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領導人會面在即 台灣各界期待為兩岸關係增動能

【新華社臺北11月6日電】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於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的消息公佈以來,在島內引起持續關注,台灣各界予以正面評價,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將給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積極效果,期待為兩岸關係增動能。

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消息4日發佈,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介紹,陸委會當天民調顯示,贊成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台灣民眾高達八成以上。台灣《聯合報》4日開放網絡民調,截至4日晚上10時,調查共吸引1.66萬名網友投票,其中贊成此次兩岸領導人會面的網民佔90%以上。

兩岸領導人會面也受到台灣專家學者和企業界支持。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王志剛對會面給予正向評價,認為對兩岸和平將帶來正面效果。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表示,兩岸關係穩定,對台灣發展有好處,也會讓台灣經濟信心更強。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兩岸領導人終於能夠正式會面,值得肯定。因為唯有兩岸有更多的交流,兩岸才能朝向和平發展,企業也才能擁有更穩定的發展平臺。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亦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對兩岸和平交流有正面意義,希望未來兩岸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能夠繼續保持良好的交流。

位於高雄的南台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發表聲明指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聲明還指出,此時此刻舉行會面,有利於繼續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台灣輔仁大學教授何思慎投書媒體說,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實現,為兩岸關係中最脆弱的安全信心加碼,將可為兩岸關繫帶來經濟與安全共伴的良性迴圈。

中國國民黨等政治團體幾天來持續表態,樂見並支持兩岸領導人會面,認為會面代表兩岸關係邁入合作雙贏的里程碑,各界應該以正面心態看待。對於民進黨等泛綠陣營反對甚至抹黑兩岸領導人會面的言行,台灣主流輿論持續揭批。《聯合報》6日社論“黑白集”文章指出,民進黨對兩岸領導人會面反應強烈,兩岸關係的任何進展,如果在民進黨眼中都只能解讀為“賣臺”,外界很難想像它有理性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