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展望轉為負面?即將硬著陸?拖纍世界經濟?改革存內部分歧?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首場發佈會上,媒體將針對中國經濟各個版本的“唱空”一股腦拋向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
面對這些質疑,徐紹史給出強力回應,既介紹了中國經濟現狀也分析了未來發展趨勢;既坦陳經濟面臨的風險,也透露化解壓力的工具箱;既有擺事實講道理的陳述也有提高音量的強調。
他說,“中國經濟是絕對不會“硬著陸”的,所謂“硬著陸”的預言,是一定要落空的。所以請大家放心,不存在這種可能”。
在“唱空”中國的論調中,最新的版本來源於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穆迪。該機構近期將中國主權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理由是政府債務上昇、外匯儲備下降和推進改革的不確定性。
在路透社記者提到這一觀點後,徐紹史用兩個“不能”概括了“穆迪”對於中國經濟的研究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不能用傳統視角來看中國經濟。徐紹史表示,新常態下看待中國經濟的三個核心角度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他列舉一系列數據說明,中國經濟平穩實現速度變化、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和新的動能快速成長。
其次,不能刻舟求劍,分析經濟要看趨勢。徐紹史表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撐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中國經濟是否面臨壓力?徐紹史表示,風險不容忽視,但政策儲備充裕。他透露,中國官方的政策工具箱裡有充足的政策,而且還在不斷地研究充實。
在用“硬著陸”等詞彙表達對中國經濟未來悲觀態度的同時,“唱空者”還試圖通過“唱衰”改革,來論證中國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就有外媒在發佈會上詢問“供給側改革遭遇國企抵制”的傳言。
“這個情況依我看是不存在的”,徐紹史表示,因為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因此確實有難度。但中國2015年已經拿出了三方面的方案,2016年將是這些方案的“落實年”。
徐紹史表示,據其瞭解,廣大國有企業的干部和職工,以及他們的主管部門都是非常擁護國有企業改革的,他們正在積極配合做好改革的各項試點工作和實施工作的。
“唱空”中國的第三個版本是超越中國本身而聚焦中國對外界影響的“拖纍世界經濟論”。
徐紹史通過進口、對外投資等多個數據論證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並強調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會低於美國。
他還反問說,如果說中國股市波動、匯率波動影響了世界市場,那麼中國春節休假期間,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股市的劇烈波動又如何解釋?他強調,中國拖纍世界經濟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