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3月1日起,來自京外的全國政協委員陸續抵達北京並向大會報到,準備出席將於3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
初春的北京微風和煦,陽光明媚。上午10時30分,一架飛機徐徐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飛抵北京,成為首批抵京的京外委員。14時18分,隨著Z316次列車駛入北京西站,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也乘坐火車抵達北京。
記者在政協委員駐地看到,報到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儘管經歷了舟車勞頓,但談起未來十幾天的兩會議程,委員們都顯得精神振奮。
“貧困地區的教育普遍面臨師資薄弱、基礎條件差、人才流失的問題,我這次帶來了一個關於教育扶貧的提案,希望國家能夠提升中西部高校的綜合實力,讓更多貧困地區群眾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大學回族研究院院長馬宗保說。
“國家政治更加穩定,經濟更加強盛,文化更加多樣化,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這就是我對‘十三五’最大的期待。”全國政協委員姚哈斯由衷地說。
探營全國兩會新聞中心:3200多名中外記者蓄勢待發
記者1日從全國兩會新聞中心瞭解到,今年已有3200多名中外記者報名採訪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
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副主任祝壽臣介紹,隨著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在即,截至目前,報名記者中,境內記者有1900多人,港澳臺記者有360多人,外國記者有1000多人,外國記者比去年略有增加。目前記者證件正陸續發放。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十三五”規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宏觀經濟走向、人民幣匯率、股市樓市動態等,都是中外媒體關注的熱點。
全國兩會新聞中心駐地位於北京梅地亞中心。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每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聞中心都會組織系列記者會,邀請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出席記者會,回答媒體提問。
在現場,記者看到新聞中心內設境內記者組、外國記者組、港澳臺記者組等辦公區,不時有記者前來領證、諮詢,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並向記者介紹新聞中心功能和服務事項。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將分別於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新華社設在人民大會堂的兩會新聞報道中心1日正式運行。
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是唯一在人民大會堂設立兩會新聞報道中心的新聞媒體。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將以中、英、法、西、俄、阿、葡、日8種語言和文字、圖片、音視頻、報刊、網絡新媒體等多種形式,為海內外用戶和受眾提供全方位、多媒體、立體式的新聞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