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區澳門是觀望還是融入?

陳觀生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稱,廣東自貿試驗區包括3個區域,分別是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和廣州南沙片區,初步計劃3區各有不同功能,前海主要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橫琴主要成為澳門經濟未來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撐,南沙除面向港澳外,將可能更多面向國際,在投資貿易方面探索跟國際接軌,前海和橫琴也須承擔相關功能。從傳聞中“省港澳自貿區”到正式的“廣東省自貿區”,雖然官方的說法是港澳都是自由港所以不捆綁,不過在行政操作上以及實際運作中,必然從三方協調的機制變成廣東主導即可。過往在橫琴開發中,澳門大多處於觀望以及難以融入的狀況。而廣東自貿區的建設,澳門是繼續觀望還是儘快融入其中?

廣東自貿區對本澳的利好

一般認為,廣東自貿區利好港澳發展。廣東方面也表示,港澳投資者、經營者今後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可享受CEPA和自貿區政策的疊加。廣東自貿區對港澳與國外投資者將有區別,有別於滬津,港澳門檻可能更低、條件可能更寬鬆。

廣東省發改委表示,中央建自貿區有很明確的原則,就是自貿區先行先試的體制、機制政策是要可以複製、可以推廣的,因此廣東自貿區將來不會再是“政策窪地”,而是“規則高地”。

廣東不能再通過自貿區搞這個優惠、那個優惠,自貿區最重要的是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創造一個很好的體制政策環境,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適應國際貿易規則,自貿區所有方案的設定都要按這個總的指導原則來進行。

粵港、粵澳現有的CEPA特別安排,在很多方面比如CEPA(Ⅰ)至CEPA(Ⅱ),就已比自貿區制度安排靈活,廣東將來的負面清單會有附件,哪些門檻針對港澳會降低——只是針對港澳,其他投資者不享受這個待遇。廣東自貿區是兩方面政策、體制和機制創新的疊加,特別是前海和橫琴。國家已給前海、橫琴、南沙三個新區政策,將來同樣適用於自貿區。自貿區還會設置一系列新的體制機制,這將是廣東自貿區與上海、天津相比的很大特點。

稱,廣東自貿區與其他省市不一樣的地方,是在三個新區基礎上挑出一部分,自貿試驗區與三個新區政策有疊加,但會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探索和國際投資貿易便利規則進行一些接軌,因此比原有的三個平臺會更加開放。

有專家分析,廣東自貿區對本澳的利好。首先是廣東自貿區對待港澳地區與對待國際上的投資者,將有一定區別,港澳進入的門檻或將更低,要求的條件也可能會更寬鬆。

專家認為,對港澳實行更低的門檻要求,這體現了“粵港澳自貿區”的建設思路。為港澳提供一個准入的低門檻,一方面,給港澳提供參與廣東一起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廣東也可以利用香港的人才、經驗、管道優勢,也可以利用澳門資金的優勢。”

專家同時分析,廣東自貿區或將不會明文規定為港澳提供優惠,更多會體現在操作層面上,“雖然很多政策可能針對香港、澳門進行設計,但對其他地區進入的投資者同樣持歡迎態度。”

其次,廣東省明確橫琴主要成為澳門經濟未來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撐。在橫琴新區開發中,“澳門優先”成為原則之一。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珠海現有澳門投資企業超1000家,投資總額達25億美元,分別占珠海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總量、投資總額的35.2%和8%。珠海市主要領導稱,爭取到2019年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橫琴50%以上建設用地出讓給澳門企業,在橫琴的澳門企業超過1萬家,培育3-5個規模化高端服務業,30%以上橫琴常住人口來自于澳門居民,兩地每年共同吸引遊客超過5000萬人次。

珠海市還計畫構建了趨同港澳的金融、稅收、產業等政策環境,並設立初始規模為100億元的產業引導扶持基金。對澳門企業土地供應到位,目前橫琴已供地和簽約的澳門專案用地932公頃,占橫琴建設用地的53%。特設澳門投資綠色通道和橫琴駐澳門投資諮詢點,成立以何厚鏵為主任委員的橫琴新區發展諮詢委員會,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啟動,實現通關便利化等政策都利好珠澳合作與澳門經濟多元化。

此外,國家要求廣東與港澳在2015年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需要制度創新,廣東自貿試驗區是探索新制度的平臺,例如營商環境,政府職能轉變,企業註冊登記及通關等。

廣東自貿區將以投資便利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CEPA全面實施為主要抓手,促進區域內市場資源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在廣東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推動粵港澳聯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將有助於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有利於三地經濟融合、城市融合。

按照橫琴方面的規劃,橫琴建設自貿區的目標 “第一是要把橫琴建設成為珠港澳國際都會區的重要一極,第二個目標就是與澳門共建‘一中心一平臺’—世界級旅遊度假中心和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平臺。”

在橫琴投資,澳門還可“開小灶”。以金融為例,通過CEPA,降低了澳門銀行進入內地的資產要求,目前澳門的銀行只要達到40億美元即可進入橫琴發展。

通過自貿區的建設,橫琴在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促進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構建更加開放自由便利的政策體系,更好地承接和提升港澳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轉移發展。來橫琴自貿區將實現與港澳在旅遊、商務服務、金融、文化教育、技術研發、人才等領域的全方位創新合作,打造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的樞紐和橋樑。據透露,橫琴、保稅區及跨境工業區都將納入自貿區範圍,跨境工業區則將從原來第二產業向國際商貿服務產業轉型,設離岸免稅區。

再如“CEPA升級版”的開放,加上廣東自貿區與國際貿易接軌的便利措施,澳門進入門檻與外資有所差異,門檻將更低。廣東自貿區發展帶給本澳的一系列利好,澳門中小企可把握機遇,可以發展例如物流和跨境消費等行業,促進產業多元,以及發揮葡語國家平臺,協助中國產能“走出去”,外資“引進來”。

廣東自貿區後續政策仍待觀望

當代世界經濟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經濟全球化,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貿易安排一直是驅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1973年國際海關理事會簽訂的《京都公約》,將自由貿易區定義為:“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于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美國關稅委員會給自由貿易區下的定義是:自由貿易區對用於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關稅方面有別於一般關稅地區是一個只要進口商品不流入國內市場可免除關稅的獨立封鎖地區。自由貿易區的另一種官方解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包括獨立關稅地區)根據WTO(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為實現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所進行的地區性貿易安排(Free Trade Agreement: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約方所形成的區域。這種區域性安排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務貿易、投資、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保護、標準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是一個國家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

加快實施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中國雖已提出“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概念,但人們並不瞭解其具體內容,更不知發展目標及行動舉措,因此,該戰略仍停留在上層和少數操作部門層面上,致使地方和企業不能及時跟進並採取相應行動,以充分、有效地獲取自由貿易區所產生的效益。習近平指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路,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努力擴大數量、更要講品質,大膽探索、與時俱進,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新議題談判。要堅持底線思維、注重防風險,做好風險評估,努力排除風險因素,加強先行先試、科學求證,加快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築牢安全網。要繼續練好內功、辦好自己事,加快市場化改革,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支援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這個就是廣東自貿區設立的大局形勢。那麼廣東自貿區未來的政策對於本澳來說,有那些方面內容值得關注?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在大多數自由貿易協定下,美國和歐盟自貿區對服務貿易自由化都採取了“負向清單方式”,除了包含在保留清單中的領域外,其他的服務貿易是沒有貿易限制的,並且新的服務部門被自動地納入到該協定下。

根據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廣東自貿區亦將建立“負向清單”,這對於在CEPA安排下“只聞樓梯響”的廣東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將迎來真正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在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英文簡稱)框架下,廣東與港澳服務貿易趨向自由化,但迄今尚未形成港澳服務業大幅北進的局面。在CEPA覆蓋的52個服務行業中,市場調研服務、社會服務、專業設計服務、體育服務等20個行業的簽發數量為零。目前香港共有30萬家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