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慘澹,全球經濟找不著北

2016年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就在人們對新的一年滿懷信心、充滿期待的時候,今年年初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卻把人們從美好的憧憬拽回到了殘酷的現實中來。

2016年開年的頭幾周裏,華爾街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差的開局;全球許多股市暴跌,接近甚至已經進入熊市;國際原油價格在經過2015年年底的短暫反彈之後,在今年年初跌破每桶30美元的大關;年初的資料顯示,中國2015年的經濟增速,創下了25年來的最低……

是什麼原因使得2016年世界經濟的開局一片慘澹?接下來2016年的世界經濟又將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呢?

中國“寒流”

對於今年年初世界經濟所呈現出的頹勢,西方媒體各種分析鋪天蓋地。如果說它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的話,那就是普遍都將其歸咎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是不爭事實。曾幾何時,中國經濟一直以雙位元數的速度增長,中國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世界經濟看亞洲,亞洲經濟看中國”,成為21世紀全球的共識。

可是,中國經濟這種雙位數的增長,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年年初公佈的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GDP的增速為6.9%,這是25年來中國GDP增長最慢的一年。隨著這一消息的公佈,全球各大股市紛紛下挫,全球市場出現一片恐慌。

一些業內人士擔心,中國經濟增長的這股寒流,可能會在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的政府債務危機之後,引發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中國是今年年初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最主要原因。

客觀地講,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必定會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增長慢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必然會下降,這個道理很淺顯。

不僅如此,隨著經濟增長的放緩,中國的進口減少了,對能源、礦產品和原材料等的需求也大大下降。

作為這些大宗商品的進口大戶,中國對它們需求的減少,直接導致了這些商品價格的下跌,從而對那些依賴這些商品出口的國家和與之有關的企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所以,影響肯定是有的。但如果就因為這個,便認定中國是今年年初世界經濟動盪的元兇,就有點危言聳聽了。實際上,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並不是突然出現的。

中國政府意識到那種單純依靠投資拉動出口的粗放型經濟,不具有可持續性,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中國政府才決定將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向依靠服務業來刺激居民消費的新型經濟轉型。

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大國,轉型註定是痛苦的,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也在預料之中。但是,中國政府轉換經濟增長模式的決策,早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信號早就被市場消化和吸收掉了。因而,把今年年初世界經濟的這撥下跌行情,都歸咎到中國頭上,是不合理的。

實際上,正如一些分析師所指出的,中國的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但並沒有全面崩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健康的。中國光是2015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於瑞士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兩個國家GDP的總和。所以,中國即使在6.9%增速下,仍然對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那麼,接下來,中國經濟增長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按照IMF的估計,中國2016年GDP的增速會進一步下降到6.3%, 2017年更會下降到6.0%。

IMF的估計是否準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不管你喜不喜歡,正逐漸變成一種常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油價“跳水”

在今年年初世界經濟的這撥看跌行情中,除了中國因素之外,另一個頗受矚目的因素,便是一瀉千里的國際原油價格。

1月20日,國際布倫特原油價格跌破每桶30美元大關,並最終以每桶28.08美元的價格報收,創下12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的新低。曾經煊赫一時的“工業血液”、“液體黃金”,現在已經是“脫毛的鳳凰不如雞”,完完全全被賣成了白水價。

油價為什麼會跳水?一些媒體叫囂,這都是拜中國經濟放緩所賜。不錯,中國經濟放緩,對原油的需求有所下降不假。但是,中國並不是導致國際原油價格跳水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乘著這一輪低油價,中國政府悄悄增加了石油的戰略儲備,中國政府的原油進口不減反增。中國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原油進口總量同比增長了8.8%,至3.355億噸。

真正造成這輪原油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原油市場的持續供應過剩。從2014年底開始,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過剩就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隨著北美市場,特別是美國葉岩油的蓬勃興起,美國這個曾經最大的原油進口國,開始自給自足,甚至還有餘油以供出口。

這樣一來,在世界其他地區經濟仍然比較低迷,對原油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以前出口到美國的那一大批原油一下子就沒了去處,這直接導致了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過剩,對油價造成了巨大的下行壓力。

不僅如此,作為世界最大的原油輸出共同體的歐佩克(OPEC),為了保護自己的市場份額,打壓北美新興的葉岩油,一直拒不限產,這進一步導致國際原油庫存持續攀升,國際油價的下行壓力逐漸加大。

今年1月份,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解禁。作為石油大國的伊朗重返國際舞臺,每天超過50萬桶原油也同時流向了國際市場,這個數字還會保持上升的趨勢。這對於已經供應嚴重過剩的原油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也成為了今年年初油價跳水的導火索。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對世界經濟起到了打壓作用,首當其衝的便是那些與石油相關的企業,像石油勘探、開採、提煉、運輸等企業。由於石油行業的特殊性,這些石油企業往往都是一些巨無霸企業,對當地的經濟、稅收、就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現在,由於油價的下跌,這些石油企業的利潤無一例外地大幅下滑,有的甚至出現虧損,從而迫使它們不得不擱置一些投資計畫,削減開支,裁員,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石油行業全行業的不景氣,是導致年初全球市場悲觀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僅如此,對於這些石油企業的所在國政府來講,石油企業的不景氣,會直接帶來政府財政收入的下滑。

特別是對於那些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來講,石油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石油行業一旦出問題,政府的財政預算就會捉襟見肘,這會直接導致政府削減對公共領域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從而導致經濟的進一步惡化。

俄羅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西方制裁和曠日持久的超低油價的雙重打擊下,俄羅斯經濟百孔千瘡,2015年GDP萎縮了3.7%,盧布兌美元大幅貶值,人們生活水準大受影響。

現在大家非常關心的是,國際油價還要在這個歷史低位徘徊多久?從對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來看,目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對原油的需求應該不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從供給方面來看,美國和歐佩克都表示不會減產。

隨著伊朗的加入,世界原油供給量只會有增無減。所以,從供求兩方面結合來看,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難有大的起色。國際能源組織 (IEA)估計國際油價的這種低迷狀況至少會持續到今年年底,已經算是比較樂觀的估計了。

美聯儲加息

除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原油價格跳水之外,有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導致今年年初國際經濟舞臺動盪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最近的美聯儲加息。

去年12月16日,美聯儲宣佈調高美國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從而結束了美聯儲長達7年的保持幾乎零利率的歷史。

美聯儲的這次加息,不僅是美國自2008年的次貸危機以來的第一次加息,同時也是整個西方工業化國家陣營中的第一次加息,因而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美聯儲為什麼會選擇加息呢?按照美聯儲主席耶倫的話說,這主要是為了讓貨幣政策和美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相匹配。

從2008年12月份開始採用的超低利率,是為了應對次貸危機而生的。實踐證明,保持了7年之久的超低利率,對幫助美國走出危機,實現經濟的復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現在,美國的經濟狀況與7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耶倫指出:美國的經濟增長穩定,居民消費穩步提高,企業固定投資穩中有升。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的經濟正在健康的軌道上前行,因而貨幣政策需要相應地作出調整。

耶倫的這番邏輯不無道理,但是她所沒有提到的是,美聯儲這次提高基準利率,對全球經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對美國國內來講,利率的提高,使得企業的貸款成本上升,從而對企業活動和經濟的增長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國際社會來講,美元利率的提高,使得美元較之其他貨幣相對升值,美元變得更加堅挺。這樣一來,投資者會紛紛拋售手中的其他貨幣資產,美元資產在全球受到追捧。這股拋售熱潮會重創其他國家的經濟。

同時,對於那些擁有美元債務的企業和政府,隨著美元的升值,償還本息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從而加劇了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因素。今年年初世界經濟所出現的一系列消極因素,美聯儲的這次加息是負有責任的。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的經濟並非真的像耶倫所說的那樣,已經徹底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影。比如,雖然美國的失業率不斷下降,但是員工的實際工資卻沒有大的變化,嚴重滯後於經濟的增長。而員工工資不漲,就會帶來消費的不足,因而會從需求方面對經濟的增長產生抑制作用。

不僅如此,這些經濟學家擔心,美聯儲過早地選擇提升利率,結束量化寬鬆對市場的人為支持,這可能會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當中產生示範作用。而這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要比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所產生的負面作用要大得多!

熊市來了?

今年年初,西方的許多媒體驚呼,熊市來了!

熊市是否真的來了?眾說紛紜,意見不一。但按照行業慣例,如果一家證券市場的交易指數與峰值相比,跌幅超過20%,那麼這就標誌著這個市場正式進入了“熊市”。

按照這個標準,今年年初,全球有許多股市已經進入了熊市,像中國的滬市,德國的Dax,法國的Cac 40,俄羅斯的Russell 2000等。世界其他一些股市,像英國的FTSE 100,日本的Nikkei 225都也已經接近熊市的邊緣。

2016年世界經濟的開局,實在是讓人難以樂觀。

但2016年畢竟才剛剛開始,接下來,世界經濟到底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這是許多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必須看到的是,影響2016年開局的那些因素,並沒有消失。恰恰相反,它們還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

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已經變成一種常態,雙位元數的高速增長,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國際能源組織預計國際原油價格的低迷,至少還會持續到今年年底;美聯儲在去年12月份首次提升利率的基礎上,暗示這只是剛剛開始,還會有後續動作, 等等。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繼續對全球經濟的增長產生打壓作用。所以,2016年的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1月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向外界暗示,歐洲央行會開始新一輪的量化寬鬆,來刺激歐洲的經濟增長。IMF也遙相呼應,表示將會全力支持歐洲央行,刺激歐洲的經濟。

消息一出,歐美的主要股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人們在一片蕭瑟和死寂當中,似乎看到了一點星星之火。這也許是2016年世界經濟的唯一亮點吧。

(張綱綱/文)