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朝鮮“沒轍”,美豈能怪中國

朝鮮半島會擦槍走火嗎?“三八線”兩側局勢的發展令不少分析人士越來越擔憂。  繼美國可攜帶核武器的B-52戰略轟炸機1月10日低空飛越半島、以“展示肌肉”的方武回應朝鮮此前宣佈的“氫彈”試驗後,韓國國防部11日表示,正與美國磋商在半島部署更多戰略武器。而在“三八線”附近,對抗正酣的朝韓“喇叭戰”也讓雙方敵意不斷積累。3萬駐韓美軍已進入最高戒備狀態。有外媒擔憂地問:“這是要爆發大戰的節奏嗎?”

不願看到事態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局面,-些外媒和西方政客試圖把責任往中國身上推,認為中國是解決朝核問題的關鍵。法新社稱,聯合國外交官們想知道,為了遏制-個加大了核邊緣政策賭注的挑舋性鄰國,中國願意走多遠?美戰略武器排隊赴韓朝“以核對核” 韓國YTN電視台11日稱,除了B-52轟炸機外,美國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B-2隱形轟炸機等戰略武器也將來韓,未來韓美對朝軍事施壓的強度將進-步提升。

韓國《世界日報》稱,美國對朝施壓措施的輪廓逐漸顯現,將從軍事、外交、國內立法等三個領域開始構築對朝包圍網。軍事領域,美國將與韓國舉行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以向朝鮮示威,預計今後兩月美軍戰略武器將大舉來韓。外交方面,美國將帶領盟國爭取在聯合國安理會盡快通過高強度的對朝制裁決議案,並將引導國際社會實施更強硬的制裁措施。

除了軍事應對,韓國還決定,進-步限制韓方人員進出朝鮮開城工業區,將出入開城工業區的韓方人員減少到“最小必要規模”。

就在美國用B-52飛越朝鮮半島的當天,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首次表態,進行氫彈試驗是朝鮮在應對來自美國及其盟友核戰爭威脅下的“自衛手段”。

緊接著,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11日以“以核對核.這是我們的回應方式”為題刊文稱,朝鮮現在擁有氫彈,成為核強國,這是美國自身導致的結果。美國對朝實施敵對政策,對朝進行核威脅,朝鮮不可避免地發展核武器,現在成功進行氫彈試驗,美國再也沒有可以扼殺朝鮮的手段了。文章稱,如果美國不放棄對朝敵視政策,朝鮮為了國家自主權和民族生存權,將從質和量兩方面不斷加強核遏制力。那時,美國將招致更加毀滅性的後果。

此外,朝鮮還與韓國打起“喇叭戰”。韓聯社稱,朝鮮在毗鄰韓國的兩處邊境地區啟動對韓擴音喊話後,又將喊話範圍擴大至韓國進行對朝擴音喊話的幾乎所有地區。由於朝方擴音設備輸出功率低,在韓方-側難以聽清朝軍喊話,只是根據風向和氣象條件偶爾能聽到喊話內容。朝方的喊話以歌頌金正恩的音樂和宣傳朝鮮體制的內容為主,還包括批評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內容。而韓軍在毗鄰朝鮮的十餘處邊境地區進行對朝擴音喊話、喊話內容不僅包括韓國爆紅歌曲、天氣預報和最新新聞,還包括直接批評金正恩的內容。

韓國《國民日報)稱,隨著韓軍重啟對朝心理戰廣播和美軍戰略武器持續出現在朝鮮周邊,朝鮮目前並沒有對外做出反應,只是在內部營造慶祝氛圍。有分析認為,朝鮮現在保持低調是在觀察外部動向,-旦國際社會實施實質陸制裁,不排除朝鮮發起武裝挑舋的可能。韓國慶南大學教授梁茂進認為,朝鮮可能的軍事動作包括炮擊韓軍擴音器、持續在“三八線”最前沿增兵、入侵韓朝“海上分界線”、發射導彈等。

“半島擦槍走火的危險時刻都存在,如果管控不好,沖突隨時可能發生。”中國亞太學會朝鮮半島研究會委員王林昌11日表示,目前任何-方都不想示弱,美國希望用戰略武器對朝施壓和示威,宣示對韓國的保護,但強硬行動只會進-步加劇局勢的緊張。半島局勢雙方互為因果,雙方保持適當克制才能不讓局勢失控。

美對華施壓批評對朝政策失敗

“每當朝鮮進行核試驗時,世界都在關注著中國”,韓國《中央日報》網站以此刊文稱,中國持有最多最有效且強有力的壓制朝鮮的王牌;只有中國積極參與,對朝制裁才能發揮效果。《韓國時報》也撰文認為,中國對朝鮮手裏有牌,在朝核問題上應該支持聯合國制裁朝鮮,而韓國為了與中國有更緊密的關系,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甚至不惜風險參加了去年9月3日的大閱兵,因此中國在這樣的時候應該要做些什麼。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也認為,美國政府現在必須利用這場危機力促中國對朝鮮施加嚴厲的懲罰。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7日報道稱,美國奧巴馬政府1月7日警告中國稱,其在遏制朝鮮方面採取的立場“未奏效”,並說現在是時侯終結與這個中國已支持數十年的國家的“照常關系”了。

“朝鮮是中國應當解決的問題”,-貫大嘴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再次“放炮”,他接受CNN采訪時稱,“中國應當挺身而出解決這-問題,沒有中國的援助,朝鮮入連飯都吃不飽。美國應當向中方施壓促使他們著手處理這-問題。如果中國不解決這-問題,美國只要提高進口關稅或者中斷貿易,中國在兩分鐘之內就會崩潰。”

1月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克裏通電話。在通話後,克裏罕見地現身國務院新聞發布廳說:“中國希望採取其特有立場,我們對此表示認同和尊重,會給予其空間實施。但今天我在與王毅談話時闡明,這種立場未奏效,我們不能-切照舊。”

一些美國媒體在報道這-消息吋誇大為“中國對朝策略失敗”。中國外交部8日對美方的這-看法給予了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半島核問題的由來和症結不在中國,解決問題的關鍵也不在中國”。

朝鮮擁核,中國暗示美該負責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稱,中國拒絕了美國關於其對朝政策失敗的批評,並暗示是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要對朝鮮擁抱核武器負責。-名中國官員表示,勸說朝鮮政府放棄核計劃是所有國家而不僅僅是中國的責任。

報道稱,華春瑩在記者會上沒有點美國的名,但她的話明顯道出了中國人的想法——過去十年中,美國人在經濟和政治上孤立朝鮮的努力讓局勢惡化了。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表示,美國有人將責任往中國身上推是-種無知的表現,因為朝核問題的惡化很大-部分責任在美國。上世紀90年代朝美簽訂核框架協議以來,美國-直不執行協議,未能履行對朝援助承諾。朝鮮退出六方會談後,美國開始執行“第二線”策略,力圖把中國推向前排,把朝核問題往中國身上推。可事實上,朝鮮進行核試驗針對的就是美國,從朝鮮發布的聲明來看,幾乎就是在向美國喊話。各方應認真對待朝核問題,而不是簡單把責任推給別人,自己退到後臺。

“中美在朝鮮問題上‘分歧深刻”’,日本外交學者網站以此刊文稱,中美現在在朝鮮問題上暴露出的分歧有至少四個重要方面:

影響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能夠影響

朝鮮的食品和燃料供應,平壤的命運掌握在北京手中。然而,朝鮮將中國的援助視為理所當然,認為地緣政治利益將不允許中國停止援助。但華盛頓現在正竭力將中國推向停止援助的方向。

意識形態:對中國來說,盡管朝鮮進行了四次核試驗,但美國對平壤的敵意才是朝鮮半島敵對狀態的根源。

手段:與朝鮮的外交記錄顯示,不管是獎勵措施還是高壓行動都沒能成功誘使朝鮮進行合作。美國發出的信號(能夠攜帶核彈的B-2和B-52轟炸機飛越朝鮮半島)也沒能成功地劃下-條旨在遏制朝鮮挑舋行為的界線。但中國擔心更多的壓力將導致朝鮮半島不穩定,因此-直遲遲不願對平壤加大壓力。

最終狀態:美國和中國在南海日趨激烈的競爭,已經開始抑制中美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合作前景。迄今為止,朝鮮-直在依靠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不信任來獲得自己的生存空間。

六方會談仍是最佳的選擇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多數觀點認為,關於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的制裁決議,中國會投贊成票。

中國外交系統-名不願具名的人士說,對於朝鮮前三次核試驗,中國雖然堅決反對並支持聯合國有關制裁朝鮮的決議,但考慮到諸多因素並沒有對朝鮮“下狠手”,仍然給它-定援助。不料朝鮮變本加厲試爆了“氫彈”,逼迫中國加大制裁朝鮮的力度。

但這名人士同時稱,中國也不會走另一個極端,不會“完全放棄朝鮮”。因為如果朝鮮出現大動蕩,不僅可能產生大量難民,也可能改變地緣政治版圖,成為東北亞地區的長期不穩定因素,甚至引發戰亂,這顯然對中國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十分不利。

他也強調,中國並不具備單獨解決朝核問題的能力,有些國家和西方輿論故意誇大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這其實有推卸責任之嫌。目前來看,六方會談仍是最有效、代價最小的選擇。因此,中國可能加大對朝鮮制裁,目的還是讓它迷途知返,重新回到六方會談。    .

過去7年來,由於國力相對衰減、財力十分有限,美國處於戰略收縮的狀態,所以在朝核問題上華盛頓-直採取戰略忍耐的姿態。由於華盛頓認為朝鮮的核武器和彈道導彈還不會威脅到自己,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把朝核問題的主要“調解權”扔給中國。現在朝核出現了問題,於是美國又把主要責任歸咎於中國。

但深人來看,朝核問題的矛盾主要還是朝美之間的。中國在這-過程中只是扮演了“促和”的角色,不應該也不可能承擔太多的責任。朝核問題發展到今天這個狀況,對大家都沒有好處。中國在這一過程中已經付出最大努力,一方面幫助有關各方建立對話,推動六方會談重新啟動;一方面推動、幫助朝鮮走向經濟開放的道路。美國及-些西方媒體應該看到中國的努力。接下來,美國可能會對朝鮮更加強硬。這樣做只會讓朝核問題的矛盾更加激化。而且,這些武器的部署也給中國帶來了客觀上的“不舒服感”。

對朝核問題出現的新狀況,中國的應和還是要在聯合國框架下進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謹慎行事。解決這次核試驗引發的新一輪朝核危機,還是需要有關各方坐下來談-談。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認真考慮對方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