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老店——澳門佛笑樓的百年傳奇

【新華社12月11日電】福隆新街是一條澳門老街,開業於1903年的“佛笑樓”坐落於此。

老店白墻黑門、貌不驚人,輕輕推開那扇黑漆木門,澳門“葡式菜”那充滿異域情調的濃香便會撲鼻而來,伴隨這濃香的是一個延續了上百年的傳奇故事。

“佛笑樓的創始人是我太爺黃民成。祖籍廣東中山的太爺有著過人的商業嗅覺,見那時澳門餐飲業裏中餐多、葡餐少,而很多葡萄牙人又樂意嘗試中國菜,便開創了澳門第一家中葡菜式結合的餐廳。”佛笑樓第四代掌門人黃慶添這樣述說著佛笑樓的緣起。

“太爺為餐廳取名佛笑樓,寓意是希望客人在餐廳用完餐後,盡數帶著笑容離開,而佛的笑容祥和,代表著一切美好的存在。”

老店在漫長的歲月裏接待過宋美齡、李小龍、白雪仙、汪明荃等多位名人政要,不乏輝煌記憶,也有灰色的年代。

上世紀40至60年代,二戰、戒嚴等事件使得佛笑樓的生意舉步維艱。直至70年代後,澳門逐步開放,遊客漸多,加之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人們陸續走出家門走進餐廳,佛笑樓生意也節節攀升,店面由兩層加為三層。但在上世紀90年代回歸之前的那段日子,糟糕的社會治安使佛笑樓再度陷入窘境。很多餐廳被迫關門,佛笑樓也關掉了二、三樓。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澳門經濟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2000年,曾留學歐美的黃慶添從香港返回澳門,正式接手佛笑樓。這位年輕掌門對佛笑樓的經營進行了有益的革新:放棄容易出錯的紙筆點單,將落單系統改為電腦化系統;耐心說服老員工接受刷卡結賬;精簡原先種類繁多的菜肴,保留最受食客歡迎的菜品,像招牌烤乳鴿、招牌蟹、非洲雞……增添了特色新菜,如蠔油雞絲炒飯等等。

作為一位革新者,黃慶添談起老輩人的理念時,佩服、自豪之情仍溢於言表。他認為這理念是凡事當親歷親為,一定不可以騙人——這是最重要的。“爺爺說一定要準時給員工出糧(發工資),可以早,但絕對不可以遲。”

黃慶添的爺爺黃漢興先生曾擔任過澳門總商會的常務理事,經營佛笑樓的同時不忘慈善事業,資助過同善堂、鏡湖醫院,多次派米救濟困難的人。

今年已86歲高齡的容叔,15歲入佛笑樓當年跟隨黃漢興老闆做事數十年。時至今日,容叔已堪稱老店的“鎮店之寶”。許多老顧客進店後問的第一句話便是:“容叔在嗎?”因為容叔知曉每一個熟客的喜好,客人也喜歡和他聊天。

大耳朵、精神矍鑠的容叔衣著整潔,係著小領結,幹活麻利,平日仍負責點菜工作。每天清晨,他會搭乘83路公交車到中區上班,從不遲到。容叔告訴記者:“我要幹到不能動為止。”

談起回歸15年,黃慶添滿懷感恩之情。他說,澳門特區政府為澳門民眾用心做了很多事,如長者福利、免費醫療券、青年創業援助,極盡所能地推廣旅遊業等。黃慶添坦言自己是“個人遊”的受益者,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餐廳忙的時候,他這個老闆還得親自“跑堂”,說到這兒,黃慶添莞爾一笑。

黃慶添說,他的根在澳門,澳門現在穩定、繁榮,他覺得自己很幸福。他說,對於每個澳門人來說,愛國愛澳是很自然的事。

在不久的將來,黃慶添希望把佛笑樓的分店開到內地去,讓更多的人分享佛笑樓飄香百年的美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