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何以自信前行

對中國經濟的自信,既緣於當前經濟發展的“穩”態,也緣於轉型發展的“進”勢;既有改革動力的支撐,也有開放活力的帶動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在新平臺上企穩,給出的答卷值得世界尊敬——6.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25%。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一方面,中國經濟正遭遇“三期疊加”所帶來的陣痛;另一方面,持續低迷的世界經濟環境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

早在2013年10月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明確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這就要不斷爬坡過坎、攻堅克難。這必然伴隨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但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挑戰中成長。三年多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中國沉著應對,銳意進取,不斷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確立了中國經濟新形勢下發展的大邏輯,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我們有信心在改革發展穩定之間,以及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之間找到平衡點,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2014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諮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時的一番表態擲地有聲。

“掌舵者”對中國經濟的自信,既緣於當前經濟發展的“穩”態,也緣於轉型發展的“進”勢;既有改革動力的支撐,也有開放活力的帶動。砥礪奮進的中國經濟正穩步邁向轉型發展的新征程。

經濟基本面穩定

從2013年的兩位數增長,調整到2015年的6.9%,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減速引發世界的高度關注。一時間,各種擔憂不絕於耳。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中國經濟能不能持續健康發展?較為理性的憂慮之外,更有“唱空者”再度拋出金融風險爆發論、樓市泡沫破裂論、地方債風險漩渦論等陳詞濫調。

不可否認,較之以往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目前經濟增速確實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實質變化,主要經濟指標也都在預期範圍之內。6.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依然名列前茅。

一系列指標支撐著“穩”的態勢。經濟增速四個季度運行較為平穩,未出現大的波動。物價方面,居民消費價格走勢整體波動幅度不大,全年CPI上漲1.4%。居民收入方面,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繼續跑贏GDP增長。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

就業形勢不僅平穩,還好於預期。全年新增就業突破1300萬,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1%左右。今年1月份,中國調查失業率統計範圍從31個大中城市擴大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後,調查失業率資料為4.99%。對於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來說,就業能保持這一水準相當不易。作為環保指標的單位GDP能耗也在逐年下降。對外界而言,這些資料是中國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定的體現,也是中國應對更大挑戰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的確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在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不偏離合理區間的增速放緩又有何懼?

品質和效益逐步提升

2015年,在一系列轉方式、調結構政策的推進下,中國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勢頭。

例如,2015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儘管消費比重提升與“三駕馬車”的此消彼長有關,但這一變化符合產業增長趨勢,也符合經濟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需求格局變動的規律。

產業結構也在繼續優化。產業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的過程中,第三產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0.0個百分點。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

區域結構協調性增強。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7.6%和7.8%,分別快於東部地區0.9和1.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5.7%,快於東部地區3.0個百分點。

還應注意到的是,在新常態下,中國不再簡單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而是強調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加關注經濟發展的平衡、協調、可持續。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就直言,“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遠近兼顧、深謀遠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

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轉而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立足點後,所謀劃的,乃是中國經濟巨輪的行穩致遠。

內生動力強勁

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正在不斷增強。持續進行的新型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等,將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從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準的生活創造新空間。

不僅如此,中國教育水準不斷提高,新一代勞動者成長為素質更高、視野更廣、技能更強的現代化、專業化人才。正如有學者所言,高素質就業大軍的培育,將為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經濟增長持續性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在新的增長階段,中國經濟將會由“地礦式”為主的增長依託轉向“腦礦式”為主的增長依託。

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了最為肥沃的土壤。大到中國高鐵、載人航太、深海探測等國家工程,小到企業的無人機或是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晶片,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和新興產業集群正在迅猛發展,全社會的發展潛能正在成長為推動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變革的巨大動力。一批本土崛起的創新型企業,正成為世界級的行業巨頭。

2015年,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產品為代表的新生動力繼續孕育成長。全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至11.8%。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穩步提高到54%,經濟發展正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五大發展理念業已成為指導發展的新理念。不僅要“國強”也要“民富”,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加強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等,目的都是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這些都將轉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面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對中國而言,增長動力從哪里來?決策層瞄準的是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開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創造活力。

圍繞著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簡政放權打響了“當頭炮”。三年多來,取消和下放586項行政審批事項,提前實現預定目標;工商登記實行“先照後證”,企業登記實行“三證合一”,前置審批事項85%改為後置審批。這些舉措大大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

作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財稅改革也深入推進。預算管理制度全面推開、“營改增”漸次鋪開,清理專項轉移支付,啟動沉澱財政資金。投融資、價格等領域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消除市場准入限制、促進公平競爭的措施接連推出:招生制度改革、城鄉養老並軌、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二孩……順應老百姓新期待的改革相繼拉開帷幕。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定位改革的歷史方位。十八大以來的三年多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21次會議,深化改革全方位立體展開,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面向世界,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提高國際投資合作水準;深化涉及投資、貿易體制改革,為外資企業創造公平經營的法治環境。這些都是中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積極主動之舉。而自貿區戰略的實施,更是中國追求高水準開放的新實踐。

開放之外,中國還不斷為全球治理貢獻東方智慧。宣導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等,都是在追求中國自身發展與他國發展的共贏。順應時代潮流,堅定不移對外開放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

(王仁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