遊系」和「蘇系」仍在,因而其領導操作就不夠暢順。而從昨日起,才是蔡英文真正的「當家做主」。

下一步,蔡英文就是領導全黨全力衝刺「七合一」選舉。從這幾天蔡英文的工作作風看,可是钜細無遺都親自動手,因而被稱為「八爪魚黨主席」。就在前日下午的「全代會」舉行之前,當日上午還召集主要派系人員開會,一方面核實「全代會」的程序,另一方面協調選舉。在「全代會」開會時,還親自要求黨代表們趕快入座。以這種工作作風,全黨都將難以躲懶。

但蘇貞昌總是不合作。本來,蔡英文希望他出任助選團總團長,但他卻以讓更有作為者出任,他將會全力參與為由而推辭,可能會有衝突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極為重視「太陽花學運」。可能是「太陽花學運」的領袖,有「小英青年軍」的背景,及因而在黨主席選舉中,蘇貞昌、謝長廷知難而退,讓她順利當選有關。因此,她在「全代會」開幕式的主席致辭中,就特別提到了「太陽花學運」:「三月間的『太陽花學運』,年輕人用他們對自由民主的熱愛和堅持,證明瞭台灣未來的希望種子正在生根茁壯,而年輕人為了理想的執著和無比的勇氣,更提醒著身為民主進步黨一份子的我們,即使考驗再艱難,哪怕環境再惡劣,努力不能中斷!」而在「全代會」通過的大會宣言《清廉勤政,改革出陣》中,也照抄了這一段話。即使是「全代會」開幕式的程序安排也「攪攪新意思」,安排了兩位三十歲以下的新人,包括凱達格蘭民主學校副主任吳沛憶,及具有「太陽花學運」背景的青年部主任傅偉哲作主持。這與過去是由陳菊或管碧玲等年紀較大者作主持相比,令人頓生新鮮感。

「七合一」選舉過後,民進黨即進入迎接「二零一六」的作業。其一是「總統」黨內初選,按照兩年前「全代會」所通過的決議,將是採取全民調作業。這本來就對蔡英文有利,但蔡英文仍可操縱中執會,進一步作出對蔡英文更有利的決定,那就是民調作業的對象包括手機用戶,因為青年人多用手機,而傳統民調作業對象的固定電話,接聽者多是留守家庭的年長者。其二是「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安排,是將由中執會全權處理,蔡英文或將會有所偏向。其三是「區域立委」提名人的安排,除了現任者外,艱困選區人選的提名,中執會也有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