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落實“全面兩孩”計生新政有福利更顯關懷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題】瀋陽市民葛盛男兩個月前榮升“二孩媽媽”,“以前二孩產假只有3個月,現在延長到5個月,和老大一樣,對於我們這些二孩媽媽來說,真是太貼心了。”

為與新計生條例相適應,推進“全面兩孩”政策落地,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東、遼寧等在內的至少16個省份修改了本地區的計生條例,各地產假分別延長至128天到7個月不等。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口學教授陸傑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出臺的計生新政普遍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和放棄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獎勵政策,同時增加了延長產假、增加配偶陪產假等福利待遇。更引人注目的是,生育登記制度取代了審批制度,計生政策由管理轉向服務,更多地體現對育齡夫婦的關懷。

梳理各地已出臺的新的計生條例,晚婚假基本被取消,部分省份在法定3天婚假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其中山西增至30天。多數省份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在產假方面,16個省份均在國家規定的98天的基礎上進行了延長,天津、上海、浙江、廣東、湖北增加30天,延長至128天;廣西148天;山西、山東、安徽、江西、寧夏、四川、遼寧、青海等8地增至158天。

北京則對女職工的產假制度做出了靈活調整。除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之外,女職工還可享受30天生育獎勵假;同時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再增加1至3個月的假期,最長可達7個月。

根據新出臺的政策,31歲的葛盛男不僅可以享受158天的產假,丈夫還可休15天的護理假。“老大不到兩歲,正是‘皮’的時候,老二還沒斷奶,爸爸的15天假也很‘給力’。”

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志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生育並不是純粹的個人和家庭行為,人口再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將育齡夫婦的生育意願轉化為生育行動,當務之急是要為育齡夫婦營造更加寬鬆的環境,形成關心婦女、關心生育的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

各地出臺的計生新政紛紛變審批制度為登記制度。根據近日出臺的《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北京市戶籍的夫妻生育兩個以內孩子不需要審批。“除了現場登記外,還可選擇網上登記,登錄北京市生育登記服務系統就能完成登記。”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委員高小俊說。

根據遼寧省相關規定,將“單獨兩孩”政策調整為“全面兩孩”政策,對於生育兩個以內子女的,不實行審批,實行免費登記服務,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專家認為,此舉明確了夫妻在兩孩以內的生育自主權,標誌著中國的人口政策從“審批管理”變為“登記管理”,顯示“計生服務意識”的增強。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德林建議,進一步優化配置醫院、託兒所、小學等公共服務資源,同時切實保障女職工的產假福利和就業等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