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將舉行 “李蕭會”受關注

【香港中通社3月20日電】台北消息: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將於22日在海南舉行,台媒報道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將於24日會面,可能是兩岸在博鰲論壇上會面最敏感的一年。

據悉,今年台灣方面積極爭取舉行“李蕭會”,希望能就未來兩岸關係交換意見。今年“李蕭會”若成行,將是兩人繼2014年博鰲會面以來第2次會面。台媒指出,今年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首次對台灣政黨輪替表態,稱大陸對台方針不會因台灣政權更迭而改變;而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用詞明顯強硬。博鰲期間,李克強是否做出進一步表示,值得留意。

此外,中國大陸近日宣佈與岡比亞復交,使兩岸“外交休兵”默契面臨重大考驗;民進黨即將執政、南海問題持續發酵等因素,使得今年成為兩岸在博鰲論壇上最敏感的一年。儘管博鰲論壇強調經濟為主軸,但兩岸雙方都難以迴避複雜的政經議題,值此時刻,蕭、李兩人在博鰲的互動備受關注。

據悉,蕭萬長將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身分,率團前往博鰲論壇,出席兩岸企業家圓桌論壇和國台辦晚宴。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說,蕭萬長希望與全球政商老朋友交換意見,穩定兩岸和平發展。台灣和大陸可以相互合作,兩岸合作要以壯大台灣為正向思考,將台灣經貿延伸到東南亞、中亞等市場,甚至全球。

據指出,蕭萬長出席博鰲論壇,行前未安排見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馬英九方面也沒傳達訊息。詹火生說,博鰲論壇在2001年陳水扁執政時就創辦,這次會議與是否政黨輪替無關,沒有任何政黨考量,而是反映台灣民間看法。但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並未表達要參加論壇。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說,現在還是國民黨執政,博鰲論壇出席代表要尊重執政黨安排。520政黨輪替後,未來將派誰出席,同樣要尊重民進黨當局。

馬英九呼籲將在台陸生納入台灣健保

【香港中通社3月20日電】台北消息: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0日出席“中華青年交流協會成立20週年慶祝大會”時,再次呼籲將大陸學生納入台灣健保,指出陸生納保並非獨厚陸生,外國學生與僑生早已有健保,照顧外籍學生是國際規範,不應在這個地方小氣。

馬英九說,給陸生健保,幫助他們也幫助健保,因為年輕人加入健保“是我們賺到”。以外生和僑生經驗,他們每個人繳新台幣600多元,公共補助400多元,用的錢比繳的錢少,換句話說,他們其實是在幫助健保。

馬英九表示,到海外留學都有使用公共服務,但不見得有繳稅,因此不能說沒繳稅,就不讓他們享有健保。不讓陸生納保不是小氣的問題,而是完全不知道教育學生交流的基本規範。因此應該趕快讓全民健保適用到大陸學生,以及所有外來的學生,讓他們享有和本地學生一樣的的條件,這才是把台灣打造成兩岸高教重鎮的最重要一步。也希望推動兩岸年輕人當交換生,建立感情,打好長遠的和平基礎。

馬英九表示,兩岸交流中,年輕人非常關鍵,將來發生影響力遠超過其他任何年齡層。

談兩岸 馬英九:一中各表不是一中亂表

【中央社台北20日電】馬英九今天表示,他去年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時當面表示,一中各表不會表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是「一中各表」,不是「一中亂表」。

馬英九昨天結束「久安專案」之旅,搭機返國,上午出席中華青年交流協會成立20週年慶祝大會。

馬英九表示,兩岸交流中,年輕人非常關鍵,將來發生影響力遠超過其他任何年齡層。

馬英九說,他8年前開始任“總統”,努力啟動停滯近12年的兩岸關係,當然要有一套清楚論述。他的論述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下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馬英九表示,「不統」是他8年任內不談統一,「不獨」是不搞台獨,「不武」是不用武力,每字都有深意。在這基礎下,兩岸7年多簽署23個協議,兩岸關係從過去衝突對立,變成和解、和平與合作。

馬英九說,他上任不到1個月,就開放兩岸直航與中國大陸觀光客訪台,陸客至今累積超過1800萬人次,去年就超過400萬人次。陸客過去要經香港、日本,開放直航後,涵蓋台灣10個航點、中國大陸54個航點,交流非常密切。

此外,馬英九表示,假如沒和中國大陸做生意,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可能出現赤字。中國大陸周邊23個國家地區,有17個以中國大陸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這很自然,不可能因主觀意願而改變。

馬英九說,有人擔心對中國大陸依賴太高,西元2000年對中國大陸、香港出口占整體24%,2008年民主進步黨執政8年,比例上升到40%,現在他執政8年後,反而變成38%。

馬英九表示,貿易量增加,比例卻降低,是因採取大致還算有效的分散出口策略。這同一段時間,台灣和東協10國貿易從占14%增加到19%,透過分散策略,總量絕對數字增加,依賴程度反而降低。不能把對外貿易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對中國大陸這個「特大號的籃子」,1個雞蛋都不放也不對。

馬英九說,經過長期交流,終於與中國大陸逐漸累積共識。他去年到新加坡和習近平會面,主要目的就是「鞏固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現狀」。要做到這一點,共同政治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馬英九表示,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不可能有第二種解釋。「馬習會」不是只有象徵意義,也有實質成果。馬習會是九二共識出現後,雙方領導人第一次碰面,不稱國號、不稱官銜,只稱名字,互稱習先生、馬先生。這一套儀節,雙方先遣人員大概1分鐘就確定,沒任何爭議,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