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采訪記者手記

張志軍首度訪台行程。雖然歷時不到80個小時,但此行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傾聽之旅”、“溝通之旅”、 “信心之旅”。不僅邁出65年來兩岸關系極為重要的一大步,大大增進了兩岸雙方、兩岸同胞的相互瞭解與溝通,鞏固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鼓舞、提振了兩岸同胞堅定走和平發展大路的信心,而且有力提升了兩岸交流機制化水準,開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嶄新格局,成效顯著,影響深遠。

6月25日:敢越雷池一步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5日踏上寶島的土地,成為首位到台灣參訪的大陸對台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他在抵台後感慨道:“我這次從北京到台灣,飛行一共用時不到3個小時,但是邁出這一步足足用了65年。”

1949年以來的65年裏,大陸官方、特別是自國台辦成立以來,其主任到台灣參訪,曾如天方夜譚般“難以想像”,因為台海海峽曾長期戰火紛飛、尖銳對峙、相互隔絕。即便自2008年結束緊張動蕩局面,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但兩岸間仍存在深刻的政治分歧,前不久台灣更爆發“反服貿學運”,島內反大陸、反對兩岸加強經濟合作、反對兩岸關系改善的雜音一時甚囂塵上。

但是,張志軍主任仍“如約而至”,今天下午更與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二次正式會面,就兩岸關系形勢和如何推進兩岸關系充分交換意見,達成積極共識,為推進兩岸關系向前發展再添動力。這充分說明,只要堅持維護一個中國的框架,只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兩岸之間就沒有越不過的“雷池”,關鍵在於雙方有無勇氣和智慧去擱置爭議、縮小分歧、凝聚共識、追求雙贏。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2005年4月,國共兩党毅然決定在時隔60年後再度握手、對話,時任國民党主席連戰先生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開啟“破冰之旅”。而今,國台辦主任訪台又從“不敢想像”變成不爭事實。這都充分証明,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主流民意。既然民氣可用,勇者更應無懼。兩岸雙方特別是台灣方面理應進一步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各界大交流,繼續堅定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6月26日:親戚要走得親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6日展開寶島走基層行程。一天時間裏,他走訪新北市汐止區厚德里、土城區頂埔公共托老中心、知名鳳梨酥廠家維格餅家五股總公司和溫泉之鄉烏來,與普通百姓閑話家常,瞭解台灣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經驗,給托育中心小朋友送上熊貓玩偶,為托老中心老人打飯,與中小企業主座談,與泰雅鄉親聯誼。張主任的親切言行、平實作風,讓新北市民眾印象深刻,紛紛“點贊”。他本人也表示,今天過得很愉快,感覺真正進入到台灣社會、瞭解台灣生活。

行前,張志軍就表示,此次台灣之行是“帶著耳朵的旅程”。抵台後,行程安排又重在與各地各界基層民眾接觸互動,俯下身來瞭解台灣。但兩天來,台灣一些政治團體、政客如影隨形,一路鼓噪騷擾。有人要他“滾回大陸去”,有人想讓他“感受民主震撼”,有人甚至大晚上跑到他下榻的飯店附近敲鑼打鼓,揚言要讓他睡不好覺。兩相對照,人們不禁要問:這是哪門子待客之道?這就是台灣某些人口口聲聲希望大陸方面感受到的“多元”和“活力”嗎?台灣最美的風景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大陸對台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度來訪且深入瞭解台灣,既是兩岸關系的新突破,對未來促進兩岸關系發展且讓成果更多惠及台灣各界尤其基層民眾,也具有實質意義。因此,民調顯示過半台灣民眾歡迎張志軍來訪。但面對這樣的主流民意,島內一些團體、一些人卻無動於衷,一意孤行,只能說他們是為反對而反對,既無謂又無聊,既可笑又可悲。

在25日陸委會歡迎晚宴上,陸委會與國台辦互贈“時勢正好”的琉璃擺飾和“福”字花瓶,均寓意兩岸和平成果珍貴美麗、福氣滿滿,但因琉璃、花瓶易碎,也需小心呵護。當前兩岸關系能呈現65年來最和平安寧的局面,當真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理應繼續加強接觸、溝通,不斷累積互信。這才是台灣同胞之福、兩岸人民之福、中華民族之福。

俗話講,“親戚生得親,也要走得親”。衷心希望島內這些反對兩岸交流對話、反對兩岸關系改善的團體和人士理性思考,拋棄偏見,走到參與兩岸和平發展、真正為台灣謀利造福的正道上來。

6月27日:意在茶夕蔔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晚應邀在美麗的高雄西子灣畔,與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茶敘。這是繼今年2月在上海和平飯店首次茶敘後,張、王再度茶敘。

兩岸關系,國之大事。貌似隨意之舉,往往別具深意。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一起晶茗,同樣意在“茶”外。果然,茶敘結束後,張志軍披露說,其間王郁琦向他介紹了台灣社會的有關情況,他向王郁琦介紹了這幾天來在台灣參訪的一些印象。同時,兩人還就兩岸關系的一些問題繼續交換了看法,認為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把這次國台辦和陸委會聯系溝通機制第二次會面中達成的共識落實好,讓這些成果能夠真正顯示出來,真正惠及兩岸同胞。

茶乃國飲,為兩岸同胞所同好。海風習習,濤聲陣陣。在這樣輕松愜意的氣氛下,張、王繼前日正武會面之後,再以朋友閑聊的方式交換意見,可以談得更開、更深入,也容易凝聚共識。而兩位負責人在3天之內兩度會面,也體現出雙方對運作好兩部門間聯系溝通機制的高度重視,更表達出乘勝追擊、落實好會面成果的迫切意願。

兩岸本就一家親,加之有兩岸主流民意對繼續和平發展的強勁支持,盡管兩岸之間還存在一些難題與挑戰,但只要雙方齊心協力,相向而行,相信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應對不了的挑戰。至盼今後兩岸之間多一點溫情,多一點輕松!

6月28日:兩岸都需“博感情”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8日傍晚搭機離台,結束4天3夜的首度訪台行程。連日來,他勤走基層,每到一處都笑容滿面地與基層民眾親切接觸、溝通,努力瞭解一個真實的台灣,認真傾聽台灣民眾對發展兩岸關系的意見和建議,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傾聽之旅”、 “溝通之旅”。

記者隨行采訪,真切感受到張主任“知台”的努力與誠意,他此行所展現出來的親民、務實作風和誠意。善意,也廣受島內各界肯定。台灣媒體即指出,此行開啟大陸對台工作“得民心”時代。

由於一些“台獨”分子的幹擾,張主任調整了今天的行程安排:不能親身探訪前鎮漁港,一早即會見台灣漁業界代表;不能去霧峰林家,就在台中與林家後人代表交流;沒去成鹿港天后宮,就委託代表贈送漆器媽祖,兌現自己的承諾“一舉一動,力求周全”因此,雖然行程有所改變,但此行的目的與效果並沒變。

65年來,兩岸走過不同的發展道路,形成社會制度、價值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差異。對此,大陸領導人此前就明確表示,尊重台灣民眾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此次張主任又再次鄭重宣示,且以自己的實際言行充分體現了“尊重”。大陸方面、對台事務主管部門這樣做,無非為了消除兩岸之間存在的心理差距,增進兩岸同胞的瞭解與理解。

來而不往非禮也,面對大陸方面的真誠態度、親善之舉,台灣的某些人是否也要好好想一想如何與大陸同胞博感情?是否也要尊重大陸民眾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價值理念和生活方武?是否也該傾聽大陸的民意,多瞭解大陸實情,多做促進兩岸和諧的事,少一些傷害大陸同胞感情、損害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的言行?

海峽兩岸,利益攸關、命運攸關、前途攸關。張志軍27日下午在參訪佛光山時許了個願:希望兩岸同胞能以親情智慧來化解心結,攜手為兩岸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兩岸同胞的福祉作出努力。我們堅信,只要兩岸雙方、兩岸同胞都積極、努力向對方博感情,多一些理性、親情與溝通,少一些沖突、仇視與對立,張志軍的這個願望一定會實現。

(陳斌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